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壓力這麼大,爲什麼還是有生物存在?

如夢翱翔74961254


在數億年的進化過程中,生活在深海的生物顯然進化出了一套適應機制,讓它們能夠在深海長時間的生存下去。

深海魚的特別之處

在萬米海溝中,還是能夠發現深海魚類,這些小魚小蝦一般只有幾釐米長,在那麼深的海底承受的壓力幾乎接近一噸重。為了適應這種極限環境,這些魚類已經進化出獨特的身體構造。魚的骨頭一般都非常非常薄,而肌肉組織則特別柔韌,纖維組織非常細密。它們的魚皮甚至僅僅是一層薄薄的膜,這樣可以保證深海魚體內的生理組織充滿水分,以此來保證體內外壓力的平衡。

通過海洋漁業捕撈對深海魚類的研究,人們發現,魚生活的海水越深,它的肉越像果凍,同時骨骼會更少,脂肪含量更高。魚也會動作越發的緩慢。

儘管在網上大家能找到許多駭人的恐怖深海魚類圖片,但事實上,它們普遍行動能力很差。與常見的魚類敏捷的動作相比,深海魚更可能是在一個地方靜止,通過自己的發光器吸引食物到嘴邊在一口吃掉。正是由於深海的黑暗、寒冷和高壓力,深海魚更傾向於減少能量消耗而生存下來。

燈魚(Lanternfish),深海的大戶

深度拖網捕撈發現,燈魚佔所有深海魚類生物量的65%。事實上,燈魚是海洋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種類繁多的脊椎動物之一。它們作為大型海洋生物的食物,扮演著重要的生態角色。據估計,燈籠魚的全球生物量高達5.5到6.6億噸,是全球漁業總量的幾倍。

不要把燈魚和琵琶魚(Anglerfish)搞混,後者就是在動畫中都會出現的深海魚。它們往往頭上有一個發光器,能夠亮起來吸引其他小魚然後一口吃掉。


黃油貓


適應決定生存。

正如人無法在缺氧的條件下生存,魚不能飛天,鳥不能下海。

所以我們不能從環境的惡劣而懷疑諸類生物的存在。

生物的進化原因也是為了適應環境,

深海生物之所以存在,是他們由於進化而適應所與生俱來的。


木酪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活環境,它們自身的構造決定了它們所適應的生存環境.再加上生活在水中的生物身體不是對水密閉的(就好像人的體內有氣體進出),從而達到內外壓力平衡,就不會被壓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