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 讓西溪流淌出濃濃的東台味道

編者按:作為江蘇沿海開放城市,今年4月份鹽城確立了“兩海兩綠”的發展路徑,即: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綠色轉型、綠色跨越。近年來,東臺市西溪旅遊文化景區以文化為主線,挖掘保護歷史文化,打造現代愛情和影視文化,促進文旅結合,充分利用緊鄰上海的地緣優勢,吸引了來自上海等周邊城市的廣大遊客,促進了與上海的深度交流。同時西溪堅持綠色生態發展之路,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自信。

古韻西溪,是東臺文化之根,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這裡蘊涵了海鹽文化、佛教文化、孝賢文化,現在,這片蔥蘢沃土上漢橋、唐塔、宋寺依舊,氣勢磅礴的西溪古城、優雅美麗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園、禪意精深的塔苑、鄉愁濃郁的犁木街再現。隨著“東臺西溪,見證愛情”,以愛情文化為主打文化的確立,西溪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帶著歷史的滋潤和富養躍入世人眼中,越發光彩照人。

堅定文化自信 讓西溪流淌出濃濃的東臺味道

擦亮地方文化名片 促進文旅要素交融

“在西溪景區,消費的不僅僅是一次旅遊,得到的是消費以外的情感體驗和精神體驗,在旅遊過程中接受西溪特色文化與旅遊要素相互交融,感受景區文化傳承,精神愉悅。”上海遊客李兆金在他的博客上分享了一段在江蘇東臺西溪參加“七夕”遊的感悟。品味著西溪流淌出濃濃的東臺味道的不僅僅是遊客李兆金。

認識和了解一個城市往往是從它的民間生活開始的,品嚐美食,成為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

8月17日清晨,東臺魚湯麵館,一張張八仙桌整齊排開,一撥撥來自南京、蘇州、上海等大城市慕名參加西溪“七夕愛情”主題文化的遊人們品味著東臺十大文化名片之一的魚湯麵,湯濃似乳、味道鮮美、入口細膩。遊客們精彩的西溪之旅就在豐盛精緻、營養美味和濃濃的人情味中開啟。

遊客們表示,單純地體驗美食只是對舌尖的滿足,從美食的簡單處去看,去聽,用心去體會它的故事,你就會了解更多。魚湯麵最能代表東臺,它溫潤、包容、精緻。文化感染力穿透力,源自於高辨識度的文化名片。東臺文化底蘊深厚、形態豐富,擁有海春軒塔、董永七仙女傳說、黃海森林公園、東臺西瓜、魚湯麵、發繡、繭絲綢、陳皮酒、書畫、少兒二胡“十大文化名片”。怎樣將這些文化名片與旅遊六要素相互交融,在西溪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景區有著自己的謀劃。

由宋代名相范仲淹為孝母始創的陳皮酒也是“十大文化名片”之一。據瞭解,現在東臺百歲以上老人130人,其中有一半以上人就常喝陳皮酒,現在,景區正利用古城城牆的閒置空間,將陳皮酒的製作到市井文化,到品酒和銷售實現一條龍服務,將生態康養的理念和孝賢的理念緊密結合。

景區正在與中國美院合作,共同打造發繡非遺館,準備在發繡館門前陳列的長104米、寬1.8米的發繡西溪勝境圖也在最後製作中。由景區獨立出品以發繡文化為主線的電影《西溪傳奇》,已經取得國家電影局頒發的公映許可證,正在洽談多渠道發行。

由中國古建築之父、上海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牽頭規劃設計,正在實施的犁木街修復工程,水上游線將達5公里之長。再現明末清初商賈繁榮、枕水西溪的勝境。目前正在跟花間堂商議裝修方案。

