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1978年12月18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舉行

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

此後

全黨的工作重點開始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說:“鄧小平同志突出強調‘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領導我們黨有步驟地展開各方面體制改革,勇敢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天津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煥發了勃勃生機。

在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1986年8月21日,是一個讓所有天津人銘記的日子。32年前的今天,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視察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並欣然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題詞不脛而走、瞬間傳遍全國,當時的改革開放創業者們奔走相告,無比振奮。而正是通過改革開放,開發區這片原本荒涼貧瘠的鹽鹼灘塗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奇蹟鉅變。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日前,央廣經濟之聲、天津經濟廣播聯合專訪了鄧小平同志到天津開發區視察的親歷者——天津市原副市長、天津開發區管委會原主任葉迪生。

鹽鹼荒灘上的“中國洋務運動”

專訪天津開發區建設的親歷者葉迪生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2018年8月14日,天津市原副市長、天津開發區管委會原主任葉迪生接受央廣經濟之聲、天津經濟廣播聯合專訪。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這位身材瘦小的81歲老人身體硬朗,走路疾步如風。當年,他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拓者,他是天津開發區建設的親歷者,見證了鄧小平同志視察天津開發區的全過程。

1978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山東大學的操場上,41歲的葉迪生正如往常一樣晨練慢跑。作為天津第四半導體廠技術負責人,葉迪生來山東大學進行半導體產品合作研發已經有一段日子了。

那天,操場大喇叭裡傳來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報告全文,儘管天氣很冷,但為了聽清每個字,他跑得越來越慢。當聽到報告中說,“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時,他感覺自己的一腔熱血在沸騰:因為他知道,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春天到來了,中國科技興國的時代到來了。

一個會議,一份報告,為何能引來葉迪生如此的內心澎湃。他又為何會在隨後的日子裡將熱血與汗水揮灑到天津經濟開發區的建設當中去,這還要從葉迪生的前半生說起。

葉迪生祖籍廣東梅縣,1937年出生在南非好望角一個愛國華僑知識分子家庭。抗日戰爭爆發後,葉迪生隨父親回到了祖國。1956年,19歲的葉迪生考入南開大學物理學系。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天津勸業場附近一條衚衕裡的天津第四半導體器件廠,這一干就是十多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讓葉迪生的生活軌跡發生了很大變化。

工廠科技尖兵

PART/01

上世紀80年代初,葉迪生率領全廠職工研製出五十多個半導體新產品,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實現年利潤五百多萬元人民幣,他本人也成為電子工業部科技標兵。

葉迪生所在的工廠十多年都不曾長工資,可是為了獎勵像葉迪生這樣的優秀科技人員,工廠領導連續兩年將1%的工資上調名額都給了葉迪生。從1979年開始到1984年,葉迪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科學的春天到來了。

工廠辦得很火紅,產品銷路很好。而且很多產品用於國家的火箭、衛星等核心產品。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接見葉迪生的時候說:“美國有個愛迪生,中國有個葉迪生”。的確,當年父親為葉迪生起名字的時候,正是這個用意。那位闖蕩南非,歷經動亂,用扁擔挑子把兒子們挑回國的老華僑,希望自己的兒子有一天能用科學技術振興祖國。而葉迪生,也用一生的勤勉踐行了父親的期望。

任職天津開發區

PART/02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是天津市半導體集團總工程師的葉迪生全力組織各種科技攻關。正當他打算大展拳腳,在科研領域闖出一番天地的時候,天津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的任命讓他懵了。這位一心想鑽研科技,不想走仕途的科學家在當時並不能理解這個任命的重要性。

當時的天津市市長李瑞環為葉迪生耐心地做起了工作,並給他講個了很有意思的比喻:“辦開發區是共產黨領導的‘洋務運動’。從現在起,你要轉換角色,你再也不是自己去攻關了,你要從戰鬥員變成指揮員,將來指揮更多的人去攻關,引進世界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產業。

此時的葉迪生開始關注這樣兩條消息:

1984年年初,鄧小平同志親臨深圳視察,充分肯定了設立經濟特區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1984年春天,中央決定開放天津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島,並在這些城市中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幾天後,開發區第一次管理委員會會議如期召開,在那次會議上,時任天津市市長李瑞環明確表明了市裡對開發區建設的態度:“辦開發區有這片地給你們,但是要錢,一分錢沒有,市政府沒錢給你們,就有這塊地。我李瑞環有多大的權力,在開發區內你們就有多大權力。你們要立大志、做大事、走正路、出成果、出人才。”

