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紅芯」事件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旅枕夢殘


近日,“紅芯瀏覽器事件”在科技圈、互聯網圈甚至融資圈都鬧得沸沸揚揚,事件已無需多言,一張圖就能概括:

一次融資的“誇誇其談”,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打假鬧劇”。

不僅“紅芯公司”自身名譽受損嚴重,就連“森馬服飾”、“科大訊飛”等“關聯”企業,也受其影響,市值在短短的三天內,蒸發了 40 多億。

瀏覽器為何無“國核”?

無論是大廠出品,還是小眾的“瀏覽器”應用,其產品“內核”,基本都是來自“谷歌”、“微軟”、“蘋果”、“火狐”等科技巨頭的開發研製。

這有點像國內安卓手機各種“系統”:例如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華為的“EMUI”,但這些都是基於“安卓系統”開發的,也就是所謂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你可以說“MIUI”開發出了自己的獨有優勢,但是如果標榜“MIUI”是“完全國產原創”,那麼恐怕會受到所有“同行”的嘲笑。

“紅芯公司”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其實國內沒有哪一家的瀏覽器是“完全原創”,但是沒有一家會去標榜自己是“自主原創”。

為什麼不去自主研發“瀏覽器內核”呢?日前【360 瀏覽器】的事業部總經理稱,國內廠商不去自主研發內核的原因主要是兩點:

1.入局較晚,錯過了制定標準的黃金時期。

2.研發成本較高。(自主研發內核的預算通常高達幾十億美金)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谷歌瀏覽器】等產品的內核是“開源”的,鼓勵大家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優化創新。(但要註明來源)

根據國外流量監測機構 StatCounter 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 7 月,【Chorme】(谷歌瀏覽器)的市場佔有率高居世界第一,其次是蘋果的【Safari】,中國的【UC瀏覽器】排名第三。

而其中的【Safari】、【UC】、【Opera】,均有不同程度(或曾經使用過)的使用【谷歌瀏覽器】的“內核”,所以如果按照最嚴格的標準,它們也都不是“完全原創”。

所以,基於以上三個原因,中國至今還沒有一款完全“自主研發”的瀏覽器。(除未公開的產品)

chromium(谷歌瀏覽器內核名稱) 問世後,帶動了國產瀏覽器行業的發展,一些基於 chromium 的單核、雙核瀏覽器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例如 搜狗、360、QQ 瀏覽器等,無一不是套著不同的外殼用著相同的內核。

其實這事無非就是一次“誇大宣傳”引起的,把VC當傻子,但是最後在別人眼裡,自己才是傻子。


七麥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