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帶你讀懂隔離見證

做驗證工作的節點和礦工也會驗證這個新的數據結構裡的腳本簽名,以確保交易是有效的。

那麼重點來了:當審核統計區塊大小不能超過1M的時候。腳本籤大小不會被計算在內。這簡直是一個數學計算上的巧思!

隔離見證產生的結構

1、可以用軟分叉增加最大區塊容量

因為舊有節點根本看不到這些被隔離的見證,即使真實的區塊已超過1MB,它們仍會以為沒有超過限制而會接受區塊。在整場有關區塊容量的辯論中,最大的難點就是硬分叉。

SW可以提供約2MB的有效區塊空間而沒有任何硬分叉風險。

2、從此以後,只有發出交易的人才可以改變交易ID,沒有任何第三方可以做到

如果是多重簽名交易,就只有多名簽署人同意才能改變交易ID。這可以保證一連串的未確認交易的有效性,是雙向支付通道或閃電網絡所必須的功能。

有了雙向支付通道或閃電網絡,二人或多人之間就可以實際上進行無限次交易,而無需把大量零碎交易放在區塊鏈,大為減低區塊空間壓力。

3、輕量錢包可以變得更輕量,因為它們無需再接收見證數據

4、可以大幅改善簽署結構

在區塊鏈上,曾經有一個超過5000個輸入的交易,因為簽署設計缺憾,需要半分鐘才能完成檢查。在建議中的SW軟分叉會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圖說隔離見證

下面我們來說一個非常淺顯生動的例子,你瞬間就能明白了。

比如我們有一個交通法規,說一條大路上只能容許總面積是100單位面積的車輛。

每個車我們有30個單位的面積。大馬路上一次只能跑3輛車,如下圖

3分鐘帶你讀懂隔離見證

這時候把車的結構重新調整下,把拖車放到了頂上。每個車的面積單位變成了14個單位. 這時候大馬路上一次能跑7輛車了。

3分鐘帶你讀懂隔離見證

好我們現在把剛才淺顯易懂的比喻換一下。馬路=1個區塊,車=每1筆交易。

問題1: 腳本簽名是不是和每筆交易在一起?

如圖所釋:車頂上的那個方塊(腳本簽名 ScripSig) 是屬於車的一部分。驗證交易的時候簽名當然會被一起驗證。

問題2:見證是不是在區塊鏈上?

如圖所釋:只是改變了車的結構,而且整個車還是開在馬路上。所以當然在區塊鏈裡面!

現在你完全明白了嗎?

更多區塊鏈小知識,持續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