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金文 毛公鼎 最佳拓本 奇逸飛動 氣象渾穆 筆意圓勁茂雋


西周金文書法欣賞《毛公鼎銘》 毛公鼎道光末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是中國西周晚期一名為毛公所鑄青銅器物。鼎高 53.8釐米,口徑 47.9釐米。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造型端莊穩重。鼎內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七字,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內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

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 ,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