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明朝取代崇禎帝,你會用什麼辦法來拯救大明?

收復遼東


我穿越到崇禎時,已經提前知道了歷史的走向,那隻需要做和當時崇禎所做的相反的事就可以了。


第一件事,內政————魏忠賢的存留。

最優選擇當然是留魏忠賢,天啟臨死前所說的魏忠賢忠貞可計並不是沒有道理,魏忠賢是皇室的一條狗,從未對皇位造成過威脅。

且最重要的一點是。

魏忠賢一旦死了,整個朝廷便沒有人可以鎮的住了。


崇禎算是半道出家,繼位時沒有自己的班子,沒有足夠的威信。而此時的東林黨與天啟時的東林黨早已不可相比,左光斗、趙南星、楊漣等一干能人早已去世,被稱為明朝最後的名相的葉向高,也於崇禎元年十月去世,如果此時用東林黨,不僅沒有人能夠鎮的住這幫散沙,東林黨也無人可用,沒人有主持朝政的能力。崇禎時擔任首輔時間最長的溫體仁原來還是閹黨的呢。

那如果在殺掉魏忠賢后用閹黨呢?同樣的道理,作為閹黨的直系領導,只有歷經三朝的魏忠賢有這個威望和能力去壓服閹黨的眾人,且閹黨和東林黨最本質的區別是,東林黨主要由江南、東南沿海地區的士紳階級構成,他們知道,只要他們有能力,即便是滿清入了關,他們有的還能接著當官,只不過換個主人,換個髮型而已,所以他們雖口誦聖賢之語,卻不幹人事😰😰,官官相護,本應成為大明賦稅來源的東南沿海卻收不上稅來。而閹黨深知,他們這樣的人,一旦滿清入了關,只怕都難逃一死,閹黨被連根拔起將是必然,沒人可以逃過這一劫,所以對閹黨而言,一旦大明亡了,他們也得亡,所以他們肯定是得好好幹活的,再加上魏忠賢還活著,他身為皇家的狗,肯定會加大對百官的監察,到時候說不定這群被為詬病“禍亂朝綱”的人,最後乾的卻比“眾正盈朝”的東林黨乾的要好。

第二件事,內政————民變的制止。

在正式的歷史中,大明的京師最早是被李自成的大順給攻破的,幾個月之後吳三桂當帶路黨把滿清引入關清朝才攻破京師。而這個,也是從嘉靖時就困擾明朝的一個問題——流民。嘉靖時皇帝修道,只管大事,小事基本放歸到內閣處理,而內閣中首輔嚴嵩才能不足,次輔徐階又幹不上活,朝廷內部黨爭不斷,最後的結果是,成批的民眾聚集鬧事,甚至在京師,每隔一段時間就得派兵來掃一次。

而天啟時,為了應對遼東局勢而徵收三餉。崇禎時又遭遇小冰河時期,農作物大幅減產,而原時間線中東林黨對西北減產地區的賦稅不減反增,最後導致西北出現了一大批的李自成、張獻忠,把一堆名將如曹文昭、盧象昇、孫傳庭、左良玉都拖在了西北對付流寇,也拖住了上萬本該去遼東對付滿清的軍隊。所以如果我是崇禎,西北地區取消三餉,同時加大對東南沿海的稅收,等到前線穩定或西北恢復生產後,再適當的調整稅收以平衡局面。

第三件事,外交————和滿清講和,交歲幣也要講和。

雖然這樣有失國體,也會受到朝廷內一幫子酸文人的詬病,去堅持所謂的氣節。

漢初劉邦還與匈奴和親呢,文景帝厚積薄發,漢武帝時直接打翻匈奴。漢光武帝也是先忍後反攻。唐太宗也與突厥有過渭水之盟。宋朝歲幣不斷,但面對的情況與以往不同,漢唐時面對的敵人都是部落類型的,都是落後的奴隸制,而宋朝面對的遼金可以說是另一個國家,一個同樣封建制度的國家,且軍事實力強勁,這樣的情況下,妥協是唯一的辦法,宋朝以較少的錢財換取了和平,最後享國319年,成為自漢朝以來唯一一個立國超過300年的國家。

而現在的明朝與宋朝有相同的情況,滿清不再是後金,再也不是部落了,他們也成為了一個國家,一個封建國家,既然有宋朝的先例,還有漢唐也曾妥協,那為什麼明朝就不可以呢?為什麼非要去堅持所謂的氣節?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只是聽起來有骨氣而已,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再硬氣最終還是成了亡國奴。與其堅持所謂的氣節,倒不如先隱忍,再反攻,滿清騎兵只有關寧鐵騎可與之抗衡,但他們的騎兵有著絕對的數量優勢,打是真的打不過,松山大戰不已經證明了嗎?沒人能扛的住兩線作戰,攘外必先安內,該講和就得講和。為了江山社稷,臉可以不要了,況且真實歷史找哦;崇禎和皇太極都有此意,最後是被東林黨給攪和了。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要拯救大明。

