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級人生 北京中產的迷茫

長久以來,我們知道自己有多少錢或多少收入,能幹什麼或不能幹什麼。房租是可以預期的,即使買不起房,那也沒關係,一切都有標準和分寸。未來即使不是十拿九穩,也充滿樂觀主義的幻想。2018年,一個夏天過去,事物開始改變形狀,比如過去被房價如今被房租擠壓的日常生活與夢想。

沒有商量

劉渺跟房東周旋了20天,他急切而焦躁,周邊的一切突然變得捉摸不定。

“漲1000元,沒商量。”房東的態度很堅決,沒有一分錢迴旋的餘地。

劉渺租的房子在管莊——北京東五環再往外的地方,60餘平米的小兩居。劉渺的預期是4000元,頭一次商量時,房東開價4200元,沒想到三天後,房東反悔了,並且放話“不租就算了”。

劉渺的第一反應是不租了。他在管莊問了一圈,發現同樣的面積,自如的報價是5200元。房東威嚇他:你看樓上那家,已經漲到5300元了!

“沒有選擇啊!”他拖家帶口,最終還是投降了。

長久以來,北京的生活似乎可以天長地久地持續下去,人人都有追逐財富的自由,市場提供穩定的保證,浮浮沉沉的驚惶背後,還留有一絲未來可期的從容。我們知道自己有多少錢或多少收入,能幹什麼或不能幹什麼。房租是可以預期的,即使買不起房,那也沒關係,一切都有標準和分寸。未來即使不是十拿九穩,也充滿樂觀主義的幻想。

這種感覺是由持久的經濟繁榮奠定的。我們為這個世紀取得的成就自豪,人人都顯得自信,理性,相信機遇和夢想。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外部環境會發生什麼變化。即使科技創業的熱潮退去,似乎還可以找到新的熱土。而能夠承載這一切的,是夜晚一張可以期待的溫床。

一個夏天過去,事物開始改變形狀。

降級人生 北京中產的迷茫

北京的租房正在經歷新一輪上漲。數據顯示,7月房租同比上漲21.89%,月租均價升至4902元/套。不僅是北京,租金上漲的趨勢已經在全國蔓延,最高的是成都,漲幅30.98%。

近期準備換房或續租的人明顯感到,租金漲1000元是最基本的共識,也是底線,這個數字隨著地段和房屋質量不斷往上升,有的甚至到達10000元。

即使是那些有極強支付能力的精英,也感到有些棘手了。

有人曬出了圖片,2017年11月,他在東六環租下約150平米的3居室,租金是8700元,如今已經漲到14000元。不到一年時間,漲幅超過60%。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往年每次漲價,房東都是商量的口吻,這次不同,是直接通知。“我是看你挺老實的,住了這麼多年了。”臨了,房東還補上一句。同地段的房子,已經沒有低於6000元了。丁小強別無選擇,咬牙同意加價。

位置好的地段更甚。小魚在太陽宮租住100多平米的房子,租金是11000元。這個月到期時,房東告訴她,續租的租金將漲到15000元。

“我聽到都瘋了。”她說。

降級人生

劉渺北漂18年,他是設計出身,目前在一家知名傳媒集團工作。18年來,北京GDP的漲幅高達785%。但劉渺覺得,自己的生活質量卻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2000年剛來北京,他就住在管莊,55平米的小兩居租金1500元。那時候的房子沒什麼裝修,水泥地面,雖然家電都是老式的,電視又方又厚又笨重,洗衣機是洗脫分開的兩桶式,每次脫水都哐當哐當地震一樣響,但好在傢俱家電都齊全。2017年3月26日,程序員周圍月薪12000元,租住在海淀區西北旺附近的自建公寓,月租1400元。

18年來,劉渺一直住在管莊,親身經歷了北京房租各個階段的上漲。2000年到2012年,房租緩慢漲到2500元,12年漲了一千元。2012年到2017年,5年間又漲了一千元。劉渺沒想到,第三次一千元漲幅,週期急劇壓縮,只用了一年時間。

房租翻了幾番,住房條件卻並沒有提高多少。還是類似的小區,還是老舊的房子,雖然刷了新牆鋪了地板,但幾乎還是沒有裝修,家電都是配置的最普通低廉的產品。最要命的是,這一輪暴漲後,加上各種雜費,房租已經佔到他收入的一半。“以前還能剩點兒,現在幾乎一分錢也剩不下了。”

他變得更加節儉。劉渺出門不敢打車,太貴。平日裡下班就回家,幾乎沒有社交開支。他平常在家做飯,一個是衛生,一個是便宜,每個月帶孩子出去吃一次新鮮東西。

但他強調,自己的情況或許並不能代表北漂們的處境。畢竟來京十多年,自己確實錯過了很多機會。劉渺曾在地產雜誌工作,2007年前,誰也不提倡買房,低房價一直持續到2015年,管莊地段才緩慢漲到2萬。那時候劉渺忍住沒買,誰知道2016年一下翻番到5萬,再也買不起了。他認識的一個同行,起初拿著3000塊錢吃饅頭鹹菜,後來慢慢攢了7套房,當年被所有人笑話,現在笑話所有人。

一年前,“中產階級”還是一個熱門詞彙,各行業針對中產階級吹起“消費升級”之風。

降級人生 北京中產的迷茫

在事業單位上班,工資不高的李達感觸更直接。過去兩年她住在北京西站附近一個15平米左右的次臥,與另一個女孩睡同一張床分擔房租,房租從2150元漲到2500元,今年房子到期,她尋覓再三,最終搬進了一個不到5平米的儲物間,放下一張床後,幾乎連走路都困難。

北漂4年,住的房間卻越來越小。和我們聊天的租客中,幾乎每個人都想過離開。丁小強剛來北京時,給自己定下了目標:至少先待夠5年看看。他以為時間可以讓他喜歡上這裡,但現實給了他否定的答案。

李迪跟男友開始關注杭州的落戶信息,決定最遲明年就會離開北京。此前,他們從來沒有動過離開的念頭。“雖然一個月能賺一萬多塊錢,但天天加班,最近又在生病。”李迪感慨,北京給人希望,但又讓人絕望。

在北京漂了18年的劉渺也漂不動了。買房無望,落戶無門,孩子無法上學,重重困難現在又加上一層。不僅買不起,連租都租不起了。而回老家東北,他又將面臨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你覺得你在北京處於什麼位置?”我問。

“就,還在貧困線上掙扎吧。”月薪過萬的劉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