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廣昌》:輕生死重大義,有溫度顯血性

《浴血廣昌》:輕生死重大義,有溫度顯血性

文 / 赤葉青楓

提起“廣昌保衛戰”和“高虎腦戰役”,當下對其有所瞭解者只怕不多。而8月1日上映的電影《浴血廣昌》正是以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期的廣昌保衛戰和高虎腦戰役為背景,首次將鏡頭聚焦於1934年的中央蘇區北大門,圍繞賴婆婆及她的五個紅軍孫子這些普通小人物展開故事。其中賴婆婆一角是曾憑藉出演《紅色娘子軍》榮獲新中國第一位“影后”殊榮,現已年近80高齡的祝希娟老師飾演,老戲骨的傾力助陣為影片增色不少。

《浴血廣昌》:輕生死重大義,有溫度顯血性

廣昌某村民賴婆婆原本有五個孫子,他們都先後參加了紅軍,其中四人在一場場激戰中相繼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而小孫子五伢子在經過殘酷戰火的生死洗禮後,也由一個膽小斯文怕見血的農家少年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紅軍戰士。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故事本就令人不忍卒睹,更何況是四個孫子相繼犧牲,剩下的一根獨苗也經常命懸一線,隨時可能喪命,因此更叫人情何以堪……不過《浴血廣昌》並沒有一味地煽情,相反較為剋制,它將重點放在了凸顯軍民大義和人性刻畫上,因此這不是一部表現“光偉正”的傳統英雄戰爭片,而是戰爭年代背景下小人物為家國,輕生死重大義、有溫度顯血性的悲壯故事。

《浴血廣昌》:輕生死重大義,有溫度顯血性

所以,影片並沒有只顧展現戰爭場面,臺前幕後的主創很注意細節上的“以人為本”。因此片中不僅能看到以三伢子、大伢子、營長等人為代表的紅軍戰士不畏犧牲、捨生忘死地搏命殺敵,還能看到目不識丁的平凡農婦賴婆婆關鍵時刻的深明大義,以及三伢子與何醫生戰火中的情愫漸生,更能看到五伢子初上戰場時的膽怯懦弱,阻攔炸橋行動以至於延誤戰機連累無數紅軍戰士無辜喪命的賴家族長的迂腐頑固……

以上種種,無論你對其行為或舉動是笑是淚,是敬是譏,是贊是嫌,你都不可否認,影片對於人性的刻畫較為全面客觀,而且細膩生動,從而令人對這些片中人物印象格外深刻。

《浴血廣昌》:輕生死重大義,有溫度顯血性

值得一提的是,五伢子並非懦夫,他之前只是個普通的農家少年,沒有上過戰場,不曾經歷過如此殘酷的生死場面,如今乍見,本能感到懼怕也是人之常情;而賴家族長也不是壞人,他只是墨守成規,恪守祖訓而已,因此他死活要守住橋的行為也完全可以理解。

而且不容忽視的是,後來五伢子多上了幾次戰場後,已能獨當一面,奮勇殺敵,再不是那個需要兄長庇護的斯文少年;而賴家族長也在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後,幡然醒悟,用生命點燃了炸藥包!此二人在片中的最後表現非常震撼人心,堪稱全片的點睛之筆。

《浴血廣昌》:輕生死重大義,有溫度顯血性

另外,片中的戰爭場面也拍得值得稱道。它360度無死角的全方位逼真還原了殘酷戰場如人間煉獄般的慘烈,不僅有槍戰、肉搏,還有爆破、轟炸和碾壓;不僅有刺刀、機槍,還有手榴彈、飛機和坦克;不僅有戰壕戰,還有巷戰、林戰和橋戰……有如此一系列槍林彈雨、血肉橫飛的特殊場景的烘托及渲染,令這個故事更顯悲壯。而三伢子在蓮花塘裡躲追兵,五伢子和何醫生一起過鐵索橋等驚險橋段的融入,更是從側面為彰顯紅軍戰士抗敵的艱辛不易與九死一生而錦上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