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載創建鑄輝煌勠力同心譜華章

​——江蘇省漣水縣創建省級雙擁模範縣紀實

舉國慶“八一”,省城傳喜訊。“八一”前夕,從江蘇省第十一屆雙擁模範城(縣、區)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傳來喜訊,漣水縣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第十一屆雙擁模範縣榮譽稱號,這是該縣黨政軍民雙擁一戰線幹部職工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的結晶。喜訊傳來,全縣黨政軍民為之歡呼,百萬人民倍感驕傲和自豪。

提高站位,助力科學跨越發展

漣水縣是革命老區,素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雙擁活動歷史悠久,基礎工作紮實,成績卓著,多次榮獲省、市表彰,1998年至2010年連續四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雙擁模範縣”稱號。2013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站位,把做好雙擁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而又光榮的政治任務,作為助推全縣科學跨越發展的大事來抓。該縣黨政軍民踏著創建淮安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的旋律,瞄準新一輪“省級雙擁模範縣”八大項六十四小項的創建工作指標,勠力同心、苦幹實幹,圓滿完成各項創建工作任務, 2013年――2017年,在省、市組織的考核驗收中,該縣雙擁工作成績連續四年位居前列,有力的助推了全縣科學跨越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領導重視,創建工作常抓不懈

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雙擁工作和雙擁模範縣創建工作。2016年縣委書記王向紅在縣十一次黨代會上提出:“加強黨管武裝和雙擁工作,舉全縣之力,確保2017年創成省級雙擁模範縣” 。2017年初,縣長時勇在縣人代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雙擁工作力度,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重奪省級雙擁模範縣光榮稱號;2017年7月,縣長時勇在縣委召開的十一屆三次全會上又一次提出:“發展不忘擁軍、發展更重擁軍”的要求。該縣堅持“四個不變”:每年將雙擁工作納入全縣科學跨越發展目標考核內容不變;縣委主要領導擔任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不變;一年一度的縣委常委議軍會、雙擁工作專題會、軍地聯席會三項會議制度不變;雙擁創建工作季度檢查、半年小結、年度考核評比不變。近四年來,縣兩辦、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縣雙擁辦每年都印發《雙擁工作任務和軍地互辦實事計劃》、《年度雙擁工作目標考核任務分解表》等有關文件,雙擁年度工作目標和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各單位,縣雙擁辦狠抓雙擁基礎工作任務落實,對各單位、各部門雙擁創建工作,定期開展月檢查、季總結、年考核,促進各項雙擁基礎工作任務落地生根,軍地互辦實事計劃落到實處。

創新創優,宣傳教育廣泛深入

為助力雙擁模範縣創建工作,漣水縣大力營造,雙擁宣傳教育工作氛圍,雙擁宣傳教育工作形式多樣、成果豐碩。四年,在漣水日報、漣水電視臺開闢雙擁宣傳專欄、專題48期,在市以上各級媒體刊登雙擁宣傳稿件285篇;在國家4A級旅遊景區-五島湖旅遊景區四周投入20多萬元,建立起30塊雙擁宣傳燈箱;在汽車客運站、城區金融網點、沿街店鋪開啟LED雙擁電子顯示屏;在全縣中小學開通雙擁宣傳教育進校園直通車;每年清明節、烈士公祭日,全縣黨政軍民、中小學生每年近十萬人次走進縣、鄉鎮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緬懷先烈業績,開展烈士紀念活動;在城區分別建立了雙擁廣場、雙擁一條路、雙擁一條街;全縣建成了大型永久性雙擁宣傳牌24塊,縣直各單位、各部門運用雙擁宣傳窗、宣傳欄、手機報、微信、微博、網絡等多種形式,宣傳國防和雙擁知識。全縣雙擁宣傳教育從幹部到群眾,從城鎮到農村形成全覆蓋。

軍民融合,社會擁軍成果顯著

社會化擁軍是漣水縣雙擁工作的一大亮點,也是該縣創建雙擁模範縣的亮麗名片。全縣參與社會化擁軍的人數達1800多人,組織愛軍擁軍資金450多萬元,為駐漣部隊官兵做好事辦實事280多件,社會擁軍先進典型層出不窮。省擁軍模範、縣擁軍協會會長孫茂順,老當益壯,堅持30年擁軍如一日,他的擁軍事蹟報道《古稀老人孫茂順擁軍情懷》以長達半個版面的文字在《新華日報》刊登;三級殘疾軍人、漣水縣擁軍協會副會長吳亞明身殘志堅、執著擁軍,每年八一、春節都拿出2000元左右的資金,購買慰問品慰問駐漣官兵和困難優撫對象;超世電器總經理李超軍設立“雙擁超市”,出臺擁軍服務細則,為現役軍人家庭和重點優撫對象提供電器購買、安裝、售後等擁軍優屬服務細則;縣軍民醫院為駐漣部隊官兵發放《擁軍綠卡》,免費為駐漣官兵提供體格檢查、冶療等一系列服務;微力公益協會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微力獻愛,愛滿軍營”作為宗旨,組織協會會員定期開展慰問駐漣部隊官兵和抗戰老兵活動;一品梅健身舞俱樂部青年志願者重大節日走進軍營,與駐漣官兵一起包粽子、包餃子,一起開展文藝聯歡活動;理髮師魏紅蓮傾心擁軍,堅持多年如一日,每隔20天左右,就帶領團隊為駐漣官兵義務理髮……。全縣出現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志願者、各界愛心人士開展擁軍愛軍活動的嶄新局面。2017年9月,該縣一幅幅社會化擁軍的畫展,在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展出,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好評。

擁軍優屬,政策法規落到實處

漣水縣把落實優撫安置雙擁政策,作為雙擁模範縣創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了優撫對象優撫金自然增長機制,優撫安置經費按時足額打卡發放到優撫對象手中。四年來,累計發放優撫金2億元、困難優撫對象生活臨時救助金450萬元、退役士兵安置補助金3780萬元。 “八一”、“春節”等重大節日,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走訪慰問駐漣部隊官兵、軍幹所離退休人員和重點優撫對象。為增強軍人、軍屬榮譽感,該縣發放優撫對象慰問信、年畫近24萬張,光榮人家門牌3萬多個,為在部隊立功、受獎的800多名軍人發放軍人立功受獎榮譽金210萬元,各行各業、各級各部門,不折不扣落實擁軍優屬有關政策措施。縣交通系統率先實行現役軍人乘座長途汽車半價收費,重點優撫對象免費乘坐縣城公交車;縣衛計部門設立軍人及優撫對象服務窗口,實施醫療優惠減免措施;教育部門實施現役軍人子女優先入學、入托;軍轉幹部安置、隨軍家屬優待政策也都落地生根。全縣各鄉鎮、村(居)建立了擁軍優屬服務站和服務隊,切實為困難優撫對象解決“三難”問題,主動為軍人家庭開展送科技、送資金、送政策、送法律、送服務、送溫暖等“六送”活動,全縣形成擁軍優屬、共建共創、軍地互辦實事的良好氛圍。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這是雙擁工作永恆的話題,雙擁創建任重道遠,永無止境。成績和殊榮面前,該縣黨政軍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更加牢固地樹立發展不忘擁軍、發展更重擁軍的理念,以更新的姿態、更大的幹勁、更實的舉措、在新一輪雙擁模範縣創建工作中,接受新的挑戰,譜寫新的華章。(嚴忠誠 濮加偉 楊 帥 黃奕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