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爵字」聽相聲——千萬別較真,要不還不累死?

說說相聲中的一些知識性錯誤。

有些也許是名家們故意的,譬如寶瑞老的“金剛經”;

或者郭德綱的“禮拜四”,不認真聽,還真是體會不出來它的“哏”。


老侯大師的《關公戰秦瓊》。

學韓復渠的爸爸說話,使的一口山東話。

………………

——其實韓復渠是河北人,韓復渠的爸爸應該是一口河北話才對。不知道為什麼相聲裡提到韓復渠,用的都是山東話。

“咬文爵字”聽相聲——千萬別較真,要不還不累死?

侯寶林 郭全寶《關公戰秦瓊》


老馬爺的《白事會》。

老馬爺說:孔子曰—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

——“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是孟子說的,後來少馬爺給改過來了。

“咬文爵字”聽相聲——千萬別較真,要不還不累死?

馬三立 王鳳山《白事會》


老馬爺的《祖傳秘方》。

"我仔細一看,玻璃罩子是顯微鏡!"

………………

——應該是放大鏡吧?


少馬爺的《論拳》。

(不少人認為這是傳統節目,其實是正兒八經的新段子)

裡面少馬爺的一段貫口,提到"三星炮錘拳"。

………………

——其實應該是"三皇炮錘拳"。

“咬文爵字”聽相聲——千萬別較真,要不還不累死?

馬志明 黃族民《論拳》


劉郭馬版的《金剛腿》:

郭全寶:"鳥嘴裡叼什麼果子?"

劉寶瑞:"龍眼果。"

郭全寶:"龍眼果……"

劉寶瑞:"哎,就是荔枝。"

………………

——"龍眼果"應該是桂圓吶。


劉寶瑞先生的《鬥法》。

"老道會念金剛經。"

………………

——《金剛經》是佛教典藏,不是道教的。這個我一直認為是寶瑞老特意埋下的包袱,您體會體會……


岳雲鵬《節日遊戲》。

孫越: "您這詩是幾言的啊?"

岳雲鵬:"撒鹽幹嘛呀?撒鹽都化了!大夥都知道撒鹽化雪那是化學作用..."

………………

——應該是物理作用。

“咬文爵字”聽相聲——千萬別較真,要不還不累死?

岳雲鵬 孫越《節日遊戲》


苗阜的《岳飛出世》。

把"万俟卨"念成了"萬莫齊"。

………………

——"万俟卨"應該讀作"mo qi xie",郭德綱就唸對了。


郭德綱的《文武雙全》。

提到到金庸先生代表作,郭先生說有:《天龍八部》、《鹿鼎記》、《七劍下天山》……

………………

——《七劍下天山》是梁羽生先生寫的,不是金庸。

“咬文爵字”聽相聲——千萬別較真,要不還不累死?

郭德綱 于謙《文武雙全》


郭德綱:"說相聲講究四門功課說學逗唱,這唱得是太平歌詞。"

………………

——這種說法最早是少馬爺說的,其實相聲裡的"唱"不只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郭德綱的《批三國》。

"周瑜厲害,赤壁之戰把曹操殺的割須棄袍。"

………………

——讓曹操割須棄袍的是馬超。


還是郭德綱的《批三國》。這個很雅緻:

"我料定甲子日禮拜四東風必降……"

………………

——郭德綱有時說"星期四",有時說"禮拜四"。

我覺得說"禮拜四",更有意思,是一個很有韻味的哏。


其實聽相聲,聽的是捧逗配合,起承轉合。

上面寫的這些,有的有些“吹毛求屁”之嫌。

只為圖個消遣,看著圖個樂兒,不要當真。

要是真像那樣聽相聲,還不把人給累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