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潮後,如何挑選靠譜的P2P平台?看它兩個指標!

政府出手,一切都有。這個8月,行業不斷迎來利好。

5日,新華網報道《監管層對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作出九方面安排》。

8日,互金風險整治辦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

12日,新華網再次報道,互金協會、網貸整治辦召開會議,提出了10大措施。

16日,中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介入,幫助P2P處理不良資產。

17日,內含108條內容的《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下發,確定了全國統一標準的備案要求。

終於,被官方延期,被雷潮干擾的P2P備案,總算進入了收官進程。提心吊膽的投資人好,如履薄冰的平臺好,大家都快熬到頭了。

數據顯示,P2P真的回暖了

8月初,深陷雷潮中的P2P剛被央媒報道的時候,不少內行人舒了一口氣。這個“野孩子”終於被國家重視起來,走出低谷不過是遲早的事。利好政策救世,投資人信心增長,資金重新充足,P2P就能活過來。在金融的世界,沒有什麼能比投資人的信心更重要。

大家的投資群從今天又爆雷哪個略有名氣的平臺,漸漸轉變成“你們看平臺怎麼樣,我想加倉”。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行業頭部平臺中有22家交易額環比淨增長,增幅中位數為24.4%,貸款餘額的增長也集中於頭部平臺。

投資人外,專業的風投機構也重新重視P2P,7月份中國金融科技領域投融資案例90起,融資金額高達285億元,部分頭部P2P獲得了風投的支持。國家重視整治,投資人信心迴歸,風投跟進,有理由相信雷潮走向終結。

雷潮之後,有兩個指標非常重要

雷潮淘汰了一批自融、旁氏的偽P2P和業務能力弱的小P2P。剩下一批中大型的P2P誰更能可持續發展呢?投資人可以關注它們的兩個指標。

一、資產端:看它處理壞賬、逾期資產的能力。

以前貸款人欠債不還,平臺會打電話催人還錢,嚴重逾期惡性不還的,還會電話通過他的聯繫人名單給他施加壓力,然後把他登記到失信人名單(有的未全國聯網)。

但也就僅此而已,平臺不能拖車更不能找社會人士去危害他的人身安全,那是違法的。有時即使抵押物債權在手,民間對不良資產折現的渠道、效率和所得金額也不多。

這造成了其實P2P壞賬率較高的局面,而平臺通過“隱形剛兌”把本息兌付給我們,所以我們沒感知到P2P的不良資產是個怎樣的爛攤子。

雷潮後,P2P處理不良資產的能力決定它日後能走多遠。

上週銀保監會讓AMC介入,幫助P2P處理不良資產。這對P2P絕對是個強效救心丹。未來AMC很有可能通過幫助收購債權或託管問題平臺等方式,降低P2P的不良資產率。

此外,整治辦還印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嚴打老賴,多家平臺已收到《P2P平臺惡意拖欠債務人員名單》模板及填報說明。

本次的名單上報之後,國家整治辦擬計劃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行業各個平臺上報的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這項舉措施行後,對於那些逃廢債行為人,即“老賴”們將形成的有力的制約。

目前最新統計的,113家網貸平臺已完成“惡意逃廢債老賴名單”的上報,只有非常重視對不良資產處理的P2P平臺,才能走得下去。

二、資金端:資金流充足,才有發展潛力

今年6、7月份,受洗牌淨化因素影響,網貸行業成交量放緩。相關數據顯示,6月網貸行業成交量為1757.2億元,而7月份單月成交下滑至1447.5億元,環比下降17.6%。

前面講到8月P2P回暖,資金流入增多,很大程度緩解資金鍊緊張局面。

隨著行業頭部平臺的虹吸效應愈發凸顯,資金流入高的頭部平臺很可能會在本次爆雷後的發展期有一次質變:除了是投資人信心的體現外,資金量充足的P2P,一方面有資本選擇優質資產,另一方面有充足的資金做更多的擴張,形成強者越強的馬太效應。

因此,近期P2P在爆雷後的恢復能力,成交量,可作為考察其資金端獲取能力的第二個參考標準。

無論是資產端還是資金端,經歷過去三個月的爆雷期的洗禮,都產生一些新的變化。未來,隨著AMC的加入和“信用中國”體系的完善,資產端壞賬率將大幅下降,變得更為可控。

投資人信心回暖,風投的看好,也保證了P2P有充足的資金流入。也只有這些條件都成熟的情況下,我們終於能說一句:P2P,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