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第五名:《雪豹》

周衛國最初並沒有想過去參軍保家衛國,那是因為在兒女情長這件事上沒有把握好分寸,最終導致他無意殺了人,這才是周衛國真正走上革命這條路的導火索。周衛國是名校畢業,曾經犯了事不想連累家人獨自一人離家出走,其實他從小就是天生的傲氣不管遇到誰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然而就因為他這個性格也是吃了很多虧,周衛國後來進入黃埔軍校,這時候的自己才能完全被開發出來。《雪豹》電視劇的成功並非偶然,其中有一點就非常的重要。周衛國的帶兵方式與正常軍官有所不同,他手底下的特種兵那都是經歷過魔鬼訓練的人,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周衛國這麼厲害一個人就可以把敵人消滅。而是把自己先進的一套作戰體系傳播開來,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培養了大批的戰士,這一點周衛國做的就很出色。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雪豹》改編自業餘狙擊手的網絡小說《特戰先驅》,由陳皓威、杜玉明執導,文章、陶飛霏等人主演的抗戰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了周衛國從富家子弟走上抗日道路,組建了雪豹特戰部隊最終成長為優秀指揮官的抗日英雄傳奇故事。劇中的張仁杰在播出後成了"全網公敵",同時佩服編劇寫出瞭如此一個壞角色,也佩服導演的"慧眼"選了來扮演張仁杰,同時更佩服飾演張仁杰的褚峰,他成功地塑造了這個"十惡不赦"反面人物,演得太狠太到位了 。該劇被評為繼《亮劍》以後最成功的抗戰題材電視劇,並且有80後版《亮劍》之稱。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第四名:《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算是歷史正劇,我當年看首播的時候完全沒意識到這個類別已經式微,如今八年過去,這個類別再也沒有像過去一樣高調地回到大家視野裡。《人間正道是滄桑》從第一次國共合作講起,到新中國成立為止。以真實歷史事件為故事背景和時間節點,講述在大歷史背景下的兩個家庭(楊家和瞿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愛恨糾葛。人物全部虛構應該給創作帶來了很多自由,也帶來了很多侷限。例如《人間》中的主角團,無論信奉什麼主義,站在什麼立場,最終都算是身居高位。既然身居高位,就會或多或少帶上真實歷史人物的影子。在我看來,能將虛構人物嚴絲合縫地嵌刻到歷史事件裡面已屬不易,更別說還要遊刃有餘地講完這個故事。記得當年首播的時候,好多觀眾都在一邊看劇一邊分析猜測劇中的幾位主角的歷史原型是誰(得出的結論基本是每個人物都雜糅了好幾位歷史人物的特點)。分析來分析去,大家發出一聲讚歎:寫這個故事的人,對中國近現代史得有多熟悉啊。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人間正道是滄桑》由張黎執導,但是整部劇少了張黎所喜歡並擅長的內斂而陰沉的表現。該劇因為歷史事件的複雜充實,把故事填充滿了整個電視劇框架,幾乎不給導演留什麼發揮渲染餘地,僅僅能把這樣一段錯綜複雜的歷史拍得明白,已屬不易。因此張黎不再使用自己慣常手段,而是讓故事順風順水自然流淌,如果說在開篇尚有幾分"張黎"印記,那麼在後半部分,一切都行雲流水地敘述而過,不再加入任何花哨。因此,《人間正道是滄桑》可以看做是張黎執導的最好看的電視劇之一。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第三名:《亮劍》

很多抗日神劇為了讓觀眾爽,為了滿足觀眾的愛國情結,把日本鬼子全部塑造成戰鬥力只有五的渣渣。不堪一擊,智商為負。殊不知,反派的智商決定了一部劇的質量。敵人越是難解決,才越能凸顯將士們保家衛國所付出的代價。《亮劍》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日本軍隊是如何裝備精良,時不時有日本特種兵訓練的場景,以及日本軍官和上級討論戰爭策略的畫面。劇裡時不時來一個牛逼的長鏡頭,讓你覺得是你身臨其境的在出謀劃策,面對強敵。日本人精通《孫子兵法》,熟知中國文化,打過無數勝仗,很多八路軍連隊都吃過他們的虧。號稱不打敗仗的李雲龍,也曾經經歷過下屬犧牲,兄弟慘死,三百多村民和身邊的士兵全部被殺。敵人特種部隊以一敵三,爬懸崖,偷襲八路軍總部,讓總部首長都被迫要挪窩。正是因為敵人強大,才能凸顯出李雲龍部隊在抗日過程中的不易。李雲龍的第一個老婆秀芹,新婚當天晚上,被日本人抓走。他衝冠一怒為紅顏,聚集上萬人,攻進縣城。但最後,為了減少兄弟們的犧牲,他親自下令,用大炮炸死了被日本人用來威脅他的秀芹李雲龍在墳墓前和秀芹說話,邊說邊抹眼淚,是《亮劍》裡最讓人心疼的場景之一。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在完整版《亮劍》中加大了對戰局的分析,充分展現了我軍戰士的軍事素養和樸素的軍人素質。而解放後,李雲龍與張白鹿的感情也是觀眾關注的焦點,此次的完整版也完善了這段戲的鋪陳,既增加了故事的整體連貫性,又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更加完整、更加生活的李雲龍,使他的形象更飽滿、更真實。劇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鬥智與鬥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亮劍》的最大突破在於:把社會潛藏著的傳統審美心理變成了現實,把戰爭題材領域呼喚了幾十年的期盼變成了現實——掘出了中國式的"巴頓將軍"。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第二名:《歷史的天空》