就這樣,1984年12月,這位46歲的半導體領域專家來到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身這場“共產黨領導的洋務運動”當中

鹽鹼荒灘建起開發區

PART/03

經國務院批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點設立在原塘沽鹽場三分場。當時,那裡除了鹽池子,還是鹽池子,別說綠地,就連進入開發區的路都沒有。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沒有路,那就先修路。但是修路談何容易,一來沒錢,二來沒經驗。葉迪生回憶說:“進到現場的一條路,冬天就鋪上去了,放點石頭子什麼的,冬天不好鋪面,等明年春天再把面給鋪上,到春天一看那條路沒了,因為這個灘塗地區,陷下去了,這石頭子都給埋裡了。那麼我要做排水管,做大水(管),我們做好規劃,大家把大管子, 2米直徑的排下去。第二天浮起來了,這土淤泥土,哎呀大家吃不透這個地。”

怎麼辦?葉迪生橫下一條心,讓愛人早早退休照顧家庭,而他則是打起鋪蓋,徹底紮根這片遠離市區的鹽鹼荒灘,和大家一起,拼了命也要在這鹽池子上建起現代工業園區。

沒有辦公場所,他們就臨時建起一排平房,掛上管委會的牌子

“小平房裡只有一臺空調,這臺空調放在會議室,重要客商來的時候才能開空調。夏天特別熱的時候,大家只能拿盆裝點冰,放到那個盆裡頭,風扇吹吹,涼快一點。”

工作環境的艱苦並沒有難倒這些開拓者、創業者,但是更大的難題卻接踵而來。

基礎設施建設的穩紮穩打需要資金和項目做支撐,否則就只能停工“曬太陽”。一方面水電煤氣供暖道路等配套硬件需要加緊建設,另一方面,項目投資也需要儘快到位。

當時,主要負責招商的葉迪生首先想到的是臨近的香港、東南亞等地。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地區,一來是因為距離近,二來,相似的亞洲文化會有更適合的產品項目投資。然而,當他真正去談項目的時候,就吃了各種閉門羹,珠江三角洲天然的地理便捷優勢讓這些客商根本不考慮天津,甚至有人把天津太遠了、太冷了也作為拒絕考察投資的一個條件。

一無所獲的葉迪生沮喪的回到開發區,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學起了鄧小平理論。

哪個創業者在最初的時候都會遇到困境。此時看書有什麼用呢?可這一次,葉迪生在鄧小平理論裡找到了“鑰匙”。“我們對外開放是全面的對外開放,不僅對發達國家開放,也要對發展中國家開放,但是主要是對發達國家開放”這後面一句話一下子點醒了葉迪生:沒錯,

天津最大的優勢就是離北京特別近!因為在當時,只有北京能夠和美國通飛機,美國人到天津比到深圳更方便。

從那時起,開發區面向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搞起了“遠洋戰略”,不少黃頭髮、藍眼睛的國外客商紛至沓來,考察開發區的投資環境。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PART/04

投資者來了,新難題又拋了出來。是什麼?電!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內停電現象比較普遍,曾有人戲稱全國唯一不停電的地方只有中南海。而許多外國先進的製造業企業非常看重電力的持續供給。於是,葉迪生開始為電而奔波。

他找到電力局,說服他們這不能停電。電力局長和葉迪生談困難,葉迪生使用了激將法,拉著電力局長趕到開發區,當著大小几十家外商代表做出了300天不停電的承諾。

300天過去了,天津開發區果然沒有一天停電。葉迪生召開大會公開獎勵電力部門,同時還應他們的要求為企業題詞,可大家沒想到,葉迪生的題詞卻是3000天不能停電!

3000天不停電實現後,約定了十年不停電的承諾。十年承諾兌現後,葉迪生再次鏗鏘有力的約定,半個世紀不能停電

當大家被葉迪生的霸氣側漏所驚呆的時候,葉迪生卻堅定的說,“要不怎麼叫仿真的國際投資環境。”

就這樣,天津開發區成了當時全國唯一不會停電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從此,來自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投資源源不斷。

鄧小平視察開發區

PART/05

1986年8月19日,鄧小平來到天津視察工作,見了時任市長李瑞環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去天津開發區看看

當時開發區條件很差,沒有專門接待國家領導人的地方。管委會找到丹華自行車廠,借用食堂簡單佈置了一下,會場連坐的凳子都沒有,只能從職工家裡借沙發。

開發區管委會向小平同志彙報了當時工作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比如:外匯管理太嚴、審批權限不下放等等。有位同志大膽地問小平同志:辦事這麼難,咱們國家對外開放政策是不是要收了?現場頓時一片寂靜。葉迪生回憶說:當時,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鄧小平。

小平同志一聽這話,就回過頭來,說,

不!不存在收的問題,對外開放還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問題!

