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早晨7點的喀什還沒有從沉睡中醒來。

一身白衫的老漢在街上慢悠悠地“巡視”,藍色的塑膠拖鞋在石板路上若有若無地敲擊;波西米亞風的紅裙,讓坐在臺階上的奶奶變得明豔,戴了三四隻戒指的手,緊緊摟著懷中的孫女;藏在院子裡的公雞秀著沙啞的嗓子,一長兩短的鳴叫聲有些懶散,卻並不妨礙它充滿挑釁的尾音……饢坊是老城裡最早開門的生意,老闆卻不急著生火、打饢,只端來水盆趕在太陽昇起前將盆栽徹底澆透。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艾提尕爾清真寺,是喀什的象徵,更是當地人的生活中心。老人遛早回來,就在吾斯塘博依路的街角買個“油饢”,配上茶水就是一頓最平常也最美味的早餐;晚上來不及開火,就在坐在歐爾達西克街頭點上一盤剛出爐的烤包子,邊品嚐微甜的麥香、醇厚的肉汁,邊和隔壁忙著釘馬掌的安布利聊聊今天的天氣……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沙黃的土牆、暗紅的門廊、褐綠的樹蔭、灰黑的烤架……低飽和度的顏色組成了老城特有的印記;簡單的環境、純粹的生活、平凡的日子、平常的味道,是當地維吾爾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人民生活的日常,並不因外來的因素而改變。

原汁原味的東西,總能散發出迷人的魅力。

從喀什老城前往紅其拉甫,314國道幾乎是惟一的選擇。經過多年的建設,G314的路段多已升級為半封閉的準高速,雙向兩車道將烏魯木齊與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連。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這條路上有老漢趕著驢車優哉遊哉地橫穿公路,有挎著左右邊箱的大馬力摩托呼嘯而過,這條路上還有結伴的學生不知疲倦地嬉鬧,有6×4拖頭拉著超過30噸的貨箱一本正經地前行……農耕、工業、互聯,每個時代都能在這條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印記。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在這樣的路上行駛,僅僅認清紅燈與標線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充沛的扭矩、敏捷的控制、強韌的車身與內心的自信,才能保持盡在掌握的微笑,而不是狼奔琢突、急起急停的尷尬。幸運的是,我開的是一輛全新BMW X3。

如果看著前面的慢車不爽,只要地面不是雙黃線,就可以尋找相對清閒的時刻超車,既不必預留提速的空間,也不必擔心前車突然提速;油門甚至不必一踩到底,X3自然會乾淨利落地搞定一切……就像炎熱的午後從冰櫃裡拿出瓶北冰洋,透明的瓶身瞬間蒙上一層霧氣,砰地一聲打開瓶蓋,等不及細密的氣泡一一浮出水面,把橙黃色的汽水已經將暑氣趕進海里。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如果有老人和孩子出現,無論他們是坐在驢車上聊天,還是在路邊的樹蔭下張望,都要保持“警惕”:前方的的人或車隨時可能停下,對向的車也可能越線而來,只為打個招呼、聊上幾句……這在人煙稀少的南疆本是平常的生活,卻是考驗駕駛者反應與BMW X3響應的“關鍵一刻”。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通常情況下,我不會重踩剎車,讓車的“栽著”車頭停下,畢竟後面跟著的可能是一輛重載的貨車,前懸架的悶哼與後排乘客的抱怨,也非我樂見;我會選擇轉向、深油提速躲避,只待車頭越過前方的障礙就順勢回輪,後輪輸出的動力自然會推動車身擺正迴歸車道。

每當完成一次類似的躲避,我都會對超越“障礙”的利落、車身翱翔的勁爽稍作回味,早一點發現隱患、主動地規避隱患,是我喜歡的方式。簡單地說,我喜歡爽脆濃香的阿克蘇蘋果,而不是軟糯多汁的老漢瓜。

進入阿克陶,同行的車漸漸變少,而貨箱滿載的重車、三五結組的車隊變多了。山路在不知不覺中爬升,海拔計的數字悄無聲息地躍上了1000米、2000米、3000米……已能遠遠地望見慕士塔格渾圓的峰頂。乘車的人發現天越來越藍、雲越來越近,但呼吸談話仍然平靜;駕車的人發現綠色的植被變得低矮、灰色的冰舌變得清晰,但油門的響應仍然靈敏,並不因海拔的提升而變得遲鈍……幾個山彎之後,白沙湖已在眼前。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若是想近距離觀賞白沙湖,就要離開鋪裝路面,心裡一定要做好面對顛簸、託底甚至是陷車的困境。

駛下路基是親近白沙湖的第一個挑戰,眼前就是一個足有兩拳高的土坎,旁邊並沒有空間可以躲閃。全新BMW X3的離地間隙超過了200毫米,足以應付眼前的問題。但為了安全,我選擇保守的方式——先右轉車頭劃上小半個“燈泡兒”,再讓車身傾斜著跨越“門檻”:左前輪謹慎地搭上了土坎再滑下去,然後才輪到右前輪緩緩軋過……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白沙湖是自然形成的堰塞湖,湖的名字源自西側的沙山,白色的細沙自山頂傾斜而下,在正午的陽光下閃著金屬的光芒,松石綠色的湖水反而成為了配角。距離湖水越近,車轍越是集中,但路基也變得鬆散;剩下的幾個小坡幾乎變了沙丘,只偶有岩石、硅化木嵌在砂中,但沙子甚是鬆軟,腳步稍快就有煙塵騰起。看著鬆散不堪的“車轍”,我幾乎要放棄親近湖水的想法。

印象|在帕米爾高原超重車 在阿克陶翻沙丘,X3沒讓我失望

雖然全新BMW X3沒有提供沙地、泥濘等路況的駕駛模式,但關閉了DSC(動態穩定控制)的xDrive沒有讓我失望。遇到低附著力的路面,“繼續值班”的DTC(動態牽引力控制)允許車輪滑動約18%;車身稍作扭動,車輪卻不會被完全鎖死,允許扭矩再做分配,試探地面能夠承受的驅動力……最終讓X3能順利地翻越沙丘。

在帕米爾高原上高歌猛進、在慕士塔格峰下提速超車,X3沒有低聲問我,還有氧氣麼?在數次翻越沙丘的圓頂、抵抗沙地的塌陷之後,X3也沒有喘息著對我說,現在只能靠你和鐵鍬了……定位城市使用的BMW X3,已經獲得我的信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