《歷史的天空》沒有避實就虛,把來自基層的黨內鬥爭的真相端給了觀眾。最精彩的一場戲當屬麒麟山軍分區黨委成員就姜大牙去留問題的較量:副司令員竇玉泉在政治風浪中打過滾,凡事不肯輕易表態、副政委萬古碑輕佻短視,上來就亮出底牌要殺情敵,很快就陷入被動、政治部主任張普景講原則黨性,卻無法提出可行的意見、司令員兼政委楊庭輝胸有定見,一邊充分發揚民主,一邊提出三條意見,用合法的表決方式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嘴上有風暴的味道,但他們談笑間雷聲隱隱,這已經非常接近於現實中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博弈了。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李雪健飾演的楊庭輝是一個成熟的革命者,他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也以術馭人,比如說他收服張普景那場戲,上一句還說著"你讓我到哪去找你這樣既有革命理論又有鬥爭經驗的同志",下一句就是"你能不能把看不起工農幹部的臭架子放下來",可謂誰也難測。李雪健的表演沒得說,清清瘦瘦的,卻透出將軍的城府和威嚴。張普景長得就跟"原則"似的板正,楊樹泉這個《神禾塬》裡走來的實力派演員,把這個人物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第一名:《我的團長我的團》

這是一部怎樣的劇?在刷完最後一集的當夜,我嚴重失眠了。我輾轉反側,主角們的滄桑身影、嚴格寫實的殘酷沙場,總在腦海裡揮之不去。它讓我看到真實的戰爭。別管死的了。1942年,在中緬邊境,聚集著一群包括孟凡了(張譯 飾)在內的,來自五湖四海的潰兵。他們只求有口吃的,如同活死屍。縱觀全劇,他們打了很多年仗,其中不斷看到希望,卻沒贏得一次值得振奮的勝利。與其他鼓吹戰爭的劇不同,《團長》真正描畫出戰爭的殘酷。一個連的中國陸軍,由於裝備不全,被日軍坦克無情碾壓,慘無人道地被屠殺殆盡。通過血戰打下的據點,並不能帶來振奮的歡呼,只有一具具數不清的屍體、墓碑,以及哀傷的死寂。劇中主要描寫的松山戰役,最終雖然取得勝利,但中日傷亡比,達到慘烈的7:1。而這,也幾乎等同於,整個抗日戰爭的大數據。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在劇中,龍文章不但是個軍事天才,甚至像是個回到70多年前的現代穿越者。他智勇雙全,在淪陷區收攏了千餘殘兵。指揮得當,但由於戰力過於懸殊,仍然被日軍打得全軍盡墨。你心比天高。你命比紙薄。後來,龍文章以奇蹟般的上帝視角,又洞穿了日軍的陣地佈防。他為長官獻上進攻部署,自己領兵先行,企圖改變戰局。這樣的角色,簡直像"抗戰神劇"中無所不能的主人公。但是,他的結局卻和神劇完全不同。上峰突然下達停攻令,龍文章被後續部隊出賣,最後一戰,再次全軍盡墨。二百名敢死隊,被餓狼般的日軍包圍。原定的堅守兩天,變成無盡的長夜,激昂的死士相繼淪為絕望的死屍。《我的團長我的團》以獨特視角展現了軍民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的歷史全景圖,其慘烈殘酷、其艱苦卓絕、其無與倫比的歷史真實度與深刻的歷史存在感將感動每一個觀眾。這部劇真是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零差評的5部軍旅劇:《亮劍》第三,第1連刷幾遍都不過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