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變態」了,談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突圍策略

前陣子有個朋友諮詢灑家當下初創自媒體怎麼突圍,面對公眾號打開率滑坡,粉絲趨於百毒不侵難以勾引的情況,他表示完全找不到切入點。

俺傾向根據競爭烈度把自媒體行業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1.0,個人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爆發,平臺全面紅利期,只要下手早,敢於動手,內容隨便搞,粉絲追著你跑;2.0,“兩微一端”,雖然平臺規則趨緊,但是大環境尚可,紅利尚未散盡,原創,打造IP成趨勢;現在是3.0,監管強度大,平臺規則嚴,同行遍地競爭白熱化,有一點好消息是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視頻這一介質開始大放異彩。

本篇文章將通過解剖一個案例來給大夥兒指明一條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正規突圍路子。

突圍策略總綱

是時候“變態”了,談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突圍策略

不繞彎子,直接拋謎底,終極突圍策略的核心就兩字——“變態”。

內容品質變態——內在,不但要原創,還得找巧的切入點,形成強烈的辨識度,入侵受眾本已擁擠的記憶空間。外在,賣相得追求極致,文字排版專業到變態,圖片色調統一,裁剪得體,視頻邏輯清晰,特效惹眼。

內容介質變態——從以圖文為核心轉向以視頻為核心,視頻、文字、圖片一個不落,為全網全平臺分發做好鋪墊,同一個內容將其製成不同的承載介質,服務於同一個IP。

分發策略變態——不但傳統的圖文為主的自媒體平臺要佔領,如微信,微博,知乎;視頻平臺當下更是重點,如B站,優酷,youtube,抖音,甚至音頻平臺也不能放過,如荔枝FM,喜馬拉雅FM。

在血海時代,以團隊協作為基礎的全面變態是突圍的殺手鐧,除非內容天賦異稟,否則難有出頭之日。話說回來就算內容強勢,不懂內容、渠道的全方位佈局也難有大成。

案例解剖

話說,老徐這個賬號最初的打算是給自己後續出書或者做系列視頻做素材沉澱,俺一直偏執地認為,只要基礎設施跟上,視頻這一介質一定會大放異彩,短視頻的爆紅,更加驗證了這一判斷。

不過這次要講的案例肯定不是老徐這號,除了不滿足最新突圍這一條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隨性風格更是應當重點批判的行為。

要解剖的正主基本信息如下——

自媒體名稱:

是時候“變態”了,談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突圍策略

回形針PaperClip

主要成績:

是時候“變態”了,談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突圍策略

2017年11月30日公眾號發佈第一篇文章《攝像頭如何監控十三億人》即斬獲35000+閱讀量,截至到最近一篇《如何經營一家鬼屋》共計推送18篇,原創15篇,含涉敏被刪1篇,閱讀量均過萬,不少逼近10W+。

其他文章主題為——

《如何製造爆款冥幣》

《垃圾短信群髮指南》

《為什麼中國人總是在安檢》

《如何實現逼真的砍頭》

《爛牙修復指南》

《如何科學地執行死刑》

《如何給豬蓋章》

《我們正在尋找動效設計師》(招聘貼)

《跑車憑什麼這麼貴》

《混音師如何拯救歌手》

《如何製造爆款煙花》

《化妝水下毒指南》(推廣軟文)

《坦克駕駛指南》

《如何拯救禿頂》

定位:科普板塊,當代生活說明書

定位偏寬泛,好處——在最廣闊的範圍尋找最有靈性最有趣味的題材;比較吃虧的地方是——選題會很費時間,單個人熟稔的領域畢竟是有限的,這類相對寬泛的定位方式要想提煉一致的調性必定要走團隊作戰路線,單根筆桿子很難支撐。

突圍核心武器:

是時候“變態”了,談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突圍策略

是時候“變態”了,談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突圍策略

每篇文章眉頁圖都是專門設計的

1,產品賣相好,唬人。排版美觀,作圖考究長寬比例甚至都整齊劃一追求黃金分割,視頻以動畫特效為主,剪輯緊湊,邏輯清晰,信息量豐富。

是時候“變態”了,談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突圍策略

配圖示例

2,內容介質策略得當,以短視頻為核心,兼顧圖文,在微信公眾號有著最完整的體現,內容成品多個介質呈現——一個短視頻版本+文字版本(圖文)。

是時候“變態”了,談自媒體3.0血海時代的突圍策略

B站

3,基於內容介質的恰當處理,使得內容可以實現以微信公眾號為核心的各類介質自媒體平臺的全網分發。在B站,知乎、微博、微信均有推送。

實際上,這一點他們還可以做得更極致一些,其他平臺,例如抖音,快手,今日頭條,企鵝號乃至國外的youtube都可以進行拓展。

他們內容本身除了選題切入點比較討巧,規規矩矩偶爾帶俏皮的科普風實際上並算不得有多麼得讓人眼前一亮,並不是靠

天賦吃飯的團隊,這一點很重要。

這也是灑家拆解3.0突圍策略的意義所在,如果某個博主天賦異稟,哪怕連版都不排,照樣篇篇10W+,那是老天賞的一口飯,沒太多學的意義。

情人眼裡出西施擱學習對象這裡是個天坑,作為普通人別家的好你學不來,順來一身看起來挺美的臭毛病就糟了。

4,不排除有大號為其導粉,畢竟看他們“作案”手法老練,不太像剛出窩的小雞仔。

但仍舊可以這麼講,專業的策略在回形針的突圍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而這是可複製的。

番外:

為什麼以短視頻為介質核心多類型佈局會快人一步?

灑家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各個信息載體的特性,就瞭然了。

視頻直觀生動形象,是大夥兒喜聞樂見的信息介質,消費門檻最低,哪怕是連段子都看不懂的文盲也能笑嘻嘻地刷一天快手,在視頻裡,文字僅僅居於一隅——字幕。

但視頻有個很大侷限,就是信息獲取的效率偏低,不像圖文可供讀者一目十行,一快進就可能錯過關鍵信息點。此外當下用戶時間碎片化嚴重,注意力跳脫。

這就是為什麼視頻要恰到好處地短的最重要原因。

文字雖然某些板塊表現力不如視頻生動,但是卻可以高效地傳遞信息,同時能給讀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間,很多場景目前咱們的手段不足以通過視頻進行恰當地展示,例如很多小說改編電影就常常讓觀眾錯愕。

圖片作為視頻的基礎元素,雖然有著直觀生動易於理解的特點,但方寸間可容納的信息十分有限。

而以短視頻為核心,圖文版本並存的內容展現形式,可以集各信息介質之長,覆蓋各類應用場景,讓讀者各取所需。

還有個妙不可言的地方是,一篇典型的自媒體文章往往在3000字以內,而將其轉化為視頻,剛好在10分鐘以內。

最後大夥兒記一句話,當行業發展進入成熟期,每一個板塊都應當追求極致地專業水準,沒能耐整一手漂亮活,建議別處溜達一下,別在此處浪費時間,白白消耗生命。

自媒體行業門檻會越來越高,專業自媒體人所需的成長時間也會越來越長,突圍更多是老鳥騰挪的戰場,新手指望亂拳打死老師傅將趨於妄想。

------

文/徐戈,網絡營銷魔法師,互聯網項目操盤手,多名大V幕後運營策劃推手。更多猛料文章參見微信公眾號:daai1024,老徐有話說。微博@徐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