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縣創新舉措打造海鐵聯運

平原县创新举措打造海铁联运

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與青島港相關負責人共同為青島港易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平原分公司揭牌

平原县创新举措打造海铁联运

平原“內陸港”初見雛形

平原县创新举措打造海铁联运

海鐵聯運班列緊張作業

平原县创新举措打造海铁联运

碳纖維、海藻糖等本地外貿產品藉助海鐵聯運快速出海

平原县创新举措打造海铁联运

晉德有限公司生產的螺絲從倉庫直接發往海外

平原县创新举措打造海铁联运

德州首列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平原號”,滿載集裝箱首發出站

□張海峰金吉鑫張大偉

集裝箱林立,正面起重機與門式起重機不斷起降裝卸作業。 7月30日,走進位於平原縣的濟南鐵路局集裝箱物流園,彷彿來到了忙碌的港口碼頭。在這裡,平原晉德有限公司生產的螺絲8個小時可到達青島港,5天可以到達馬來西亞;周邊企業的產品,如禹城的功能糖、高唐的大豆蛋白、樂陵的剎車片等紛紛依靠鐵路集裝箱物流走出國門。“運費下降了,貨運的及時性和箱況都有改善,現在我們大部分進出口貿易都放到了海鐵聯運上。 ”禹城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部長王希路說。

2016年3月24日,德州首列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平原號”正式開通。這一項目由青島捷運順豐物流有限公司聯合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濟南鐵路局濟南車務段等投資1.6億元共同建設。

濟鐵捷運順豐集裝箱儲運公司董事長鄭強介紹,平原貨運站作為京滬鐵路線、青銀鐵路線的會合點,屬鐵路進出山東的北大門。隨著高鐵的開通,鐵路貨運能力獲得相當的解放,怎樣充分發揮? 2016年,濟南鐵路局試水引進社會資本參與鐵路貨運經營,這一政策變化讓長期從事港口貿易的民企從中看到了商機。

“外貿企業選擇物流一般看重兩點:成本、誠信。鐵路貨運的物流成本一般要比公路低;霧霾、雨雪天氣按時到達率高。”鄭強說。如果通過海鐵聯運方式,將集裝箱運送到生產企業門口,再經由鐵路物流運送到港口,還可以減免港口場地佔用費、安保費、裝卸費等中間環節費用。這樣一個集裝箱可減少600元至800元的物流成本。

政策有了,項目有了,但要落地,協調港口、鐵路、海關、地方等國企、職能部門,用電、交通、招工,與關聯企業實現對接等還有一系列問題。但“平原號”集裝箱班列,從申請到開通僅用了56天,是全省審批時限最短的集裝箱班列項目。平原由縣委書記王洪霞帶隊幫助企業洽談協調,成立項目推進辦公室,各職能部門靠上服務。“這不僅僅是個招商引資項目。放大鐵路優勢,打通出海通道,可以建立起一個連接山東半島和京津冀區域性協同發展的鐵路物流樞紐,為周邊地區實體經濟增添更多活力。 ”王洪霞說。

班列開通後,各相關方面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濟南車務段成立了平原班列項目攻關小組,針對運達時限問題積極協調,實現平原站發車直達青島黃島,將運行時間壓縮至8小時。在濟南車務段和平原縣政府的努力下,平原至青島專列收發車時間進入2016年5月15日全國鐵路運行圖的調整範圍,按圖運行確保專列運輸時效和能力穩步提升。

2017年3月,該項目與青島港易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簽署協議,為“平原號”集裝箱班列建立“直通門”——集裝箱到達青島港之後,不用再跑運抵報告等7個程序。同時,濟鐵平原站海鐵聯運項目與中遠海、地中海航運等40餘家海運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中遠海將平原站設為全球還箱點之一,青島港增設專門箱站,定點接收“平原號”的輕重箱貨物,實現了貨物信息的實時對接。2017年11月,濟鐵平原集裝箱物流公司被省經信委和省交通運輸廳批准為德州市唯一一家“集裝箱公鐵水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平原號”海鐵聯運項目運行兩年多來,由最初的隔日單向班列,增加至每日對開,由最初單列35節車增加至60節,累計發送列車1500餘列,運送標準集裝箱8.3萬個、80餘萬噸,運量穩居濟南鐵路局貨運量第一位,每年為周邊企業節約成本超過50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150公里的外貿企業。

魯西北的平原有了“內陸港”“旱碼頭”,下一步發展方向在哪裡?還要靠有效政策供給。“今年7月,海關總署在山東召開的調研座談會上,我們提出了‘支持平原建設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並賦予口岸的功能’的意見建議。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研究解決落地事宜。”鄭強介紹,“這也得到了海關、鐵路局、德州市和平原縣的大力支持,前期資金已經到位。 ”

集裝箱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相當於有了“一關三檢”(海關、商品檢驗、動植物檢疫和衛生檢疫),在平原站就可以完成一次性報關、清關、查驗、放行,一個集裝箱可以再減少成本600元左右,出口集裝箱手續辦理時間可由原來的至少1天縮短至不足1小時。項目幫包負責人,平原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梁蕊介紹,引入海關監管中心,還需要平原縣一系列配套建設。平原縣將海鐵聯運項目從佔地100畝的物資公司貨運站遷入佔地6200畝的濟鐵平原物流園,高起點規劃建設,留足發展空間。

平原縣縣長袁志勇表示,通過政策創新和落實,平原相當於挖了片“海”。未來將通過多式聯運模式創新、智能化協同信息平臺的研發應用,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努力將“平原港”打造成為青島港的重要分支之一,進一步打通對內對外開放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