一是留魏忠賢。

二是控制西北不能民變。

三是和滿清講和,攘外必先安內。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一定不能用東林黨(小聲)


回形針行動


明末的大明還有救嗎?我的答案是沒有,假如崇禎能力足夠,也無法拯救大明,最多令明朝再苟延殘喘十幾年罷了。明朝的滅亡許多人覺得很冤,因為李自成如同流寇般的部隊居然會一路順到北京,但是就算沒有李自成,當時明朝的問題就會消失嗎?明朝末年至少有兩大問題是無法解決的,而改革的代價又十分的大。

第一大問題就是明朝的世族階級固化,龐大的世族階級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更有世族已經完全主導了明朝的財政。而官員也大多出自世族之中,這一層關係的牢固程度,使得底層的百姓,無法通過努力來擠入上層。簡單來說就是世族壟斷了明朝的朝堂,整個朝廷成為了世族之間明爭暗鬥的勢力場。

李自成起義的時候,第一次是失敗了,但是第二次起義的時候,兩個月居然拉攏了近六十萬的農民加入。很多人說是因為乾旱吃不飽飯,但其實最根本的還是面對世族的壓榨,百姓已經接近承受的極點。那場乾旱不過是催化劑而已,而崇禎對此一籌莫展,相信就算是朱元璋也是沒有辦法的,失去世族支持的明朝,崩潰的更快。

並且明朝後期的將領,也已經偏世族化,說的不好聽就是皇帝調不動,對應的世族才能調的動,崇禎就有點像周天子,這是第二大問題。滿清入關之後,這些世族為了自己的地位不受影響,紛紛投靠了滿清,替滿清當馬前卒。所以一直有人說明朝是敗在了自己人手裡,如此情況崇禎若是想有所改變,真的很難!


小司馬遷論史


有一句話叫做“無效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崇禎皇帝就是死在了無效的勤奮之上。所以,拯救大明朝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崇禎皇帝“懶一點”就可以了。

看看大明朝的“懶政”皇帝們。萬曆皇帝,曾經33年不上朝,明朝還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該打的仗也大部分都打贏了。嘉靖皇帝,24年不上朝,明朝一樣的活了下來。正德皇帝恍恍惚惚的過了16年,明朝也是安然無恙。即使是崇禎的上一任天啟皇帝,酷愛木匠活,天天居於深宮打造家居,但是明朝也並沒有面臨大的劫難。

因此,崇禎皇帝完全可以通過“懶一點”來穩定住大明朝的局勢,只要崇禎知道他該做的核心工作是什麼就行了。

這裡有個故事,發生在劉邦和韓信之間。韓信因為鍾離眛的事情被貶為淮陰侯,遷居於洛陽,劉邦就經常找韓信談論諸將領的能力問題。一次,劉邦問韓信,“如我能將幾何?”就是問韓信,我能帶多少兵呢?韓信回答道,“陛下不過能將十萬。”劉邦就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呢?韓信答,“臣多多而益善耳。”劉邦當然不服氣了,大笑道,那你為什麼還被我抓了。韓信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這個故事,已經說明了皇帝要做的事情就是“善將將”,也就是善於用人,只要做到了這點,基本上天下無憂。那些專業和細節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完成就可以了,做皇帝的只需要根據自己掌握的更全面的信息,做一個綜合判斷,簡單的批示“行與不行”就可以了。

崇禎皇帝其實只要做兩件重要的事情就足夠了。一件是找到正確的人去做正確的事情,另外一件是蒐集到準確的情報信息,知道怎麼判斷事情的對錯。做到這兩點,其實也不難,東林黨人去做事,閹黨人去監督,錦衣衛和廠衛蒐集情報,崇禎皇帝只需要讓這個組織架構有效的運轉起來就足夠了。

但是,崇禎皇帝執政期間做了什麼呢?

繼位後,就殺死了魏忠賢,徹底整垮了閹黨,造成東林黨獨大。

而崇禎整個執政期間,一共殺了兩個首輔大臣,撤換了五十個內閣大學士。同時,還撤換了十四個兵部尚書,其中九人被治重罪:斬首一人,治死一人,自殺三人,下獄兩人,革職查辦兩人。刑部尚書,前後撤換十七人。處死或被逼自殺的督師、總督,合計十一人。各地巡撫被斬殺十一人、未來得及問罪先行自殺者一人。

而崇禎"一日殺三十六官"也並非空穴來風,崇禎十二年三月,以失地之罪,一次斬殺了薊鎮總監鄧希詔、分監孫茂霖,順天巡撫陳祖苞、保定巡撫張其平、山東巡撫顏繼祖,薊鎮總兵吳國俊、陳國威,援剿總兵祖寬、李重鎮等三十六名官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禎沒有做到,這種情況下,累死了崇禎也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而打仗呢,勝敗為兵家之常事,很多將領、官員就因為戰敗被處死,這也不是用人之道,完全可以讓將領戴罪立功,或者交錢贖罪麼。