同時,景區還將在晏溪書院進行兒童書畫展示,定期舉辦少兒二胡才藝展示,再加上海春軒塔和董永七仙女傳說,屆時“十大文化名片”都將在西溪展現迷人的魅力。

突出董永七仙女傳說 致力放大品牌效應

8月17日至19日,一場圍繞“董永七仙女傳說”,以“東臺西溪、見證愛情”為主題的大型主題活動在西溪景區濃情上演。活動期間景區推出“見證愛情·愛在一起”千人婚禮活動,新人們在老槐樹下見證愛情,在海春軒塔前接受遊客祝福。景區與國內知名音樂公司摩登天空合作,為期兩天的以青春、浪漫和愛為主題的七夕“草莓音樂節”盛大舉行。音樂節舉辦期間,東臺所有賓館客房全部爆滿,一房難求。全國各地的樂迷湧入東臺,來自河南鄭州的王志稻先生說,“草莓音樂節的舉辦,讓東臺這座城市更有深度”。

本次七夕主題活動,邀請了北京直播團隊進行現場直播,bilibili 、愛奇藝、東方頭條、一直播、北京時間、鳳凰網風直播、快手等同步播出。同時,以宣傳“十大文化名片”之一的“東臺原創”電視劇《魚湯麵館的幸福生活》正式開機。以董永七仙女為背景的穿越劇《戀戀仙緣》,七夕期間,在省內的幸福藍海上映……為打造“七夕愛情”金名片,西溪景區全力傾情。

東臺西溪旅遊文化景區堅持文化自信、文化傳承與創新已成為景區要素集聚的核心競爭力,探索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改造,崇德向善、關愛他人、勇於擔當的精神文化重塑,必將使景區綻放出最美的芳華。

從“仙女下凡地、夢幻古西溪”,到“仙配東臺,緣定西溪”,再到“東臺西溪,見證愛情”,西溪景區一步步找準目標定位,以愛情文化為核心,定位產業型景區,再登新臺階、爭創新輝煌。

近年來景區圍繞愛情主題,先後投入近15億元,建成董永七仙女文化園、西溪古城、海春塔苑、西溪植物園等一批重要景點。在此基礎上,藉助旅遊形式,挖掘文化內涵,做深做透愛情文章,通過發展婚慶產業、影視產業,不斷提升“旅遊+”附加值。為了將愛情主題融入景區的每個角落,西溪景區協調民政部門將“東臺市婚姻登記處”搬遷到西溪辦公,西溪成為眾多青年男女見證愛情的地方。

傾情打造愛情品牌,景區的自媒體開設緣定西溪欄目,冠名江蘇交廣網的闊啦啦檔案,目前已有10萬多人關注緣定西溪欄目。舉辦全國大學生愛情微電影比賽,常態化舉辦漢代婚禮秀。實踐傳統嫁接現代,與摩登天空合作的草莓音樂節,以音樂為媒,展示青春、浪漫和愛,提高“東臺西溪,見證愛情”在全國的知名度。打造夜色西溪,設計古城燈光秀,與南藝合作《西溪之戀》,豐富各種地方特色小吃,舉辦情歌大家唱等演藝活動,今年7月以來,已有10萬遊客走進夜色西溪。

活化仙緣文化,與上海舞美公司合作,將董永七仙女故事分成時光隧道、天庭歡聚、山盟海誓等10個片段展示,讓遊客穿越千年。同時,全國徵集第一座可移動日分夜合的鵲橋設計方案,相信,這座具有光電特效的鵲橋,建成後將成為西溪的旅遊新景點。

強化文化載體建設 構建文旅融合空間

文旅的特點就在於文化,景區把犁木古街修復建設項目作為文化載體建設重點之一,提高旅遊品牌的辨識度。

繼承是最好的保護,發展是最深刻的弘揚。犁木古街與晏溪河兩岸民宅、古橋、古井、庵堂等,共同傳承西溪千年記憶,是西溪古鎮歷史的重要載體,是西溪文化的發源地。為高水平復建犁木古街,景區找到中國古建築之父阮儀三為景區規劃了犁木古街、西溪古鎮建設方案和運營團隊運營方案。

7月21日,師從中國著名雕塑家吳為山教授,現任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秘書長、全國城市雕塑建設藝術委員會委員、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沈軍來到東臺西溪,對景區的提升提出了建議與構想。商討古鎮的雕塑整體提升方案,初步商定在古城廣場為范仲淹立高6米以上的雕像,首批在80座左右,打造文化地標。

