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是可悲的,美猴王畢竟不是齊天大聖!

六小齡童接受採訪:《哈利波特》和《魔戒》有很多內容借鑑了《西遊記》

六小齡童是可悲的,美猴王畢竟不是齊天大聖!

其實挺為六小齡童可悲的。

猴年那年我也曾為他沒能上春晚義憤填膺過,堅持認為他是我們童年回憶,是一種情懷必須得得到合理的展現。

可後來,無論是從這位老師的微博,採訪,以及參加的其他節目來看,這位老師似乎同樣自視甚高,再看他的言行也避不了有一種作秀和高高在上的感覺了。

可是通過那年貌似是一個廣告紀錄片,我瞭解到了這位的“猴王世家”

父親,兄長都是扮演猴子出生,而他從一生下來似乎就與猴王,孫悟空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這一輩子,同齡人小時候在愉快玩耍時,他在努力訓練扮演猴的基本功。同齡人青春迷茫時,他已經清晰'知道自己會繼承父輩們的“猴王”事業。同齡人確定目標開始奮力追逐時他依舊在努力扮演著猴。

他這一生從出生開始就註定會開始以後的“猴王"事業。

猴子,孫悟空,西遊記就是他的一輩子,是他的全部世界,所以六小齡童接受採訪時會一再強調西遊記,他會詆譭周星馳版本的孫悟空荒誕不羈,也總是懷疑外國小說和西遊記有共同之處。

或許不是譁眾取寵或許不是極力找存在感,他只是在真實闡述他心中的想法。

畢竟“猴王”光環褪去,他也只是一個扮演了一輩子猴子的普通人,他的世界就那麼大,他為他的世界正名,極力向我們訴說他為之奮鬥一輩子事業的偉大,以掩飾內心的怯懦不安以及對錯難辨。

我們不一定要認同他的觀點,卻必須得理解一個一輩子沉浸在“猴王”世界裡,早早與時代落伍,卻不甘心就此沉湎的普通老人。

........

好吧介於大家意見太多我統一回復一下。

我沒有讓大家贊同或支持他的行為,大家理不理解也都是各人自願。

但我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不管如何,我相信我們很多人小時候也是真正喜歡過他飾演的大聖的,他為我們童年帶來過樂趣希望,而現在縱使在我們看來他有些糊塗,貪圖名利,但當年喜歡過大聖的感情也是改變不了的,所以我並不想要怎麼嚴厲的去責備,怪罪於他。

我覺得六小齡童本質上和城市裡吃完飯後坐在天橋底下公園裡,吹噓自己過去有多牛逼指點江山的老頭沒什麼區別,區別的是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他是名人或飾演過大聖)讓公眾對他賦予了不一般的關注。

而他利用這份關注,妄圖博取名利也好,努力修飾自我也好,都和我們理想中曾經那個熱愛過的的英勇無畏的大聖不一樣。

所以我們才會這麼憤怒,而我也理解大家的憤怒。

但我希望大家脫離掉大聖的角色去看他,想想公園裡一個普通老頭吹牛逼說某某是抄襲的西遊記,甚至整個西遊記(世界)裡他最牛逼,大家是不是會平和很多。

既然厭煩這種行為,就不要投以太多關注就好。

畢竟,我不喜歡大放厥詞的章金萊,可我真是認真喜歡過大鬧天宮的孫大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