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場「撒幣」與「魔性三好體」:三好網的品牌出擊第一戰

“還原真實的1對1課堂,讓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盡情地察言觀色,在一張草稿紙上練習聽說讀寫,可以說是移動電子黑板。怎麼樣,記清楚了沒有?接下來該考考你們的數學題了,聽清楚題目——”

伴隨著“出題官”李好的“口播”,在緊張、激動、期待與興奮之中,600萬分布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們屏息凝神,緊盯著連續滾動著一排排“復活碼”的手機,想要闖過最後的關卡瓜分100萬獎金。

2018年來以星火燎原之勢風靡網絡的直播問答的讓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而在1月25日19:30,隨著花椒《百萬贏家》一個專場的推出,教育培訓行業第一個“包場撒幣”玩家出現了——

這一次首吃“螃蟹”的,是線上K12賽道上的三好網。

除了在直播問答上 “撒幣”,開設專場進行創新營銷,在營銷上三好網還有什麼玩法?又是什麼原因促使“三好網”在品牌營銷上開始發力?

一場營銷閃電戰:從創意到執行,只用3天

時間撥回到兩週之前。1月10日早上,三好網副總裁王騰飛女士的一個問題,讓三好網創始人兼CEO何強陷入了沉思。

“直播問答正在風口上,美團在花椒《百萬贏家》開設了美團專場,我們是否可以借勢開設專場,進行品牌營銷合作,喝到直播答題創新營銷的‘頭啖湯’?”

“最終,經過討論,何總選擇了對我的信任,讓團隊放手去做。” 講到這裡,王騰飛臉上綻放出笑容。

擔任過聚美優品網絡營銷總監的王騰飛,深知“戰機” 稍縱即逝。讓她頗為自豪的是,前期的準備工作,團隊3天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快速執行落地:策劃組對接花椒,公關對接KOL明星、自媒體 ……

15天后的20:00,經過半小時緊張的答題,一路闖關的44萬名參與者拿到了獎金。三好網收穫的,則是提前“洩題”時對答題用戶的引流,通過出題官口播、直播間冠名以及答題植入等方式實現的品牌曝光。

當天,三好網百度指數實現了三倍增長。

借勢直播問答只是第一步。緊接著上演的是“三好體”品牌傳播。

在位於海淀區紫金大廈9層的三好網電梯前的牆壁一側,滿當當地張貼著《三字經》的內容。讓《三字經》得以流傳百年、家喻戶曉的除了經典內容,還有其格式的特點: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順口、易記。

而曾經在聚美優品深度參與過“陳歐體”傳播的王騰飛,深諳這種形式的奧秘。“學霸有三好,大考 小考 難不倒;虎爸虎媽有三好:混合 雙打 跑不了;班主任有三好:窗外 門後 家長找……”

“這種‘三好體’,三詞一組,短小幹練,順口易記,兼具網絡語言的戲謔與調侃,易於激發用戶的分享欲與UGC原創熱情。”

對於“三好體”,三好網在微博、微信、豆瓣、知乎、抖音、直播平臺、表情包等等平臺,利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進行了全媒體傳播。

在微博上,三好網與包括摩拜、海爾、京東旅行、味多美等等各行業的官V以及數百KOL(意見領袖)賬號互動,通過三好網為其提供三好體宣傳海報等方式,進行聯動傳播。“我們的設計師非常辛苦,製作了足足一千多副海報。”

1月25日晚間,“魔性三好體”登陸微博熱搜第一名,截止到1月26日中午,相關微博話題,有1200多萬的閱讀量,11萬互動討論。

包場“撒幣”與“魔性三好體”:三好網的品牌出擊第一戰

從埋頭做事到抬頭髮聲:三好網品牌營銷戰的背後

2017年10月份,王騰飛加入三好網,擔任市場副總裁。她的加入,表明了三好網在品牌和營銷上發力的決心。

在K12線上 1對1 輔導領域,三好網一直頗具“個性”:平臺和老師的關係不是補貼而是分成,執著地研發硬件產品“好學寶”,依靠搭建的新媒體矩陣獲取生源。

2016年三好網連續獲得兩輪投資,3 月,完成由亦莊互聯基金領投的 7500 萬人民幣的 Pre-A 輪融資;10月,完成由清科資本領投的金額未作透露的A 輪融資。

此後一年多時間裡,三好網在前端品牌營銷方面的動作,主要集中在教育行業之內;在後端,則是加大公開課推廣力度,為1對1業務進行引流;1對1業務向小學階段重點延伸,從增量層面拓展新的用戶群;開發第二代和第三代好學寶。

2017年6月11日,在參與央視財經頻道《實戰商學院》欄目,探討在線教育破冰法則時,三好網創始人兼CEO何強給出自己的思考:在線教育行業普遍存在的“轉化率”的問題,究其本質是企業品牌的問題,品牌有三力——影響力、公信力、吸引力。如何更好的塑造品牌,是任何企業都應該仔細思考的。

四個月後,何強給出了三好網思考後的答案:引入具有深厚互聯網品牌營銷經驗的王騰飛,隨後在品牌營銷方面開展了行動——

在長期埋頭做事的之後,三好網也步入了抬頭髮聲的階段。

“在品牌營銷上,我們最看重的不是短期內帶來多少用戶,期待的是增加品牌的認知度、影響力與公信力。”王騰飛說。

在推出花椒《百萬贏家》專場之前,三好網已經在進行“魔性三好體”的策劃,而在直播問答火爆之後,迅速決定借勢打出品牌營銷組合拳。

花椒《百萬贏家》吸引三好網的,除了覆蓋各階層的巨大人群、專注力經濟、知識屬性的契合以及品牌植入之外,還有對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

“我們期待給用戶留下的印象,不是枯燥乏味的課外輔導品牌,而是在具備科技元素的基礎上,新潮、清新、好玩、很酷。這對現在的孩子們更具吸引力。”

在成立之初,三好網搭建了新媒體矩陣,併成立“教師幫”教師俱樂部,這些措施,為三好網後續的學生引流以及教師篩選帶來了幫助。在這次營銷戰中,新媒體矩陣依然是三好網進行品牌傳播的重點渠道。

“作為在線K12輔導機構,我們會在把握尺度的基礎上,積極擁抱互聯網,嘗試更多新的玩法”。王騰飛說。

三好網已經開啟的品牌營銷活動,除了此次的直播問答與“三好體”之外,還包括在微博等渠道與電影公司跨界合作,組織觀影、明星見面會等活動。

2018年,三好網的定位是“規模化經營年”,據何強透露,2017年三好網實現了月度收支打平,規模化會是三好網在2018年的核心。要實現這一點,品牌與營銷是重要的一環:“以營銷為前提,配合品宣規模經營”。2018年,三好網將升級CIS和品牌Logo,可以預見,接下來的時間裡,三好網在品牌與營銷上的動作還將延續。

2017年,在線K12賽道持續火熱,大量資本也密集湧入這個賽道,猿輔導、作業幫、輕輕家教、掌門1對1、海風教育都先後完成新一輪融資,線上線下之間的競爭日益白熱。在這種趨勢之下,除了比拼後端的實力之外,在品牌、營銷等前端的競爭戰,也已經開啟。

隨著在線少兒英語賽道與在線K12 1對1 輔導賽道競逐的加劇,在品牌與營銷上,教育行業的打法或許將變得更加大膽與迅猛,整個行業對互聯網的密切擁抱,將不僅僅侷限於技術與運營,還將滲透傳播、品牌、營銷等各個層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