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公約獲通過,中國同意美國又唱反調

世界環境公約獲通過,中國同意美國又唱反調

巴黎協定簽署

《世界環境公約》是由法國頂尖法律智庫“法學傢俱樂部”(The Club des Juristes)發起,由其環境委員會(Environmental Commission)及委員會主席Yann Aguila具體負責的公約,旨在通過確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來鞏固全球環境治理的框架。

2018年5月11日,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一項決議,為制定《世界環境公約》建立框架。該決議由法國總統馬克龍2017年9月提出。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143個投了贊成票,美國、俄羅斯、敘利亞、土耳其和菲律賓5個國家反對;7個國家棄權,其中包括伊朗。

世界環境公約獲通過,中國同意美國又唱反調

該項目緣起於2015年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之後,法國法律界人士希望在全球有效實施《巴黎協定》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Yann Aguila先生領導的項目組建立了國際委員會和全球專家網絡,聯合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0名法學界人士起草。

經過多輪磋商後,形成了《公約(草案)》,提交專家組內部會議討論定稿並通過。《世界環境公約》的目標是成為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旨在通過確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來鞏固全球環境治理的框架。項目組期待,該草案能夠通過世界各國法學專家的共同努力,獲得聯合國大會的通過。

如果公約草案在聯大獲得通過,將成為繼1966年《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後第三份綜合性的世界公約,為環境權作為第三種基本權的確立奠定基礎。一旦《世界環境公約》成為國際公約,將對公約的締約國產生法律效力。

世界環境公約獲通過,中國同意美國又唱反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1日,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這一決定給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帶來不確定性,世界輿論紛紛對此表示批評。而美國在特朗普執政之後退出巴黎協定,並在本次決議中投出了反對票,雖然特朗普曾表示“巴黎協定確實會剝奪我們的競爭優勢,我們不會讓這種事發生,我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特朗普的最新表態與宣佈退出《巴黎協定》時並無實質區別。當時他表示,美國可以重新談判以達成一個“更公平”的氣候協議,但能否達成新協議無關緊要。”

世界環境公約獲通過,中國同意美國又唱反調

中國作為巴黎協定的簽署國,率先承諾了中國的碳減排政策並提交了備案書,展示了一個發展中大國的環保決心,那為什麼中國願意接受巴黎協定並在本次協議中投出贊成票呢? 除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身份享受一定的優惠待遇以外,工業製造的汙染物並非只有碳,還有一系列大氣汙染物,大家都知道京津冀地區一直遭受霧霾襲城的困擾,即便是為了解決本國的汙染問題,中國也必須行動起來,嚴重的汙染雖然會導致製造業的暫時繁榮,卻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而中國在治理汙染的時候會間接的減少碳排放,並且中國要在製造業從低端向高端的飛躍,減少汙染也是必然的,所以巴黎協定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壞事。

世界環境公約獲通過,中國同意美國又唱反調

關於環保時評

環保時評,為您提供新鮮、準確的環保信息,犀利點評環保熱點,專業回答環保問題。生態文明進行時,環保永遠在路上。搜索環保時評或ecocomment關注即可。文章為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處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