看看崇禎時期有多少著名的文臣武將,熊廷弼、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曹文昭、祖大壽、陳奇瑜、秦良玉、左良玉、滿桂、馬世龍等等,包括降清的洪承疇、吳三桂,都是優秀的人才。其實,只要崇禎皇帝足夠信任其中一個人,就足以挽救大明的國運了,他就是洪承疇,結果將這麼優秀的一位人才白白送給了對手。

天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禍,而“人禍”的製造者就是崇禎自己。所以,大明朝怎能不亡呢。


奕天讀歷史


由於本身對歷史的熱愛,這個問題也曾自己yy過很多次,如果能穿越到明朝取代崇禎皇帝,我會立即做以下幾件事來解決問題:

1. 保留原有的宦黨或者扶植新的政治勢力來制衡當時已經一家獨大的東林黨集團。個人比較傾向於保留原有宦黨組織架構,一來宦黨首領魏忠賢三朝元老,比較有經驗,二來培植新勢力需要時間,當時的情況不知道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做,因為從現在來看,當時的東林黨人真的是“空談誤國”的典範,不僅不幹正事,而且還官官相護,貪腐成風,只是大明朝國庫空虛,軍備鬆弛,民不聊生。而且最重要的原因,他們自己心裡清楚就算明朝亡了,他們換身衣服還能當官。而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則不是這種情況,他們必須要緊緊的圍繞在皇帝身邊,一旦亡國,他們不死也會被遣散,對於這些本來就跟正常人不一樣的人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一定會對東林黨進行打壓和監督,行成政治上的一種平衡,有利於政令的下達和執行。



2. 穩定好朝局後,立刻調整稅收制度,這點很關鍵,也很艱難。明朝商品經濟發展很快,按理說這是好事,但這也是明朝財政困難的原因,為啥?收不上稅唄!南方沿海進出口貿易當時做的很好,每年向外出口大量絲綢、茶葉和瓷器,掙了很多錢,但是商業稅卻很低,還是指望著收農民的稅。但農業佔經濟總量的比重已經降低,所以要提高商業稅,同時降低北方及遭災地區的農業稅。但是由於東林黨人一直代表著這些資產階級的利益,所以商業稅一直調整不成功。在這個危急時期,可以採取一些非常規且強硬的手段將調高商業稅的政策執行下去,這也是為什麼先穩定朝局,這樣一來,政策的執行相對順暢一些。同時調整南方的產業結構,由於南方沿海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原本種植農作物的良田開始大量種植經濟作物。這在豐年固然沒有什麼問題,還可以提高民生,可在災年就不行。北方遭災,顆粒無收,南方的糧食剛剛好夠自己吃,那還怎麼賑災。當時限於海上和陸地的運輸能力,根本無法大批量進口糧食。所以就要以聖旨的形式要求各產量大地按照比例增加糧食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產量用以全國調配,度過漫長的小冰河時期。同時因為是穿越過去的,自然知道那些抗旱高產的農作物,趕緊引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一來,饑荒問題自然解決,沒有參加起義的當然不會去造反,已經起義的趁著他們尚未做大,恩威並施,招安一批,消滅一批。由於民生問題已經解決,造反缺少足夠動力,戰鬥力不會太強!



3. 在處理內部問題的同時,與關外後金政權談判,為國內問題的解決爭取時間,可以適當性的犧牲一些利益(總比亡國好),反正就是盡最大努力先不要打仗。待到國內一切安定,相信以大明國力處理當時仍然羸弱的後金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這樣幾點做完之後,大明朝應該還會延續多年,但是基於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像明朝這樣的封建王朝還是會不可避免的走向滅亡。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胡塔瓦


我是歷史愛好者,相信玩過歷史題材遊戲帝國全面戰爭的玩家都有一定的統治權衡意識。

雙極難模式下,把分崩離析的危局,成功穩定強大擴張的我,在此可以大膽暢想一下。



當然我先結合自己的瞭解,先簡單總結下崇禎皇帝的困境:

①黨爭內耗深遠,朝野混亂動盪。閹黨享樂主義和東林黨的理想主義互相看不起。崇禎皇帝沒有真正實用有效的選擇,迷茫彷徨,束手無策,還缺乏凝聚力和威信(人和)。

②中國歷史上300年一遇的天災激變人禍。具體就是寒潮南下,作物收成低,剝削加重,民怨沸騰,各地造反,烽火四起(地利)。

③北方遊牧民族因寒潮南下搶奪生存空間,土地資源,兵鋒強勢,各部前所未有的放棄爭端,統一意識(天時)。

總結:時人普遍有長期持久的生存危機,大勢所趨,相比之下明人更嚴峻。

崇禎之所以自殺,不過殘酷無助的折磨。


在提出改革方案前,先要洗腦,洞悉時局。

三大危機全方位席捲華夏大地,感性驚慌之餘,更要理性辯主次,識本末。

首先我在一個封建王朝,對於民間疾苦不能過分感性,要拿得起放得下。國內戰略縱深這麼大,與國民對蠻族野蠻殘忍的排斥是有共識的。所以不必擔心突厥,蒙古,女真,韃靼人的臨時統治穩定性。