小平同志還敏銳地指出:“你們在港口和市區之間有這麼多荒地,這是個很大的優勢,我看你們潛力很大。可以膽子大點,發展快點。”鄧小平還應大家的要求寫下了“開發區大有希望”的題詞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在邀請鄧小平同志題詞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插曲。葉迪生和同事們準備的文稿是“天津開發區大有希望”,他把這個詞交給李瑞環,李瑞環看完這個詞,一笑,就給小平同志說,這幫年輕人想讓您老人家提個詞,鼓勵鼓勵他們。小平同志說可以。

題詞完畢,大家熱烈鼓掌,而對於從天津開發區大有希望改為開發區大有希望,李瑞環同志是這樣解釋的:“不能寫天津開發區,如果寫天津開發區大有希望,這句話只能掛你這,寫開發區大有希望全國開發區都掛這個牌子。那就變成全國的了,大家都能受到鼓舞。”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開發區步入良性發展

PART/06

逐漸地,開發區招商引資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這時,葉迪生又提出“1:2:3”的招商要求,即開發區投1元人民幣建基礎設施,外商投2美元建工廠,產生不小於3美元的產值。此時,具有發展潛力的跨國公司和世界500強企業進入了開發區的視野。

1986年夏天,時任中國電子工業部部長的李鐵映出訪美國,在摩托羅拉公司總部參觀,當時,摩托羅拉總裁提出希望到中國投資,但是希望建獨資企業。而我國當時還沒有允許外商搞獨資企業的政策,李鐵映當即打電話給天津開發區的葉迪生詢問情況。葉迪生毫不猶豫地回答:“沒問題!”

對此,葉迪生說“這個可以獨資,為什麼答應他,那就是對中國的對外開放抱有堅定的信心。在天津和廈門之間,按硬環境我們沒法比,但是我們的軟環境,思路、服務等等,讓他選擇了天津,當時是中國最大的跨國公司投資在天津。”

那一年,開發區最艱苦的創業階段基本宣告完成,並且初步實現了32億元的工業總產值

。葉迪生也離任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出任了天津市副市長。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兩年後,也就是天津開發區成立10年的1994年,天津市政府決定建立濱海新區。到2002年,這個目標提前2年完成。2006年,濱海新區成為全國第二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開發區今昔對比圖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如今現代化的天津經濟開發區

無論何時,創業打天下永遠是最艱苦的。可開拓者的銳意進取、勇往直前的勇氣,他們在克服困難時的睿智,永遠值得後人借鑑。如今,天津的濱海新區是天津人的驕傲:現代化的城區建設,國際化港口,世界著名企業落戶,渤海灣的海風和肥美的海鮮……

而此時,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在一片鹽灘上建起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業先行者們,更不能忘記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那奮鬥拼搏、銳意進取、思想解放、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從開發區“一枝獨秀”到多層次開放試驗田“百花齊放”,從經濟體制改革“一馬當先”到全面深化改革“萬馬奔騰”,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天津濱海新區的變遷,映射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壯麗圖景。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8月21日 9:00—10:00,央廣經濟之聲聯合全國十家經濟廣播共同推出大型系列直播《路標——改革從這裡出發》,第一站:天津。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節目中——

■ 記者在天津濱海墾荒犁廣場為您講述鄧小平同志到天津開發區視察的故事;

■ 題詞親歷者——原天津市副市長、天津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葉迪生的採訪報道;

■ 見證天津經濟開發區銳意進取、勇於改革的“108枚公章”的故事;

■ 展現新時代發展,中國高科技力量的,“天河一號”掌門人劉光明的故事;

■ 反應民生福祉,見證天津市民生活變遷的“瀋陽道7號院”的故事。

改革開放

讓天津從一個傳統工業城市轉型成為現在的

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

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

改革開放先行區

回望過去,不忘初心

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在新時代

天津將繼續勇立潮頭,先行先試

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個繁榮宜居智慧新城正款款走來!

32年前|鄧小平在天津寫下一句話,昭示了一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