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背後,魏瓔珞以身作則給我們試出的職場雷區

《延禧攻略》背後,魏瓔珞以身作則給我們試出的職場雷區

這個夏天,《延禧攻略》佔據了追劇界的半壁江山,關於主角魏瓔珞打怪升級的文章也鋪天蓋地。

很多人感嘆:過癮!宮鬥劇終於打破 “三好”女主定律,迎來一位嘴夠毒、手夠狠的主。瓔珞每兩集送出一份盒飯,著實大快人心。

可是認真想想,這樣的人也只能活在劇裡。放在真實職場,沒有主角光環的大多數人盒飯來不及熱就得粗滾。

在小編看來,劇只是劇,但在劇中可以總結出一些我們的職場經驗

1. 不可單打獨鬥,尋找同盟很重要

魏瓔珞初入紫禁城,在繡坊入職考試中表現出色,引起同事錦繡不滿。錦繡用茶水將瓔珞被褥潑溼挑釁,瓔珞立刻用一桶水潑回去,順帶將幾個只是起鬨但並未惹她的同事被褥也弄溼,最後還拎著錦繡衣領逼她向自己道謙。

我們自然看的很解氣。可是在真實的世界裡,你這樣做,以後誰還主動和你做朋友?可能大部分人會認為你是潑婦然後敬而遠之。

有人說,宮女吉祥不就是她朋友嗎?可是這種豬隊友存在的意義就是坑人。她領盒飯時,我心裡反倒替瓔珞感覺到踏實。

很多文章都告訴我們:不要做公司裡的老好人,遇到欺負,要主動反擊,才能確立自己的領地。這話自然沒錯,但你待人接物也要注意分寸。如果睚眥必報,雖然心裡很爽,卻可能把潛在的同盟軍給嚇跑了。

“待人苛刻,受不得丁點委屈”,這樣的標籤,對公司裡的員工,特別是新人,不是什麼好跡象。

一個人再厲害充其量只是一個人才,總有你獨自完不成的事、過不去的關。越到最後你會發現,單打獨鬥寸步難行,互相協作、彼此幫襯反倒走得遠。

職場之路,我們應當選擇和適合的人組隊一起走向更積極的未來。

2. 禍從口出,需謹言慎行

瓔珞的打怪升級之路,第一個大BUG出現在第2集:愉貴人懷孕,高貴妃強行給她灌食枇杷膏。

皇后趕到阻止,未發現枇杷膏有異,只當是貴妃作風強勢,並無害人之心。瓔珞卻在給愉貴人量體裁衣時,當著眾人面說:枇杷老葉沒毒,新葉是有毒的,多服用會有性命之憂。有人故意將事情傳到高貴妃耳中,瓔珞被叫去問話,她憑藉裝瘋賣傻竟然輕鬆糊弄過關。

我看到這裡,覺得編劇有點兒戲了,不能因為主角光環,就在慘烈的後宮爭奪戰裡強行開掛。

高貴妃是何等精明果敢之人,為給太后賀壽搶風頭,不惜扣押鐵匠練習萬紫千紅節目。由於表演過程殘酷,4名匠人企圖逃跑被當場格殺。她說:“別說四個人就是四十人、四百人,本宮也在所不惜,我要的是最後的成果。”

試想,這樣的人,能輕易放一位“疑似”傻子走出儲秀宮?她只會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

所以,當你還沒有相應的話語權和護身符之前,隨口說那些與自己身份地位不相稱的話,其實是很危險的。你的心直口快在被人眼裡可能是越俎代庖;倘若遇到錦繡這樣的小人再去領導面前告一狀,說不定就禍起蕭牆。

日本作家宮部美雪曾說:“說好聽點是心直口快,說難聽點是粗魯無禮;從好的方面看是值得依賴,從壞的方面看就是剛愎自用。”

年少時不諳世事,以為口快是耿直,任性是真誠。後來才明白,心直口快不僅沒為對方考慮,還是不負責、沒腦子的表現,更是低情商的代名詞。

其結果只有兩種,一是得罪高貴妃式的職場大咖,二是讓愉貴人這類小領導gg。

所以,不論危機重重的後宮,還是錯綜複雜的職場,你可以心直,但一定要管住嘴巴。

3. 公司禁止的辦公室戀情需謹慎對待

如果紫禁城是個上市公司,可以說,在編佳麗三千,無編制宮女無數。魏瓔珞屬後一種,合同年限一到領工資走人。

公司人事規定宮女不得與侍衛私通,上至皇后妃嬪,下至大小宮女,清白最重要。放在今天的職場,就是不允許有辦公室戀情,一經查實,哪怕你能力再強,職位再高,直接開除。

瓔珞被之前認識的侍衛拉到一邊說話,被錦繡看到告訴管事方嬤嬤。後來,瓔珞藉機假裝懷孕引方嬤嬤上當,最終除掉對方。

通過這件事,她應該明白私通是大罪,會被杖責、流放甚至丟性命。但瓔珞為給姐姐報仇,仍棋行險招主動招惹富察侍衛,整天眉來眼去。

戲裡,導演安排所有妃嬪、宮女、太監同時失明,無人舉報,她倒也相安無事。可是戲外,要是公司明令禁止辦公室戀情,你還頂風作案,就不要怪同事告發,老闆翻臉。

職場的地下情太可怕,如果你沒有神一般的演技,還是不碰為妙。

《延禧攻略》背後,魏瓔珞以身作則給我們試出的職場雷區

這些年,宮鬥劇長興不衰,是因為我們想看職場小白歷經磨難最後皇袍加身;想學身處逆境如何絕地反擊。但劇中的盒飯好準備,現實中的仗難打。如果按“魏瓔珞”的方式,把90%精力放在人事鬥爭上,早被髮配邊疆部門或是捲鋪蓋走人。

職場需要的是合作共贏,而不是單打獨鬥;要八面玲瓏,而不要當面懟慫;需臉上對人笑,背後下苦功;而不是鋒芒畢露,英年早逝。現實中,我們不可能一邊報快仇,一邊有好業績。人生的導演不會給我們加持,唯有認準目標,努力向前,才能獲得想要的進階。

“魏瓔珞”身上雖然有很多大BUG,但她也有優點:對上司忠心耿耿、知恩圖報,對同事愛憎分明、有底線。 在她身上,我們總能看到那個收穫和付出不成正比的自己,那個愛而不得的自己。我們有她身上那根刺,卻沒有那股狠,更沒有那份豁出去的膽。

皇上批評她 “肆意妄為”,這個詞太貼切,正因為我們不能肆意妄為,所以在劇裡過把癮。

然後整理思緒,重新出發,然後繼續我們的職場生涯。

更多職場小知識,微信關注Amy-201807,一個有內涵有溫度的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