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最近幾年,粉絲在機場圍追明星的場景並不少見,無論是到達出口、辦票櫃檯、登機口、接機口,甚至在航班上都出現了粉絲從經濟艙湧入頭等艙求籤名、合影、拍照的情況。

揭秘: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然而人多容易引起混亂,看見自己的愛豆肯定會拼命的尖叫,拼命的拍照;這還不算,有的粉絲甚至會自己買票跟上飛機,起飛後,從經濟艙齊刷刷奔向頭等艙,空乘人員在飛機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攔截他們;等航班落地滑行時,粉絲們又不聽勸阻起身堵在了機艙出口。一起幹這事的人多了,秩序也就很難維護,甚至還可能發生踩踏事件,引發事故。

根據相關信息顯示,以首都機場T3航站樓為例,2017年該航站樓有記錄的有關粉絲接機的警情就達20起,粉絲規模都在50人以上;今年有記錄的警情已達7起。在T3航站樓,平均每兩三天就有一次粉絲接機,最多一天能來十來撥接機粉絲。

中國民用航空局特此發佈了一份《關於加強粉絲接送機、跟機現象管理的通知》,強調了“粉絲跟機”、“粉絲接送機致航班延誤”等現象對正常運營管理造成的影響。

揭秘: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表面上看,粉絲接愛豆飛機,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情。但事情遠遠沒有我們看到的這麼簡單。

接機背後隱藏的其實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揭秘: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明星航班號哪裡來?

一是粉絲後援會提供的“官方消息”。通常,被稱為“站姐”的粉絲後援會負責人,都會與明星的經紀團隊、明星工作室保持良好的溝通關係,因此有時明星方面會主動告知航班信息,“方便”粉絲接機。

其次是一些追星軟件上會顯示明星最近的行程和活動安排,供粉絲瞭解明星的動態。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屢屢引發熱議的購買行程

在網上搜索“明星航班”,就會出現很多以航班、明星證件為名的賬號,他們會發布明星的簡短出行信息,如“xxx,x月x日,x地”,要求買家加微信私聊。隨著明星人氣不同,價格懸殊不少,另外同一個航班信息,有些只需15元,有些則要40元甚至更多。

得知偶像航班信息後,追星粉絲會採用“先買全價票再退票”的方式到機場追星。某追星團的一位女孩透露,國內機票北京-上海、北京-廣州等航線,粉絲會在訂票後,進入登機口或貴賓室追星,待明星登機後,粉絲們再迅速返回機場大廳的辦票櫃檯,取消值機狀態,再找航空公司退票。有代“刷關”的還會提供一條龍服務。

機場都是真粉絲嗎?

其實“機鬧”的鍋也不能只甩給粉絲,跟在明星身後的一群人裡,有時不乏“代拍”“代修”和“職業粉絲”。

所謂職業粉絲,是明星僱人給自己捧場,但如果數量不多,難以在機場引發轟動,充其量也就吸引一些圍觀群眾。所以,很多粉絲在機場聚集接機其實是明星的經紀公司鼓勵並資助的,希望藉此為自己的明星刷“存在感”提升知名度。明星不火,那就把他炒火,而機場接機的人數,直接決定了你人氣是高還是低。

揭秘: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不同的“粉絲”類型,價格還不一樣

揭秘: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除此之外,機場追星還延伸出了另外一種產業,那就是“代拍”。由於一般明星的公開行程都能查到,粉絲如果想看到非官方的照片,就需要找到“代拍”購買照片,因此也讓代拍的生意十分紅火。代拍的照片會流向哪裡呢?第一當然是粉絲,其次就是應援站,最後就是一些網站和公眾號。

揭秘: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而代拍也延伸出了一種產業,那就是代修。畢竟許多攝影師,他們只會拍不會修,或者修圖嫌修圖太費時費力,所以就有了代修。這些代修的,他們各種風格來者不拒,負責解決任何“疑難雜症”,誓把你喜歡的愛豆的顏值從素顏變回男神女神。

揭秘: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應援站啊,網站啊,公眾號啊也不是白掏錢的。等關注量大了,粉絲固定了,出明星相冊或周邊賣給粉絲,其中又有一大筆盈利可賺。

就這樣,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形成了完美的閉環。

是否涉及違法?

按照《網絡安全法》出售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視情節輕重,可被判拘役、3年以下或最高7年有期徒刑,屬於出售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

很多明星在微博上斥責飛機航班信息屢次洩露,但很少有明星會真的報案,追查到底是誰洩露了自己的信息。一方面是明星不願意過分追究而引起粉絲不滿,另一方面是飛機、高鐵購票系統、銷售商、保險商、機場值機櫃臺以及安檢和登機口檢票,可能洩露的環節很多,存在取證難的問題,所以很少有人進行起訴。

揭秘:機場追星背後的產業鏈

著名主持人撒貝寧曾在節目裡說過這樣一段話:

追星其實你是在追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著一個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設狀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其實最終追來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與其天天“追星”,不如自己先變成一顆“明星”

閃耀在同一片天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