其次啥叫龍脈?北京的龍脈不過朱棣篡位的藉口說辭,死守北京不代表你就真的是天下正統,這不能當做一個皇族信仰。

最後呢?真正的實用主義是會產生影響力的。沒有值得信任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靠譜的利益。所以義軍的亡命最後是盲目的,但方向確實是朝廷政府。那個時代的最大難度是人心被玩壞了,內耗積久。

所以崇禎皇帝的核心改變就兩句話:放得下。容得下。



如果我是崇禎皇帝,我想最壞的局面就是和義軍形成南北朝。(義軍北,北蠻是沒機會入主中原的)

具體治國改革方案如下:

整肅朝綱,自己要有凝聚力,下面要有執行力。

大的凝聚力是靠社會傳播的,不可急於一時。小的凝聚力可以靠一次大快人心的成就勝利迅速激發。

但崇禎更需要執行力,大到朝臣,小到身邊服侍的宮女太監,需要一次小清洗。

而且無利不起早,無情難服人,恩威並施是必要的。

既然是皇帝,皆王臣,無建樹,無主張,何以成勢?

一開始不必憂心沒自己人,不作為就能有的自己人多小人,崇禎就是卡在這個梗上了。



對國內表明態度,領袖的態度很重要。大力改善民生(賑災,整肅地方吏治,重整監察御史),農業改革(因地制宜推廣耐寒作物),安置流民(從軍,工程支配),消耗義軍(不做決戰,遊擊壓制),抵抗蠻夷(練兵選將,步步為營)



在人心浮動紛亂的時代,適度親至親察,現場從下層領導小幅提拔觀察。逐步取代次要官場老油條。經驗是即時最強執行力。執行力醞釀的同時,小凝聚力也在積累。幾場對外戰爭的勝利大肆宣傳,鼓舞士氣。江南地主階級不乏有識之士,適時鼓勵舉薦。國內各種民心工程會發酵影響力,這就是政權穩定的根基。



精兵簡政,練兵選將,激勵士氣,穩定軍心,按時發軍餉,檢修兵器。軍隊是統治者的私有財富,政權的最可靠保障,國家戰時的有生力量。

最後,比較冷血的是,客觀面對糧食減產帶來的人口消逝。惡劣環境下封建統治能力有限,拋開時效性,弱者的消亡不可避免。沒糧草了,該殺的叛軍還得殺光。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與天鬥,與地鬥。切忌心急,首先消滅義軍,內部團結統一,然後降伏女真,蒙古等部落。接著經濟改革,催生文化改革,再續大明中興…


我是埃勒


我的答案,和那些謙謙君子做法完全不同。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1.第一時間找到陳園園,在吳三桂之前霸佔她。先來一發舒服的,讓自己感受穿越的真實感。

2.號召百官和自己拜天祭祖,找一個做法的神棍配合自己演一場 通靈大戲。讓滿朝百官知道你已經神靈上升。擁有了一雙能辨善惡,知真假的雙眼。而且還能預測一點未來。(之後再偷偷派人把神棍殺了)

接著憑藉自己對明史的熟悉,讓文武百官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比如

a.國難當頭,要求大家捐錢。有奸臣辯解自己沒錢了,你當庭宣佈去抄他家,絕對有幾十萬萬兩銀子。有忠臣講自己沒錢,你就當庭講這貨是忠臣沒幾文錢。藉此樹立威信,去奸臣,提忠臣。(當然這個時候宦官集團是不能動的)

b.當朝時,宣佈你預知到大明會迎來冰川時期,上蒼賜我力量可以甄別哪些農作物可以量產解決糧食危機,讓太監弄幾十種農作物然後自己神棍上身,把土豆紅薯玉米之類的挑出來。讓大家一年以後見真偽。

c.袁崇煥報上來的大捷報馬上駁回去,告訴他別拿趕跑幾千人的小仗來忽悠我,下一次直接問斬,看你還敢忽悠我。

d.東林集團處理得差不多可以處理宦官集團。

當庭質問魏忠賢你是不是太監,魏忠賢肯定辯解,然後你天眼可辨真偽。當眾揭穿他只有半個雞雞。你也不殺他欺君,就是警告一下你心裡面想啥我都清楚,九千歲也就是我讓你九千歲而已。乖乖當條狗就好。(當然做這個之前一定要建立好完全聽從自己的禁衛軍)

