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故事」竇氏雙烈

乾縣峰陽鎮竇村,北枕巍峨高聳的五峰山,南望奔騰蜿蜒的楊家河,村裡古樹環繞,村外臺塬如階。從唐朝至今,這裡一直流傳著一個悽美動人的故事。

「乾州故事」竇氏雙烈

據新、舊《唐書》及《陝西通志·圖志》載:京兆奉天竇村(今乾縣峰陽鎮竇村),有一戶姓竇的人家,這家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在當地遠近聞名。姐姐十九歲,妹妹十六歲。姐姐烏黑的頭髮,長垂如瀑,白白淨淨的臉龐,柔柔細細的肌膚,雙眉修長如畫,雙眸閃爍如星,嘴角微微上翹,臉上帶著哀愁的笑容,端莊高貴,文靜優雅,像一朵含苞的出水芙蓉,纖塵不染。妹妹一張瓜子臉,雙眉修長,膚色雖然微黑,卻掩不了姿形秀麗,容光照人。姐姐和鄰村一位姓張的小夥已定親;妹妹待字閨中,說媒的媒婆也絡繹不絕。

唐代宗永泰元年(763),天遭大旱,田無收成,徭役繁重, 人心惶惶,土匪惡霸橫行鄉里。一天,當地一股土匪惡霸闖進竇村,殺人放火,搶奪擄掠,無惡不作,竇村頓時火光沖天,喊聲四起。竇氏姐妹聽到喊聲,急忙奔跑躲避。

「乾州故事」竇氏雙烈

說起這幫盜賊,叫人咬牙切齒,他們坐山為寇,無惡不作。他們聽到竇村有竇氏二女,長得天仙一般,因此一心想搶來做壓寨夫人,無奈這二女執意不從,每每逃躲在外,連個人影也看不到。這天有個小卒打探清楚,說是竇氏二女在家,土匪便奔竇村而來。在村裡沒有見到竇氏二女,就到處追尋。

姐妹倆藏在村旁的一口破窯洞裡,一夥手持刀棍的強盜尾隨而至,發現窯洞裡有人,一個強盜提著刀走進窯洞,見是兩個貌美非凡的姑娘,便上前動手動腳。姐妹倆早就知道“男以守孝為德,女以守節為貞”的道理,大聲呵斥強盜,並奮力反抗。在打鬥中,妹妹因人小力薄,腿被打傷,臉被刺破。姐妹倆奮不顧身地逃出窯洞,向村東奔跑。

那些強盜見兩個美貌女子逃奔而去,如蒼蠅見血般地瘋狂追趕。姐妹倆正在逃跑,被面前的一條溝壑擋住了去路,這就是峰陽鎮的紅崖溝,懸崖峭壁,底深莫測。後面的強盜已尾隨而至, 一個個揮槍舞棒,青面獠牙,一副窮兇極惡的樣子。竇家姐姐見狀,知道難逃魔掌,便看了一眼身後的強盜,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微笑,朝著紅崖溝一躍而下,墜壑而亡。妹妹跛著腿,臉上流著血,見姐姐跳崖自盡,也奮不顧身地跳下懸崖。霎時崖壁血染,一條青石溝變成了紅石溝。那夥強盜看見兩個女子如此剛烈無畏,一個個都被驚呆了。

村裡人聽說竇家兩個女子跳崖身亡,都非常悲傷,也被她們不屈的行為和精神感動,就把她們的事蹟報告給官府。官府也認為竇氏二女的貞節和剛烈行為世所罕見,應大力褒獎,官府便逐級上報,一直上報到朝廷。唐代宗便頒發詔令,對竇氏二女的宗族進行了表彰獎勵,並讓官府在竇村修建了烈女祠堂。到了明孝宗弘治八年(1496),明孝宗又因為二女的貞烈和美德,下令在乾縣龜城東門外修建烈女祠堂,每年春秋兩季的祭祀日,祭祀烈女的人絡繹不絕。

竇氏雙烈的故事在乾縣家喻戶曉,經久流傳。乾縣百姓也以她們的事蹟為楷模,祭祀悼念,千年不輟。後來縣衙見二烈女受百姓仰慕,常年追祭,其聖潔之德世代傳承,便又將烈女祠堂遷到龜城東街豫備倉之後。

對於竇氏雙烈的事蹟,陝西巡撫畢沅記載在了《關中勝蹟·圖志》中,並奏乾隆皇帝,御筆批錄在《四庫全書》中。

「乾州故事」竇氏雙烈

竇家村原有一座雙烈廟,新中國成立後拆除,生產隊在原址上建有飼養室。該村人原來大都姓竇,後竇姓逐漸演變為劉姓, 故竇村以劉姓人居多。有一位名叫劉富強的農民,今年六十六歲,他生性善良,為人誠實。1999年,劉富強帶頭募捐近五千元,購買原生產隊飼養室及雙烈廟遺物。2000 年,竇家村建成雙烈廟,亦稱姑婆廟。在建廟過程中,本村群眾自願勞動。期間,大家為廟內書寫對聯躊躇不決,僅上過四年小學的劉富強, 在勞動間隙矇矓入睡,夢中雙烈女賜他兩副對聯,一副就是現書寫於廟內烈女像兩側的對聯,上聯:“一母賢德二烈女,千秋萬代留英靈”;下聯:“三載明燈五炷香,十叩百拜祭神靈”。另一幅是大殿外的對聯,上聯:“天有日月星,下點香蠟燈,經聲不斷”;下聯:“地顯靈氣光,人生仙骨氣,佛法無邊”。據劉富強講,竇氏雙烈縱身跳崖的地方,長滿了酸棗樹,雙烈女跳崖的時候,這些酸棗樹像有靈性一般,本是向上豎立的小刺在瞬間全部朝下生長,唯恐刺傷二烈女。現在的紅崖溝,烈女跳崖的地方,約丈餘寬,一直延伸到溝底的酸棗樹,與其他地方的酸棗樹截然不同,身上的小刺全部朝下生長。烈女跳崖的溝底石頭,像鮮血一樣通紅,而且能嗅到淡淡的血腥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