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能读10本书的“雪球速读法”

一天能读10本书的“雪球速读法”

前两天我读了一本书,叫《雪球速读法》,里面介绍了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读书效率。据说有一个牛人用这种方法,一天能读十本书,而且还能用自己的话把读过的书复述出来,这种惊人的学习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神奇的“雪球速读法”。

首先我们来快速看这么几个字,不要在心里念出声来:

事者竟志有成

我相信你瞟一眼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即便细心的你后来发现这几个字的顺序是乱的,也不影响你的阅读理解。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以前就知道”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成语,这句成语就像预存资料库一样被储存在你的脑子里,在刚才短短的一瞬间,你是用看而不是读的方法,向你的脑内输入信息,这六个字的视觉信息被输入你的脑内后和过去的资料连接在一起,于是你就轻松的记下了看到的是什么。

你再快速的看这几个字:

须陀洹能作是念

哈哈,是不是懵圈了?其实这句话的顺序并没有被打乱,你这么迅速扫一眼没看懂、没记住,是因为你没有读过相关资料。这句话取自《金刚经》,你在完全不了解这些佛教经典的情况下不可能立刻识别并记住这七个字。

这里就要讲到《雪球速读法》的核心观点——预存资料库——作者提出这么一种说法:阅读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把资料下载到脑子里”,而是眼前的文字与脑子里已经存储的资料(作者称之为“预存资料库”)发生的化学反应。前面的例子充分证明了脑子里预存资料库的存储量大小直接关系到阅读速度的快慢。比如,学历史的读历史书就要比其他人快,学法律的读法律书也要比其他人快, 第二次读同一本书就会比第一次快,因为脑子里已经拥有了该资料的库存,就会比小白能更轻易的识别出该领域的词汇,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遇到要吸收新的信息而放慢速度。

基于上面“预存资料库”的底层逻辑,书中阐述了“滚雪球”速读的具体方法:

一、把你要读的书的目录、前言、后记来回看至少十遍,直到非常熟悉它的内容大纲。这时候,你的脑子里对即将要面对的信息就做好了准备,吸收率会大大增强。

二、用浏览的方式迅速看完全书一遍。重点关注书中的大、小标题或是粗体字部分,这样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进一步了解书中的内容。

三、重复第二步的动作。你可以重复很多遍,即使你没有逐字逐句阅读也能渐渐理解书中的意思。然后再选择你需要精度的部分去细细咀嚼。

书里提到,很多人读书就读一遍,其实很难记住书中的全部内容,往往只记得书中一些片段和大意。正确的做法是花少量的时间把一本书来回多读几遍,才能更好的吸收书中的内容。

像这样重复阅读会不断扩大你脑子里预存资料库的存储量,你脑中信息吸收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达到知识的复利效果,这就是“雪球速读法”名字的由来。

好了,各位观众,我得赶紧“滚雪球”速读去了,今天的目标10本书!

我是巴音,谢谢观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