3.欺君之罪必斬。不能讓奸臣再矇蔽自己

4.詔安李自成。張獻忠這種神經病就算了。一個安撫,一個打壓。李自成的隊伍詔安後許諾封王,讓他們攻打皇太極。孫傳庭盧象升這些有能力的讓他們修養生息,先幹掉張獻忠,再幹掉李自成和皇太極之間的獲勝者。

好了,至此外患基本解決差不多了。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確定自己神明般的威望,讓大家崇拜你,害怕你,這樣你的指令會執行得更好,也避免了很多欺上瞞下的情況,你的眼睛能看得更透徹。同時,一定要把握好,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矛盾上。先外患後內憂。

至此,為了犒勞自己,再臨幸陳圓圓一個月,放鬆一下。

內部問題。

1.宦官士官兩個集團要打壓他們的勢力,又要平衡到位。同時呢一定要培養直屬自己的皇家武裝部隊,除了禁衛軍還有金陵附近要設置皇家部隊。

2.重置國學,顛覆教育。

分為文理兩學。理學即科學。先發展民生相關的科學,即耕種,水利,交通,冶金等。再發展戰爭類科學,即火藥,航海等。

文科,廢除朱子理學沒啥用,四書五經等不用廢除,降低其地位,畢竟忠君愛國還是需要的。發揚陽明先生的心學,做到人人兼可為聖賢,做官做事,知行合一。處理政務,以從心發出,以致良知。改變整個官場的氛圍,社會風氣。

普及教育,教育費用由國家支出,優待老師。(醫療的保障沒有,生老病死太正常了。封建社會而已。)

做完這些事情,內憂外患大概解決了一大半。可以放鬆心情享受一下穿越以後的後宮佳麗三千的愉快生活,但是一定要有節制,不能縱慾過度把自己提前涼涼了。甚至我再搞一個新豹房出來,給自己三年不上朝,縱慾三年的愉快假期。

享受之前要提前壓制宦官權力,只給予宦官監察權,同時放大內閣的權力。軍事上,設立軍區,與地方政府區別開。獨立受皇權指揮,不得擾民,干政。將重要的軍事將領崗位全部換成自己的心腹,而且不能有大士族出生背景。

經過三年的休息也算人生得意了。接下來要解決所有封建王朝崩塌的唯一因素了——土地兼併!這是所有王朝都無法跨越的鴻溝,就算是現在,社會主義新世界了,豪權一樣在兼併不過不是兼併土地,而且兼併財富和社會資源罷了。不過人民只要能正常生老病死,再改變他們的精神生活。基本上也沒人會造反。(現在文娛產業,遊戲產業就是麻木普羅大眾的。)所以我要做的也是這一點,生活上讓人民豐衣足食,精神上開展體育運動,民間習俗麻木百姓。

當然也要儘量去扼制土地兼併了,你要相信,豪強兼併財富你永遠阻止不了,就算現在的美國也是國家命脈控制在少數人手裡。

1.控制皇族土地兼併,取消皇族世襲。你要世襲?可以,給你少量部隊。去交趾,準噶爾,蒙古,高麗的土地去。打下來了,地方歸你管,五十年後你穩固了,我再來削藩,承認你的功績,不殺人。只削你,區域由中央直管。幾百年後中華土地可以翻一翻。

2.士大夫的土地兼併,直接出臺政策,保證農民利益。幾品官員只能擁有多少土地資產,高薪養廉。不聽話的,直接斬。因為破壞掉他們整個集團的利益,他們肯定報團反抗,沒關係,直接聽從皇權的組裝部隊呢?大肅清而已。

3.新崛起商人(國策也是重商重農,共同發展)對於有能力的商人,對國家建設有用,需要擴大產業是允許的。但是聘用的農民和工人,需要設立保底的工資,不能存在剝削。

再做完這些。國家有錢了,一定要興修水利,建立交通樞紐,完善軍事裝備,闊大軍事力量。最後,由中國開啟大航海時代。別往西去非洲中東了,直接往東去美洲。

培養子嗣,將行政權力交予他,軍事權和宦官的控制權不能交。

自己退居二線,希望這個時候自己才40歲不到,讓全國最好的御醫獻上最好的壯陽藥,老子還要再瀟灑十年。遊山玩水。


長頸鹿和小乖乖


歷史結局己經清楚明白了,說個馬後炮的話,究竟怎樣做才能糾正崇禎皇帝的一切過失和錯誤,挽救大明王朝?無非就是做好以下幾點。

一、首先一上臺執政就將魏忠賢及其鬮黨徹底剷除沒錯。

二、讓周延儒、溫體仁、薛國觀、魏藻德、李建泰這些奸佞小人滾蛋,當時的崇禎內閣根本沒有人才,後來的楊嗣昌還有點本事。讓劉宗周、黃道周、倪元璐、徐光啟、範景文、李明睿、王家彥、李邦華這樣的大臣進入內閣,讓劉宗周當首輔,凡事多與他們商量,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這個內閣班子不能再變換。

