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填詞」的故事與哪位北宋婉約派詞人有關?

“奉旨填詞”的故事與哪位北宋婉約派詞人有關?

柳永作新樂府,為世人傳誦吟詠;宋仁宗通曉詩詞音律,未即位前頗好其詞。等仁宗即位之後,轉為喜好儒雅寫意之詞,而柳永喜歡作花調豔詞,所以,仁宗對柳永頗為不滿。早想整治與他,機會終於來了,等到進士放榜時,仁宗就以柳永詞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鶴沖天·黃金榜上》)為由,竟刻意劃去柳永功名,並說:“既然想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且去填詞”。

“奉旨填詞”的故事與哪位北宋婉約派詞人有關?

柳永生在一個小官宦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養成功名用世之志,遭此打擊,柳永便鬱郁不得志,遂破罐破摔、堂而皇之出入娼館酒樓、沉溺於煙花巷陌,並自號“奉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落第後,頻繁地與歌伎交往,教坊樂工和歌伎填詞,供她們在酒肆歌樓裡演唱,同時歌伎的生活也大大激發了柳永的創作熱情,滿足了他餘生的流連於眠花醉柳的消遣,樹立了他的創作風格。柳永在詞中常以“白衣卿相”而自詡。其實,他心中還是想做一個文人雅士,骨子裡還是想考取功名入仕。但因皇帝對其功名的貶斥,意味著他的一生將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然而,仕途上不得志,造就了他的藝術天賦在詩詞領域的才華,反而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奉旨填詞”的故事與哪位北宋婉約派詞人有關?

也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柳永一生填詞作曲、著述頗豐。書有名詞無數、傳誦無數。坊間傳言“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便可見一斑。最是那“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悽清委婉、多情心傷。柳永於1053年左右辭世,遺有《雨霖鈴·寒蟬悽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望海潮·東南形勝》《甘草子·秋暮》《定風波·自春來》《鶴沖天·黃金榜上》等等上佳宋詞。如此珠璣之詞,奠定了他在北宋詞壇上的偉大的地位。也成為了影響中國詩詞發展、並擔綱北宋著名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

本文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