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後,民族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隨著民族的存在和發展,民族問題也隨之成為重要的社會象限之一。

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甲午戰爭以後,中國的民族思想受到西方不斷的影響,民族問題愈發的對立。在此背景下,梁啟超在《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一文中,首次使用“中華民族”一詞,將中國境內的民族視為一個整體。續梁啟超提出的“中華民族”之後,晚清立憲派,楊度和章太炎也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立場和看法,不過此時,離孫中山提出的“中華民族”即中國境內所有民族還相差甚遠。

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到1905年同盟會成立,這個期間,因為政治鬥爭形態,國民黨內普遍的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為鬥爭導向,直到南京臨時政府建立後,民族平等原則、“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才正式被提出,即漢、滿、蒙、藏、回。1912年,革命派領袖黃興、劉揆發起的“中華民族大同會”在國內影響深遠,“中華民族”涵蓋所有民族,以示民國民族“大同”

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同年孫中山對民族問題進一步發表看法,他在一次演講中說道:“有人說,清推翻以後,民族主義就可以不要了,這句話是大錯特錯。說什麼五族共和,可我們國內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我們應該把我們中國所有的民族融化為一個民族,那就是“中華民族”,並把中華民族締造成很文明的民族。”在過去,民族問題一直都是燙手的敏感問題,但在提出解決方案時,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看法。

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王公在沙俄的操控下,宣佈獨立。針對這樣的叛國行為,1913年內蒙古王公一致決議反對庫倫的行為,並通電全國申明:“數百年來,漢蒙久成一家,我蒙古系中華民族,自當一體出力,維持民國”這是少數民代表人物第一次在政治文件中,共同決議,宣告自己的民族屬於中華民族。而此時的大總統,袁世凱在致書庫倫的信中寫道:“外蒙古同為中華民族,數百年來,儼如一家”,1915年6月,外蒙古宣佈取消獨立的,但實際上已經是沙俄的操盤,1919年袁世凱派段祺瑞出兵收復。

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1951年由曹葆華、毛岸青翻譯的《民族問題和列寧主義》中文書籍發行。斯大林在這篇文章中闡述了關於民族甄別的理論和方針,針對民族4個特徵(民族語言,民族地域,民族生活,民族心理特徵)的理論不夠完整,應在加了一些特徵“必須具有符合自己”的論點。不然這個公式就是錯誤的,勢必會否定一切,從而替民族壓迫民族、替帝國主義壓迫民族、替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辯護,而引發階級鬥爭。他還認為,社會主義就民族差別消失,共同語言形成,民族融合實現之時的論點是錯誤的,無異於同化政策,只有在全世界無產階級第三給階段,民族融合才能實現。

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斯大林的這一著作很大程度上的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對中國起到了很大的借鑑作用,至今仍熱有現實意義。不過,前蘇聯就沒這麼走運了,在全盤否定斯大林的路上,民族問題成了蘇聯解體一大重要原因。因為,蘇聯沒有建立起廣泛的共同價值觀念,在民族同化的路上,走上畸形,變為壓迫形勢而不可不察。

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使我國各民族真正實現民族平等,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激發各族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全國範圍進行了民族識別,現今的中華民族包括:漢族 、 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鮮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共56個民族。除此之外,有少量未經識別的民族。如:僜人、蔡家人、菜族人、老品人、八甲人、夏爾巴人、土克曼人、摩梭人、克木人、穿青人(根據國家民族政策身份證標示為“XX人”

理解“中華民族”的立足點,才是好的“民族主義”

當西方勢力在中國民族問題上指手畫腳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加的自信,這是對的政策,只有敵對勢力才會對你的正確方針感動不安。當網上流傳著各種挑撥民族問題的言論和文章時,我們更應該注意這些人的思想維度。當美國的白人主義至上,所爆發的血腥暴力時,我們更應該警醒。未來的兩百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歷程,是白人永遠都看不懂的偉大壯舉。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胸懷,也沒有這樣的魄力。

閱讀的朋友們,你們覺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