三、暫不追究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等等過失,責成袁崇煥戴罪立功,將遼東交給袁崇煥打理,要人馬給人馬,要錢糧給錢糧,給予袁崇煥充分的信任和權力,不能太多的干涉掣肘。既然滿桂與袁崇煥不和,就將滿桂調離遼東,派遣到內地當總兵官,袁崇煥率領著趙率教、祖大壽、何可綱、朱梅、吳三桂等將就夠用了,先將滿清阻擋在寧錦防線以外就行了,滿清羽翼己經豐滿,根本不是短期內能夠消滅的,不能急躁行事。袁崇煥一旦有閃失,用孫承宗做替補。

四、崇禎二年陝北造反的這一票流寇異常狡詐兇殘,絕不能輕信招撫,必須使用剿殺手段,萑苻之盜,必盡殺乃止。切勿被其詐降伎倆欺騙,千萬不能用陳奇瑜、熊文燦這兩個草包,會被他們活活坑死的。早早破格提拔洪承疇當陝西三邊總督,讓孫傳庭當陝西巡撫,調集滿桂、曹文詔、艾萬年、左良玉、湯九洲、賀人龍等將領圍剿,只要佈署得當、配合緊密則流寇必被剿滅,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賊早己授首。只要剿滅了流寇,自然不用徵收剿餉,更不用徵收練餉,老百姓負擔減輕了,自然不會有更多的人造反,內亂既平,休養數年,做好準備,再傾全國之力去遼東找滿清算帳。

五、稅收方面自然應該是讓富戶多交納一點,窮人減少一點,江南魚米之鄉稍微多收一些,西北、中原地區土地較為貧瘠,又遇到了災荒,自然應該少徵收一些,應該是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區別。分封在各地的眾多親王們二百多年來搜刮儲藏了鉅額財富,國難當頭更應該讓他們多出錢出力挽救危亡。這就是最好的應對處理辦法。


流賊聞之心膽搖


既然是穿越回去,必然是知己知彼,基本上知道歷史上那群人的性格和動向,這是前提!那麼我們都知道,魏忠賢手握重權,但是崇禎要他死,他居然不反抗或者說沒能力反抗就死掉了,說明此人不會對皇權造成損害,那麼此人可以留下,用於幹一些崇禎不方便出面乾的髒活。而袁崇煥,雖然有些剛愎自用甚至於擅權,但是從後來的發展看,也屬於魏忠賢一種人,愛好權力,但是不會對皇權造成影響,所以此人也得留。如此,袁崇煥負責與後金打仗也好,媾和也罷,只要能讓後金緩幾年打進來,那就算完成任務。而對內,李自成這類流寇,沒有什麼戰略眼光,無外乎就是搶女人搶錢財。而從後來李自成入京後那一批文官爭先恐後的捐款給李自成來說,這批人是有錢的。那麼魏忠賢就派上用場了,大肆羅織罪名,把一些對朝堂無用的文官,邊緣化的皇親國戚一概抄家!(比如崇禎的某皇妃的父親,崇禎皇帝要求他帶頭捐款以充軍餉,他痛哭流涕說自己窮,最後捐了一萬兩,而李自成入京,主動捐了五十萬兩,李自成手下再一拷打,前後捐出來幾百萬兩)以李自成入京後搜刮的文官們的財產計算,相當於當時明朝十年多的稅收所得!如果讓魏忠賢去幹這些髒活,留一部分文官不抄家,讓他們自己捐,起碼也能搞到五幾年的收入吧!這下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對所有流寇,剿撫兼顧,大股流寇將領(上萬人幾萬人)願意跟朝廷走的,重賞金銀,宮裡年齡大一點的宮女賞賜幾個,封侯拜相給他一個官職,反正他們造反也就是搶錢搶女人,現在做官軍一樣有這些,還造反幹啥?然後派去打不投降的另一股流寇!不能讓他們去打自己以前的兄弟,萬一又叛變!畢竟不同的流寇為了搶地盤也有過相互打仗。幾千人甚至幾百人的流寇,擇其精壯,補充給袁崇煥加強邊防,其餘發給路費遣送回家。但是這些將領只能給軍隊官職,絕不給地方官職,以免形成軍閥割據局面。總之他們的軍餉只能來至於朝廷。官吏的治理是一個問題,畢竟國內流寇之所以出現這麼多,除了天災就是人禍。所以在吏治上,繼續支持錦衣衛,不能讓魏忠賢的閹黨一支獨大。錦衣衛的來源仍然以烈士遺孤為主,同時提高錦衣衛的社會地位,以此吸引天下讀書人作為新鮮血液注入。而對於錦衣衛的使用,以懲治貪腐推行皇帝新政為主,而不是所謂的去刺探誰誰誰又要謀反!查抄謀反啥的這類髒活還是給閹黨做吧,反正他們沒有後人,做事不計後果,萬不得已的時候還可以殺掉維持某些平衡和收買人心!而經濟建設上,有京城裡各個被抄家的大貪官,主動捐錢的小貪官及全國各地的大小貪官查抄的資財,起碼也相當於明朝當時十年左右的財政收入吧。(畢竟僅僅京城官員那裡李自成就搞了十幾年明朝的稅收總和那麼多的財產)這樣的情況下,適當的輕傜賦,特別是什麼三餉立即停止,這就相當於給流寇的兵員釜底抽薪。鼓勵農耕,全國範圍內展開統計,凡是無人耕種三年及以上的土地,一律定為荒地,誰開發就是誰的,只需要向政府繳納熟地一半的稅收就可以了,該優惠政策持續十年不變。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少數人巧取豪奪佔用沒有勢力者的土地,但是因為整頓吏治,貪腐官員少了,收錢辦事怕錦衣衛,不收錢誰給你地主辦事?肯定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兼併土地,否則錦衣衛豈不是吃乾飯的?對於國家利益來說,少部分人的犧牲也是不得已。而對於地主階級,徵收稅收按照土地面積來徵收,前一階段已經摸底排查出來了,誰有多少土地一目瞭然!對於地方豪強,不服政府管理的,沒有軍隊背景的一律鎮壓,土地財產充公!有軍隊直接背景的,由皇帝親自批准減免,理由嘛,總歸能想出來!(只對軍隊實力人物的直系親屬恩惠,什麼七大姑八大姨一律按照普通人家處理,軍隊實力人物總不會為了一個不是直系的親屬跟皇帝鬧翻!一旦國內穩定,所有這批人,秋後算賬,沒事,就當養肥豬)!商業上,逐漸開放部分港口通商,提高商人地位,允許商人子弟參加會試,新開市場提供優惠,成熟市場加重稅收!涉及國家壟斷的比如鹽銅鐵等國家採取低價政策,而針對國家壟斷的物資走私活動以重刑為主,利潤低風險高,乾的人自然就少了!非國計民生的比如絲綢類,土特產類,玉石類等等不再壟斷,但是實行專賣制度,各個地方按照經濟能力設置不同數量的專賣名額,除了收取專賣費用外,稅收也採取高稅率,反正這涉及的是少部分人,而且都是有錢人,薅羊毛當然薅肥羊,沒有幾根毛的羊,薅他不跟你急才怪!當然,以上的事情說得簡單,肯定也會是費心勞力的,而且也要時間的,但是,總體上來說三五年足夠了!三五年後,根據國家財政實力,再決定與後金是繼續媾和還是開戰!放心,國內都保持和平,遊牧民族永遠發展不過定居民族。


