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萬萬沒想到自己都這麼大的人了會看一部青春片淚灑電影院,明明是講的兄妹情莫名看的想站甜甜的“骨科”(喂!110嗎?還是老地方!)

仔細想想這部電影非常適合宣傳生二胎政策了,迫不及待安利給大家,獨生子女看完感受會更多。

《快把我哥帶走》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平時看漫畫的朋友對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改編自幽靈的連載作品,從漫畫到動漫,再到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快把我哥帶走》輕鬆搞笑的風格圈粉無數。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時分時秒兄妹二人的日常生活就是打打鬧鬧,作為哥哥的時分會偷拿妹妹零花錢,和妹妹搶零食,惡作劇捉弄妹妹,時秒在哥哥面前會化身為女漢子,揍哥哥屬於家常便飯般簡單。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電影在兄妹兩人嬉笑打鬧的基礎上,添加了新的設定。時秒每天被哥哥“欺負”非常羨慕朋友苗妙妙獨生子女的生活,家裡最近也不太平,父母吵架次數越來越多,母親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本以為哥哥收集拼圖是為了換取全家出遊的機會,誰曾想時分換了一輛嶄新的摩托車,氣急敗壞的時秒在生日當天許下不想有哥哥的願望,一覺醒來,願望竟然成真,時分成了苗妙妙的哥哥....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因為作品本身脫胎於漫畫,所以電影裡中二的成分佔了很大比例。明亮的配色和實際生活中的樣子確實有些不一樣,不過在電影裡,鮮豔跳躍的糖果色營造出童話世界中的不真實感,很符合哥哥時分想要保護妹妹內心善良的情節設定。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導演鄭芬芬先前執導的高分作品《聽說》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柔軟細膩的感情戲是導演非常擅長的部分,在這部電影中,兄妹二人濃濃的親情也觸碰到了觀眾心房。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兩位小演員賣力的演出,本片的成功和他們分不開干係。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時秒扮演者張子楓,別看年紀才17歲,也是演藝圈的“老戲骨”。早期在馮導的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扮演小方登嶄露頭角,《小別離》中扮演黃磊女兒,不過更讓大家印象深刻的角色還是《唐人街探案1》中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時秒的世界很單純,張子楓年齡上與角色年齡相近,活潑靈動,大眼睛裡透著少女的好奇,羞澀,清新脫俗。

時秒前後感情上的層次感很豐富,雖是以妹妹的角度去看問題,哥哥時分戲分同樣精彩,笑點和淚點齊聚,前後反差對比明顯,彭昱暢的表演無疑成為本片一大亮點。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94年出生的彭昱暢至今作品不多,掰著手指頭也能數個大概,和張子楓這樣的“老戲骨”不同,彭昱暢從小角色小配角一部部演下來,直到去年參加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漸漸被大家熟知,這個看上去憨憨傻傻的小夥子“磁場”和旁人不大一樣。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接拍的戲並不是大熱影片,《太子妃升職記》裡的小太監,《閃光少女》裡的“油渣”,戲份不多,但只要鏡頭給到他,你會發現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去。

觀眾看到他的表演,如果覺得“不跳戲”他基本上是滿意的,私下他會一遍遍看自己的演出,較真。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因為喜歡,因為自己要靠著這份工作吃飯,所以做好。彭昱暢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這些大實話他可以毫無顧忌的說出口,就這麼簡單,直接。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這份對錶演的敬畏心,讓他在面對有經驗的前輩時毫不怯場,像正在生長的樹苗一樣,他在吸收前輩的經驗,汲取養分,化作自己的養料,體現在每一次的表演中。

角色無大小,性格不同又多樣,彭昱暢可塑性很高,在維持基本水準之上也會從小細節中看到他表演上的細膩。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時分賤兮兮的,撒潑打諢,家裡人覺得他自私,沒心沒肺,隨著時秒慢慢以外人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哥哥,她發現了時分私下裡藏著的無奈和心酸。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父母情感不合,時分用笨拙的方式守護自己妹妹心中的美好,彭昱暢在時分這個角色里加入了自己的味道,抗下一切的小男子漢,瘦弱的小身板裡是倔強,像他本人一樣,不服輸,不妥協。難怪章子怡會說在他的身上能看到巨大潛力。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嚮往的生活》第二季中,有一期是張子楓來到蘑菇屋,他倆之間的互動好多網友會誤以為是真的兄妹。

妹妹賴著哥哥走到哪兒都要當一個小跟班,吃不完的麵條會扒到哥哥的碗裡。而哥哥呢,抓緊一點時間就會“坑”自己的妹妹,吐槽妹妹的畫功,內心還是有些小期待,把酸的草莓給妹妹吃,自己偷笑。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嘴上說著不吃了不吃了,妹妹碗裡的調料湯一口不落全能喝完。私下裡的彭昱暢,就是個孩子而已啊。

出洋相,大笑,偶爾洗臉貼個面膜能嚇壞黃磊和何炅,默默幹活出力,不掩飾自己的吃貨屬性,閒不下來還會嚇狗狗玩搶球比賽。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他沒有被現在所謂的流量和鏡頭“綁架”,做好份內的事情,還可以更好更完美,我想現在的彭昱暢實現了他的願望,我們真的看到他的努力,他的表演,他演的真的很不錯。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國產青春系列從前幾年扎堆出現的雷同化,到現在拋下狗血情節,慢慢貼近和還原生活逐漸讓大家接受起來。

觀眾其實對青春題材要求並不高,熱血也好,日常也罷,接地氣,不誇張不做作,不去刻意設計情節煽情,大家還是會買帳。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閃光少女》到《快把我哥帶走》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青春有懵懂的心動,不散的友誼,在父母眼中小打小鬧的夢想,以及血濃於水的親情,每個人都曾年輕,因此才會無比懷念,它普通到毫不起眼,卻獨一無二。

很難得在院線可以看到這樣一部電影出現,瑕疵依然存在,優秀的部分足以彌補這點缺憾。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作為獨生子女的口袋貓很羨慕時分時秒兄妹倆人的感情,尤其在電影快結束的部分,明知很套路還是哭到止不住。

一同去的朋友還以為我是因為沒有兄弟姐妹觸景生情,話說回來,口袋貓是因為缺一個哥哥才如此激動嗎,明明是缺一個可愛的彭彭好嗎!

快把彭昱暢給我帶回來!

請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立刻馬上買票,準備二刷的口袋貓已經在去電影院的路上了。

(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