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房產市場調控不放鬆 遏制房價上漲立場不改變

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力,堅決問責。8月17日,住建部約談海口、三亞、煙臺、宜昌、揚州五市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在此之前,北京市住建委在通州開展聯合執法行動,處罰了兩個違規地產項目後,又於日前約談了多家地產出租類公司,要求他們不得哄抬租金搶佔房源。蘇州住建局等九部門也在近期展開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的專項行動。

從中央到地方,房地產市場的職能部門正在採取措施加強對市場的監控。房地產市場職能部門採取的專項行動,尤其是住建部對海口等五個城市負責人的約談,是向市場發出明確的信號,中央政府嚴控房價過快上漲的立場並沒有改變,“房住不炒”的房地產市場發展目標沒有改變。

我國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控,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十年。房地產市場在我國曾經長期被作為地方拉動GDP增長的一個重要工具,以致房價節節攀升,成為經濟轉型的一個“攔路虎”,每當經濟增速放慢的時候,一些地方政府總會習慣地放鬆調控措施,以此來激勵房地產市場活躍,使調控出現反覆。

今年以來,我國很多地方的經濟增長出現困難,是不是會放鬆調控,通過刺激房地產市場再度活躍來給地方經濟注入“強心劑”,已經成為輿論猜測的一個方向。而國家統計局最近公佈的今年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仍有65個城市7月份新房價格同比出現上漲,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也在增加,這似乎印證了一些人的猜測,在地方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下,房地產市場正在重新成為地方政府刺激經濟的工具。

針對這種情況,住建部已經於最近專門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強調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市場穩定,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政府堅決問責。此番住建部對海口等五城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的約談,就是以實際行動打消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幻想,把房地產市場作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引擎,已經給我國的社會經濟和民生帶來了很多問題,所以不可能再回到以房地產市場來刺激地方經濟增長的老路上去。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很多地方出現的房價上漲雖然從數字上看比較小,但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地方政府的重視。在地方層面,深圳、南京、貴陽等一二線城市近期相繼出臺新一輪調控政策,整個7月份全國共有超過60個城市分70多次發佈了內容各異的調控政策,這些新的調控措施包括升級原來的限售限購措施,限制企事業單位購買商品房,都是針對最近一兩年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推出的調控手段,能夠有效地遏制住房價的進一步上漲。而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住建部門主動出擊,採取專項行動約談、處理部分違規開發商和房屋出租公司,也表明已經有越來越多地方政府開始真正以大局為重,以政府監管的有力手段保證房地產市場,包括租房市場的正常秩序。

抓住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放鬆,特別是嚴格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不是為了消滅這個市場,而是為了讓市場真正遵循“房住不炒”的目標,更好地滿足處於各個消費層次的居民們合理的住房需求和住房改善需求。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調控中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堅持分類調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完善和落實房地產調控措施,防範化解市場風險,促進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

從這個要求來說,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新出臺的調控政策,有少數在客觀上也會給居民滿足合理需求增加新的困難。這些地方的政府部門應該深入基層,深入市場,瞭解實際情況,制定出更細緻、更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在堅決遏制住房價過快上漲勢頭的同時,儘可能滿足廣大居民的合理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