仰望45°


崇禎時期,王朝雖然腐敗,但是也不是不能挽回。軍事上還能勉強維持國家穩定,所以主要是內政方面下手。面子這個東西就不要了。

上臺後第一件事,先不要急著處理掉魏忠賢,導致朝堂權力失去平衡。以當時明政府的控制力,優先發展京城附近,以京城附近為基地發展。要把禁軍掌握在手裡,活命比較重要。

有必要的話,恢復左右宰相制度,讓宰相和內閣並存,畢竟從先秦時期發展到宋元時期,宰相制度已經十分完善,宋元都沒有出現過任何宰相取代皇帝的事。沒有宰相的話,皇帝處理的事件萬事具細,容易勞累短命。皇帝不應該萬事鉅細,只要把持好總體就可以了。

先是先恢復京城附近的經濟為主,推廣紅薯,可以召集一些廚師研究紅薯相關的菜,然後普及出去。有必要的話,也研究怎麼吃蝗蟲之類的非主流食物。糧食方面穩定了,民心也開始穩定下來,同時以工代賑,不能讓那些流民無所事事。農業稅方面改成每畝地固定手多少斤糧食,農民多種出來多少都是他自己的。攤丁入畝這個可以適當推行,荒地強制收歸國有,逼他們不讓地荒廢。

北京離海近,可以在天津弄弄海,現代技術弄的曬鹽可以生產大量廉價鹽。從京城附近開始,搶佔低端市場,畢竟在京城附近,而且鹽業明令禁止,那些私鹽販子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幹什麼。然後搞搞貿易,偷偷建立一些商會、酒樓賺錢,反正明朝海禁因政府控制力下降而名存實亡。

之前提到軍事上相對穩定,所以多出來的錢重建情報網絡,同時提高對應的人的工資,高薪高壓,以免他們太窮了也參加腐敗,保證自己的信息能流通。利用他們掌握一些官員的貪腐情況,有必要時抄家幾個,但是不要急,要拉一個打一個,以免他們抱團。



⑤前期先任用一些有忠心,能力較強的官員。類似於和珅這種人物,雖然貪錢,但是能力出眾,事情辦得好。逐漸恢復一些製造局的生產能力,往失業興邦方面走,提高工人工資,讓一些產品進去民間市場。後期必須提高官員的工資。

