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舊照片——由「情報處長」不算高幹,只能住四人病房所想到的

陳述,上虞章鎮鎮人。1952年進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敵情報處處長而一舉成名,1995年獲中國電影表演學會“特別榮譽獎”。

——題記

翻出舊照片——由“情報處長”不算高幹,只能住四人病房所想到的

年輕時的陳述

由於陳述一直淡泊名利,因此好幾次評定職稱的機會都白白喪失”,最後以中級職稱退休,每月只有1132元收入。晚年陳述並沒有太多積蓄,妻子李波沒有工作,只能做點小本生意貼補家用——經營一個三十來平方米四五張桌子的小吃店。

2001年,陳述在拍戲過程中因勞累過度突患腦溢血,臥病不起。李波為了照顧病中的陳述,放棄了小本生意,日夜伴隨。但根據上海電影製片廠規定,只有職稱達到副高級別的幹部才能享受全額報銷的待遇,陳述只是中級職稱,因此,“我們只能給他報銷醫保範圍內的一些藥物的費用,其他的我們也愛莫能助。” 由於這個原因,陳述“病重期間也沒有單獨的監護室,只能住進四人病房,四張床都睡有病人,陳述的病床靠窗戶邊,身上插滿了管子,沉重的呼吸聲,整個房間都能聽見。由於進口藥無法報銷,妻子李波到處借錢替他治療……”

翻出舊照片——由“情報處長”不算高幹,只能住四人病房所想到的

翻出舊照片——由“情報處長”不算高幹,只能住四人病房所想到的

陳述生病住院期間的病床

官方“愛莫能助”,商界的“精明者”卻是“連一個臥床中風的老人都不放過”!2004年6月,上海《青年報》報道“情報處長”中風臥床四年、工資不夠治療的費用後,記者“不斷接到電話,基本上都是從醫藥公司打來的,他們希望把新藥捐助給陳述,但潛在條件是藉此給他們的藥品做廣告。”這位記者憤怒地寫道:“在商業時代,這些人如此精明,連一個臥床中風的老人都不放過。”

2006年10月17日,陳述駕鶴西去。聞此噩耗,深感悲痛。想起晚年他老人家的淒涼境遇,似乎感到隨著其“走”得愈遠,這種情緒便顯得愈沉重!

從初登銀幕的《斬斷魔爪》,至因敵情報處長一角而成名的《渡江偵察記》,再到《聶耳》、《為了和平》……陳述精心創造的一位位栩栩如生的角色,都已成為我國影壇的經典。如用當下時髦之語,即陳述同志為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電影事業的拓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可謂出類拔萃的人才!

然而,就在我們“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之類口號叫得震天價響的今天,這樣一位老電影表演藝術家晚年的窘境是人們不願看到的。當然,有類似悲慘遭遇的絕非陳述一人。指揮大師李德倫病重之際,也只因“級別”不夠,不能住高幹病房,家屬求助私人關係、走後門才得以解決;還有美學大師宗白華……

翻出舊照片——由“情報處長”不算高幹,只能住四人病房所想到的

平素,我們常從媒體看到什麼“全球的競爭,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競爭”啊,“振興文藝,關鍵是人才”等等,調子不可謂不高,但一旦動趕真格來,常常是“嘴上唱高調,行動不配套”。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中國的事情是複雜的,這就要求我們的腦子也變得複雜起來。”什麼事情都簡單地“一刀切”,實為我們工作中的沉痾及大忌!正確的態度應該且必須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結合。眾所周知,繳費取暖是原則,但是對於那些弱勢群體,不少地方實施了減免補助的“區別”政策;再有,繳費上大學,理所當然,可對於若干貧困子弟,國家採取了助、貸、獎、勤、免等靈活措施,為他們讀書開闢“綠色通道”。

實在地說,某些名士在醫療上的遺憾遭遇,責任不在醫院。院方按規章制度辦事,無可厚非。關鍵是有關職權部門,如果不破除封建,解放思想,克服僵化,實事求是,學會變通,細緻入微,以科學人才觀,切實全面搞好人才保護工作,其結果必將會將使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變成“決心在嘴上,行動在會上,落實在紙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