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哲理之謀勇智

財經哲理之謀勇智

謀者勝於計

古語云,凡事 “預則立,不預則廢。” 凡遇事提前謀劃、思考計策者,則成功更有保證。

《菜根譚》中說: “謀,而後定;不謀,而衰矣” , “謀深,慮遠,成之因也” 。

縱觀歷史,大多數事件的成功,離不開人謀。早在周代,姜子牙就在渭水邊以直鉤垂釣,最終成大智囊;晏子二桃殺三士,替國家除去禍患;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滅掉項羽。

《三國演義》裡充滿了謀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諸葛亮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計……古人的計謀在三國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這或許也是三國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日本人更是把《三國演義》當作企業經營管理之寶,當成商戰不可不讀的經典。

然而,謀略並非全部,人算不如天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有時候,有些東西是算計不到的,比如說人心,人的情感。

古人云,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有了計劃和計策,然後才開始行動,更容易成功。但有時候成功不只看人謀,更要看天時地利,看天意。

不當的謀略更容易禍害人心,讓人貪得無厭,最終害了自己。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所以,善謀固然重要,但更要知道停止、滿足,才能保身。

勇者勝於膽

孔子曰: “勇者無懼” 。

有勇氣的人,都要有膽魄。《三國演義》中,劉備稱讚趙雲 “一身是膽。” 所以趙雲才能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阿斗。

同樣在長坂坡,張飛三聲大吼,嚇得夏侯傑膽囊破裂而死。

《亮劍》中,李雲龍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是亮劍精神。敢於亮劍的勇氣和膽魄,這是一個民族長存的寶貴財富。

當然,勇,並非單指外在的衝鋒陷陣。蘇軾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魯迅說: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真正的勇者,更敢於面對自己,面對慘淡的人生,面對自己的壞情緒,面對那些無形的敵人!

現實中,我們經常說 “被嚇破了膽” 。如果一個人被困難嚇破了膽,也就意味著就失去了克服困難的勇氣。

沒膽量、沒勇氣的人,是沒有希望的。有的人,連表白的勇氣都沒有,怎麼奢望有情人終成眷屬。

有的人,在厄運的打擊下一蹶不振,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過去,也就更不會有光明的未來。

所以,不管是求學、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有膽魄,有勇氣、豪氣。就如孟子語,雖千萬人吾往矣!

如釋迦牟尼所講,修行就是像 “一人與萬人戰” ,要勇敢地 “掛鎧出門” ,或格鬥而死,或得道而還。

智者勝於藏

《史記》上記載,孔子年輕時曾向老子請教道理。

老子說: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老子告訴年輕的孔子,高明的商人懂得深藏財貨,而外表看起來好像空無所有;品行高尚的人懂得內藏道德,而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愚蠢遲鈍。

在孔子的弟子中,顏回可以說達到了老子所說的境界。《論語》中評論顏回“有若無,實若虛”。

有智慧和學問,就好像沒有一樣,普普通通,完全沒有驕矜之氣。《莊子》中有很多寫顏回的篇幅,可以看出莊子也很喜歡顏回。這就是 “藏” 的智慧和境界。

據記載:曾國藩出兵征討太平軍前,有人贈予曾國藩一口家傳古劍,他的岳父說: “滌生(曾國藩字)今日喜得寶劍,老夫也高興。老夫十分喜愛舊日讀過的一首古劍銘,送給你: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藏若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

有鋒芒,去砍東西,自己也會受傷。久而久之,這鋒芒就鈍了、廢了!只有藏匿著,在最需要的時候出手,才是利器。

曾國藩的一生雖然顯赫,功高位尊,但他卻非常低調,處處藏鋒,不露鋒芒。所以才能安度一生。曾國藩曾經總結過天道有三惡,即:天道惡巧,天道惡盈,天道惡貳。

後來他覺得自己漏了很重要的一項,在日記中又總結了一點,那就是惡好露。

《道德經》中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上天厭棄露才揚己的人,社會上討厭驕傲自大的人。越是自誇自賣的人,其實越無知,越淺薄,也越不會有好結果。

“木秀於林,風必催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 “搶打出頭鳥” ,“出頭的椽子先爛” 。楊修就是最好的例子。

古人推崇 “是非瞭然於心而一毫不露” 。善藏者,不動聲色,心跡無痕,讓人看不透,才不會受制於人;就像古代皇帝,深深藏起自己的喜好,怕別人用自己的愛好誘惑自己。

而不善藏者,無城府和內涵,很容易讓人一眼看穿,常常被人利用,受制於人。

在漢語中,藏為多音字。只有懂得藏的人,懂得藏鋒的人,才能最終讓自己的內心成為一處的寶藏。

藏,不僅是一種手段,還是一種智慧,更是人生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