科舉制度改革,先保留原來八股文,取消“參加科舉的人必須經過書院”這個限制,增設一些渠道,比如水利考試開錄取水利方面的官員,以此來招收專業人才。

等有錢以後,軍事改革,弄什麼軍事學堂很有必要,同時軍政分離,要把聽話的軍隊抓在手裡。先衛所保留一些用來守城就可以了,建立幾個新軍,可以升官當將軍的軍隊,有實際薪酬,將軍不行就建立參謀制,人多雖然出不了驚才絕豔的戰役,但是出錯率低,車賊穩。

由於皇族問題,在民間引起各種公憤,所以等循環漸進,軍事方面能遍佈大部分地區後開始削藩,建立減爵傳位制度【就是下一代繼承爵位是,要降低一個檔次】,同時限制皇族爵位的數量,沒爵位的當平民處理,這個制度可能引起一些王爺造反,不過他們的民意基礎普遍不行,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清理掉一部分累贅,兩百年前一家人的多的是,不缺那幾個,帝王不能狠心,辦不了大事。也放開一些領域讓王爺們辦點事,不能讓他們一天到晚只知道玩樂、造人。


最後雍王那套攤丁入畝、士紳一體化納糧、改土歸流得弄下去,商稅也要開。

當然了,現實還要複雜一些,依情況而定。


咱來了


為什麼我感覺根本就是無力迴天呢?無論是推行改革,還是大規模撤換官員,都是根本無法順利施行的,因為到了崇禎年間,明朝已經爛到根上了,不管政策有多好,執行下去都會失去原本的面貌,這種情況已經不是一兩代人可以解決的。或許,以後世的上帝視角來看,應對燃眉之急或許可行,但想要扭轉局面,除非破而後立,可一旦破了,還能不能立,可就真不知道了。

如何化解眼下危機

崇禎年間,擺在明朝面前最大的危及無非兩樣,國內的農民起義和遼東的後金崛起,然而要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又牽扯到方方面面,例如朝廷府庫空虛、軍隊戰力底下、各級官員腐敗、天災人禍不斷等等。那麼該如何解決眼前的危機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遼東方面牽制為主,全力剿滅農民起義。到了崇禎年間,遼東局勢已經不可收拾,想要短時間內剿滅後金已然不可能,在朝廷府庫空虛的情況下,國內國外只能盡力解決一面。

一是遼東方面,山海關方面全面收縮,沿關死守,避免清軍入關即可;毛文龍千萬不能死,給其最大自由度,可不定期騷擾滿清後方,牽制其精力即可。二是農民起義軍方面。可令孫承宗統籌全局,以洪承疇、曹文詔、陳奇瑜等人為將,全面圍剿農民起義軍,務必徹底清除。三是蒙古方面。一定要嚴防後金向漠南的發展,否則山海關一線守住也沒什麼用了,可聯絡蒙古各部,給與一定支持使其儘量牽制後金,避免漠南的迅速淪陷。

2、剿閹黨,留廠衛。鑑於明末黨爭極為嚴重,導致朝政混亂的情況,閹黨必須予以剿滅,但也僅限於剿滅其主幹,不可全面廢除。廠衛千萬不可撤,各地督查太監也不可撤,這畢竟是皇帝能夠監督官員的最有效部門,可將廠衛權力收回,使其嚴密監督官員的所作所為,用來保證各項政令的施行,否則即使制定了政策,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也是沒有辦法保證可以順利實施的。

3、撫慰受災地區,防止農民起義擴大。崇禎年間,北方大旱,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等地又爆發大瘟疫,這些自然災害導致各地百姓生存極為艱難,這也是造成農民起義規模不斷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對於各地的天災要極為關注,受災之後第一時間進行施救和撫慰,保證民心安穩,防止農民起義規模的擴大。

這三點基本可以穩住局勢,不至於使局勢迅速惡化,不過這隻能解一時之急,遠遠無法達到拯救大明的效果。如果想要真正扭轉局勢、拯救大明,還需從根本上著手。

如何從根本上扭轉局勢

如果想要從根上解決問題,正如我前面所說,必須破而後立,在穩住局勢的情況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那麼該如何破而後立呢?我認為可以嘗試推行君主立憲制

中國近代的落後,不僅是朝廷的問題,而是由於制度的落後所導致的。到了明朝末期,封建統治模式已經完全制約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果不能改變統治模式,是根本無法避免近代的百年恥辱的。所以,我想可以嘗試推行君主立憲制,以皇帝的身份改革統治模式,我想難度應該會小很多,可參考近代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模式。

如果統治模式得到了改變,那麼不論是官員的治理、稅收的改革、軍隊的改良等等各個方面都會全面推開,而且這將是從根上推行的改革,這種改革要比那些治標不治本的變法和改革效果好很多。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