可升學可就業|上中職,一樣「超車」

當前,雖然“上中職不如上普高”的傳統觀念仍存在,但也有部分高分考生自願選擇“工匠之路”,通過一技之長找到好出路。多元互通的成長“立交橋”,讓中職吸引力與日俱增。

可升學可就業|上中職,一樣“超車”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現場

中職學校是現實選擇

“你們學校哪個專業就業比較好?”“三年中專畢業之後還能考大學嗎?”7月14日上午,2018年鄭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諮詢會現場,不少中職學校的展臺被家長團團圍住,專業設置、升學渠道、就業方向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家長張先生坦言:“如果孩子分再高一點,還是想讓他上普高,現在普高上不了,中職就是一個退路。”他的孩子今年中考280多分,依照去年鄭州市區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390分來看,上普高希望渺茫,張先生無奈地“退而求其次”。

而400分左右的“壓線”考生也進退兩難。“上高中上不了好的,上中職又擔心孩子以後發展不好。”家長崔先生說。

“看考分,我妹妹上普高也有希望,但到了高中,學習如果很吃力,考不上好大學,還不如選擇中職,

把專業教育提前,未來就業和成才的機會更大。”劉逍在諮詢了十幾所學校後逐漸傾向於讓妹妹上中職。

諮詢會現場,鄭州市經濟貿易學校航空服務與管理(無人機應用)專業學生劉保鑫熟練操作無人機引起人們的關注。“我中考分數低,就想學一技之長。這個專業挺有前景,在電力巡檢、道橋監測等方面都能用得上。”他現身說法,告訴諮詢者中職也有很好的“未來”。

成長成才渠道日益多元化

職業教育是促進孩子成才、釋放人才紅利的重要渠道。不少中職學校為學生成長構建了多元渠道,吸引很多高分考生立志成為“大國工匠”。

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中德班學生牛雯琪在她那年的中考取得527分的高分,她說:“高素質的職業技能人才緊缺,上中職能擁有一技之長,將來還有機會出國深造。”和她同校的2015級學生陳濤,已拿到河南科技學院機電技術教育專業的保送資格。在校期間,他獲得了兩次全國職業技能院校技能大賽二等獎,被評為省級優秀學生,“能保送上本科,還是這麼理想的專業,之前沒料到。”他說。

面向市場,面向就業,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讓中職學校的優秀學生不愁出路。“我們與宇通、海爾電器等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優秀的學生可與名企簽下勞動合同。”鄭州市財貿學校招生就業處負責人說。

來自鄭州市教育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鄭州市中職教育入學人數5.98萬人,普職比例達到1∶0.94,在校生總數18.78萬人,培養規模較2012年增長了57%。連續多年學生就業率達96%以上,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技術技能人才。

三類人群可報中職中專

中職招生對象可分為三類:應屆初中畢業生,往屆初中畢業生,具備初中畢業同等學力者、高中畢業生、務工返鄉農民、復轉軍人、生產服務一線職工、下崗失業人員及其他城鄉青年。

招收初中畢業生的普通中專有“五年制”和“3+2”分段制大專及三年制小中專計劃。招收高中畢業生的普通中專(大中專)計劃學制一般為一至兩年(個別學校和個別專業除外)。

一般而言,報考中等職業學校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可以參加中招考試,也可以免試註冊入學。其他報名對象可以直接到招生學校註冊入學。報考“3+2”或“五年一貫制”的考生必須參加當年中招考試。

讀中職可享受哪些資助政策

目前針對中等職業教育的主要資助政策有兩大類:國家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

1.國家免學費

資助對象與標準:對在職業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批准、符合國家標準的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一、二、三年級符合免學費政策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同類型同專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免除學費標準給予補助,學費標準高出公辦學校免學費標準部分,學校可以按規定繼續向學生收取。

2.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及標準: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扣除涉農專業學生和連片特困地區農村學生的15%確定)。國家連片特困地區農村籍學生,均可直接享受國家助學金補助。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的學生全部納入國家助學金資助範圍。以鄭州市為例,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