一個旅遊景區需要有記憶點,怎樣讓景區的文化內涵進一步深入人心,與景區景點相配合,相得益彰,讓景區更具有宣傳點,更具有特色與記憶點,完善文創功能是關鍵。景區充分利用江蘇省首家影視創客中心落戶景區的優勢,培養專業團隊。開設景區旅遊商品專賣店,自主經營管理,從實踐中培養一批運營人才。開發文創產品,與北京京絲文旅集團、臺灣鄉村民俗設計公司合作,對景區的文創產品進行大規模開發研究,迅速推出一批有特色、認可度高的精品。目前,第一批文創產品魚湯麵館的隨手禮“魚筷”已設計完成。

大力培植優勢產業 實現景區持續發展

景區致力做大影視產業,全力開創獨具特色的影視空間,合理分佈內外景基地,高標準建設公共服務平臺,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從取景攝製、道具租賃、群演培訓、社會化服務等環節全面完善影視功能。

精緻打造犁木古街外景拍攝地,建設多功能演藝綜合中心。建立近千人的群眾演員隊伍,吸引影視企業入駐。已自拍《戀戀仙緣》、《西溪傳奇》、《織女新傳》、《第七條命》、《花開依舊》等10部作品,在院線、愛奇藝、優酷等平臺播放。駐區影視公司在景區取景、拍攝、製作等影視產品如《大聖歸來》等近50部產品。年銷售近20個億,稅收近3個億。目前,實施影視創客中心二期工程,致力打造最優孵化基地,吸引遠景影視、華影公司等影視企業入駐,帶來先進的發展理念、技術人才和管理模式。通過以劇帶景、以景帶劇,年拍攝網劇、電影在10部以上,舉辦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建成集影視創作、精彩演藝、文化休閒為一體的旅遊影視綜合區。

做強魚湯麵產業,今年4月20日晚6時15分,江蘇文化嘉年華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隆重開幕,活動首日,美食展臺人頭攢動,供不應求,香味洋溢全場,令人垂涎欲滴。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東臺魚湯麵由於做工講究、湯鮮濃純、營養美味,面勁十足。雖然首次亮相香港,但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香醇的味道,吸引了眾多的香港市民爭相品嚐。僅4月20日活動首日,30港幣-碗的魚湯麵就2次賣斷貨,迫使魚湯麵限量供應。

香港市民熱追魚湯麵,表明有“吃完魚湯麵,賽過老壽星”一說的魚湯麵市場潛力無限。景區將在做大做優東臺魚湯麵館總店和西溪古鎮店基礎上,邁出全國拓展第一步,將在北京前門大街首開在外魚湯麵館,在魚湯麵館的運營上將加入演藝元素,古裝服務,融入東臺當地的茶藝文化、評書文化、麵條製作展示。北京店成功後,將在全國複製,讓這張東臺名片轉化成產業優勢。拍攝以魚湯麵為題材的電影,讓東臺魚湯麵香飄全國。

大力發展“旅遊+康養”產業,推出度假型產品,充分利用西溪植物園1600畝綠化面積、400多種植物、600畝湖面、4公里環湖跑道和一流的餐飲住宿環境,建設大型健康體驗中心,打造長三角知名的休閒度假區。推出康養型地產,積極與碧桂園、恆大、祥生、新城、中南等品牌地產開展合作。同時,圍繞“旅遊IP”,積極推動旅遊與體育、婚慶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打造旅遊全產業鏈,讓西溪景區成為人氣旺、財源盛的高端旅遊基地。

西溪擁有自己的文化,擁有比周莊和烏鎮更久遠的歷史,2018年,西溪將堅持文化自信,大力發展“旅遊+”戰略,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推動旅遊與文化、影視等領域深度融合,確保全區總收入超40億元,自主經營公司收入2億元,純利潤2000萬元,實現景區可持續發展。創成國家級影視基地和國家5A級景區,成為華東地區知名度較高的旅遊目的地。

(文/崔靜,系東臺市西溪旅遊文化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