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大唐·185回 新羅趁虛占朝鮮 大唐無意爭腐肉

侃大唐·185回 新羅趁虛佔朝鮮 大唐無意爭腐肉

上回說到,在平定高句麗的第二年,大唐方面便開始組織軍隊逐步撤離朝鮮半島,包括薛仁貴和劉仁軌在內的一大批猛人也都先後迴歸中原。

老虎不在家,猴子便要稱大王。唐軍主力撤退之後,望著幾乎不設防的朝鮮半島,新羅國王金法敏開始動起了一統朝鮮的心思。

這位仁兄先是發兵侵佔了原百濟故地,緊接著又在高句麗故地扶植起了一股復國勢力。

對於大唐而言,金法敏的第一個舉動問題不大,本來當初攻下百濟的目的也只是為了達成南北夾擊高句麗的戰略目標,如今高句麗已滅,新羅願意接手這個爛攤子也不見得是壞事兒。

但新羅幫助高句麗餘黨鬧叛亂,這就有點觸及大唐的底線了。大家勞民傷財折騰了幾代人、幾十年,豈能眼睜睜看著棒子們一夜回到解放前。

既然不長記性,那就抽出40米大刀重新教你做人。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駐守遼東一線的四萬唐軍再次開赴朝鮮半島。

不得不說,這幫高麗人確實像高曉松老師總結的那樣,絕對算是好戰卻不善戰的典型代表。幾個照面搞下來,連高句麗叛軍帶新羅援軍,統統被唐軍打得丟盔卸甲。

有本事挑事兒,卻沒本事擺平事兒,當收到前線戰報的一刻,金法敏頓時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怎麼辦,眼看唐軍就要大兵壓境了,金法敏當機立斷,決定對大唐使出最後的殺手鐧——

認慫!

身在長安的李治很快便收到了金法敏親筆所寫的《乞罪表》。

侃大唐·185回 新羅趁虛佔朝鮮 大唐無意爭腐肉

即使不看內容,單看書信的名字估計大家也能猜出這位新羅國王這次已經慫到了什麼份兒上。

既然對方已經主動服軟,加之新羅與大唐歷來還算友好鄰邦,李治於是也就順坡下驢,同意了新羅的停戰請求。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金法敏的話那是比如今網上的賣家秀更不靠譜的存在。

在隨後的六年時間裡,大唐與新羅之間又經歷了從戰場到談判桌一系列的博弈。到儀鳳元年(公元676年)時,新羅基本拿下了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土地,而大唐也確定了對遼東半島的擁有權,雙方沿浿水(大同江)劃江而治,總算是各取所需。

不過如果讓我來評價的話,所謂唐羅七年戰爭從頭到尾完全就是金法敏沒有搞清大唐這邊的套路。

《莊子·秋水篇》曾言“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沒錯,雖然這話說起來有些刻薄,但對當時的中原政權而言,遙遠的朝鮮半島完全就是一塊看不上眼的腐肉,留在手裡根本就是徒增財政負擔。這點從大唐後來迅速的撤軍行動中,就能看得出來。

所以,如果金法敏能稍微矜持一點,別搞得那麼激進,不僅能讓百姓免於戰火之災,而且朝鮮這片地兒依舊會是他金家的天下。

當然,站在新羅人的角度,整件事情還有另一種解讀。

在他們所修史書《三國史記》裡,金法敏發起的這次戰爭成為朝鮮民族獨立的標誌性事件。至於金法敏本人,也成了朝鮮歷史上最光輝的民族英雄,直到今天依舊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可在大唐的歷史上,對不起,別說根本就沒金法敏這號人物,甚至連整個唐羅戰爭都鮮有記錄。沒辦法,在天朝上國那些史官們的眼裡,跟番邦打交道歷來就都不叫事兒。

侃大唐·185回 新羅趁虛佔朝鮮 大唐無意爭腐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