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喜歡「慷他人之慨」的假仁義婊

遠離喜歡“慷他人之慨”的假仁義婊

01

那天去菜市場早市轉悠,看到旁邊一個婆婆手裡掐著幾根黃瓜,面露難色地站在一個攤主面前。

“我零錢不夠了,還差7毛。”婆婆說。

還沒等攤主開口,一個大媽湊上來說:“趕緊給人抹了吧,咱們掙錢總比老人掙錢容易啊,誰沒個老了的時候,你說是吧?”

大媽說得好像沒啥毛病,但我還是覺得聽著怪不舒服,正尋思著到底哪出了問題。

攤主大姐發話了:“大媽,您說得對,您這麼好心,要不您把這7毛錢幫阿婆補上吧?不然您就別讓別人出錢幫您圓這個好名聲。”

大媽被懟得瞬間臉色大變,惡狠狠地白了大姐一眼,嘟囔了一句“關我什麼事兒啊?現在的年輕人真是掉錢眼裡了”,然後扶了一下揹簍快速走到別處去了。

大媽走後,大姐還是幫婆婆把7毛錢的零頭抹了,還往婆婆的菜簍子裡多塞了一把小蔥。

聽上去好解氣啊。

真是佩服。

一直以來,就頂討厭這種喜歡慷他人之慨的假仁義婊。

你反抗吧,顯得你小氣,你不反抗吧,自己吃一悶棍不說,還讓假仁義婊做了好人。

人家大姐這法子實在是直擊要害,打得漂亮。

怒懟假仁義婊最好的方法是,你想獻愛心可以,但麻煩你放自己的血,掏自己的錢,謝謝。

02

我一個哥們,是福特某車隊的,平常幾個開福特車的哥們成立了一個俱樂部,誰那兒有喜事用車,大家都互相照應一下,捎帶手賺點外快。

然後,其中有個車隊裡的老人兒老胡,有一天在群裡說,自己最鐵磁兒的發小要結婚了,需要用車。

大家按照以往的慣例,有空的都去捧了場。

結果在當天晚上的宴席上,老胡的發小在司機席敬酒,想要把用車的喜錢順道付給大家。

誰知老胡一馬當先地站起來,拍著胸脯嚷嚷:“你這就見外了,都是好兄弟,提錢就見外了,趕緊去別處忙去,別在我們這桌晃悠。”

說著就把新郎發小推到別桌去了,然後自個舉著個酒杯要敬兄弟們酒,要謝兄弟們的“仗義”。

一桌人臉色一下都變了。

我哥們沒吱聲,悶聲兒喝掉杯中酒,站起來走到新郎跟前,直接從新郎手裡拿走了自己那份喜錢紅包,外套往膀子上一撩,叼著煙就走了。

回去後,老胡一臉江湖正義地來找他算賬了:“丟不丟人你?這是想打哥們的臉嘛?你是有多差錢?好哥們的錢都要?第一天出來混?”

我哥們也不是什麼軟柿子,直接給老胡懟得退群了:“這特麼是你發小,又不是我們的啊,大傢伙張羅兄弟們跑活,都給喜錢分,這兄弟關係才能細水長流地交下去,你憑什麼招呼不打一個,就讓咱們出著時間、車子和油錢,來替你圓這份‘仗義’?當著你發小的面,老子沒讓你下不來臺,這已經是給你臉了!”

老胡氣沖沖退群后,那天出活兒的幾個“老好人”也跳出來說話了,哎,早知道跟你一樣把錢要了就走了得了,那天看到新郎把他叫到一邊,給了他一整箱酒。還以為老胡回來怎麼也得表示表示,誰知道這哥們這麼不地道,提都不提一嘴,直接退群了。

這種人,一看就是“慷他人之慨”的慣犯了。

他們認準了你會抹不開面,總有法子讓你吃虧吃的,上不來下不去的。

03

那些喜歡“代表”別人慷慨大方的人都有一種通病,他們總是習慣通過出讓別人的利益彰顯自己的“偉光正”,然後變相讓自己獲益最大化。

而且越是在公眾場合,越是喜歡代表這個代表那個發表“善良”的見解。

本來說好AA聚個餐,他們會“代表”你表示,女同志不用掏錢了;地鐵公交上一看到老人,他們會“代表”你讓座,來大媽這邊坐,小姑娘還年輕站會兒沒關係;排隊買個票,他們會“代表”你高風亮節,插她前邊吧,看您比較急。

這幫人,簡直偽善得令人作嘔。

麻煩您行行好,我們不需要您代表。

你想做好事兒自然值得提倡,但麻煩你最好只代表你自己。

04

大理與昆明之間沒開通高鐵之前,去昆明趕飛機的很多人,都會叫順風車拼車去機場。

有一次趕了個“紅眼航班”,早上4點我跟朋友先上了約好的一臺車子,這種商務七座車,第二排通常是最舒適的選擇,因為是獨立的兩座,後排大家會比較嫌棄,4個半小時你都要跟陌生人擠在一起東倒西歪。

因為司機第一波先拉上了我們,自然我們就坐在了第二排。

接第二波人時,剛好上來了三個男的。

其中一個,率先跳上了副駕位坐下來,另外兩個往車裡看了一下,其中一個弱弱地說:“我暈車暈的厲害,從來不敢坐最後一排。”

我一看後排也沒有坐滿,就主動讓出第二排來給他們坐,小夥子大為感動,上車後從包裡又多掏了150塊拿給司機,說:“師傅,知道您跑一趟必須拉滿才走,後排那位子就不要再拉了,我把那個位子的錢也買下來,人家姑娘怕我暈車主動讓了靠前不擠的位子給我,我也不能平白讓人遭罪。”

司機答應得很好,錢收得也快活,但過了一會兒接了個電話,回頭跟我們說,有個兄弟要“過”一個人給他,這個兄弟一向很照顧他,所以他路上要再“撿”一個。

我們一聽,都傻眼了。

小夥子跟師傅說:“咱不都說好了嗎?不再拉了,而且我也把空位費補給你了啊。”

司機師傅一臉不悅地從後視鏡看了他一眼,說:“小夥子,年紀輕輕不要咄咄逼人,多做點好事兒這是給自己積德,反正我答應別人的事兒一定得做到,這個點打車多難啊,擠一擠怎麼了?”

WHAT?那答應別人的事兒是事兒,答應我們的就不算是事兒了?

儘管我們都一再說明,是司機跟我們說好留一個空位出來,大家才願意加錢搭車,但現在局勢卻變成了,如果我們不應下來,就是一群不通情達理的小年輕在攔著師傅去行善。

路上沒人再說話,師傅美滋滋地又“撿”了一個。

通過他們之間的聊天,我們聽得出來,根本就不是什麼臨時兄弟“過”一個人給他,而是他老早就計劃好了拉滿座,但為了多收一份錢,為了讓自己顯得有“正義感”,硬是套路了我們。

以往下車後,拉過我們的司機都會塞給我們名片,希望有活再找他。

但我們沒有一個人接他的名片。

對待這種“慷他人之慨”的嘴臉,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再給他們機會靠近你。

只要你在他周圍,他就會想方設法地把你當猴兒耍。

逼捐的是他,分文不出的也是他;要你讓座的是他,把頭扭向一邊裝作看風景的也是他。

你按他提議的做了,他是個好人;你沒按他提議的做,他還是個好人,而你就成了人品有硬傷的壞人。

這種四處綁架別人的假仁義婊,都挖好了坑等著愛面子的人往裡跳。

我們對待這種人最好的方式,只能是,要麼一次就給他治得下次再也不敢裝了,要麼就離得遠遠的別讓他給沾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