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李鎮西老師也;兩件事:一件事是李鎮西老師從教三十六年,就要退休了。他決定在退休前,給學生上最後一課。另一件事是李老師在貴州旅遊期間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個他笑著張大嘴巴,等待陪酒的小姐給自己餵飯喂菜,兩個小姐扭動屁股,撞擊李老師的身體左右,一片歡樂的氛圍的視頻。
現在,兩件事被人們聯繫起來,熱議。
結果?那肯定了:負面評價居多。即便是極力的理解,也會捎帶些“善意”的輕諷或規勸。總之,語氣和指向讓人不好受。
縱觀這兩件事,其實要是發生在一般老師身上,這完全是煙火塵事,七情六慾的範疇,再正常不過了。誰也不會為這事吃飽了去介意,去計較。
然而,到了李老師的身上就不一樣了,就變了。人們介意了,關注了,計較了,甚至——槓上了!
思考這一現象,有兩點感慨:
1、在當下這種消解“厲害了”,消解“儀式”,倒重味口的社會氛圍下,你硬生生地要充“厲害”,搞“儀式”,來重味口,無疑把自己充當了俗語裡的那根古老的椽子,那隻悠久的鳥,中國人的傳統心理是要在這時發作的。這個時候冒頭,顯然,不合時宜。
2、享受了追捧、供奉,甘願成為公眾人物,也就意味著你應該接受與之對等的苛責內容,你也必承擔更多的道義要求。不要享受追捧的甜蜜後就忘了苛責遲早也會到來。有多少笑臉就會有多少毒箭。因為人們既然按神一樣追捧你,那肯定也會按神一樣來雕塑你,這點你沒有什麼可抱怨的,認捧也要認栽。所以,享受追捧前自己得掂量清楚。稀不稀罕這種追捧?
閱讀更多 簡練語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