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當自強,她是創新達人孫雅涵!

她說:只有高手才有真正的較量,只有較量人才能不斷的突破,不斷的進步!

她說:她的夢想是成為中美科研人員,為人類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她說:立人立天下!

小小年紀,霸氣十足,信心十足,能力十足!

帶勁!

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孫雅涵,就讀於育才一小,學習“玩轉發明”課程的一員。

2013年,榮獲全國科技周大賽的一等獎,同時發明的四個作品獲得了國家專利書。

2015年,被評為南山校園創新院小院士。

2016年,在第十一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課題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中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小院士。

2016年,在最美南粵少年評選中榮獲深圳市十佳創新好少年。

小小年紀,碩果累累,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小朋友!

孫雅涵小朋友無疑是當今創新教育下的蓬勃新生命,個性獨立。

現代社會,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最新信息的能力,更要培養學生自主的思維和學習能力。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新成果的不斷湧現,瞬息萬變的信息紛至沓來,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斷地獲取並儲備新信息,掌握科學發展的最新動態,才能對事物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產生創新的靈感。否則,創新將成為無水之源、無土之木。因此,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新信息,如:通過圖書館、電視、報紙、互聯網、社會調查等獲取信息,為創新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這樣才能在科學的高屋建瓴,運籌帷幄,駕馭科學發展的潮流,才能使創新能力結出豐碩的成果。

到底何為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的內容大致分為:思維教育、發現教育、發明教育、信息教育、學習教育、滲透教育、藝術教育、參與教育、未來教育、個性教育、和諧教育等。著重培養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格。

少年當自強,她是創新達人孫雅涵!

1創新精神

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興趣、求知慾,對新異事物的敏感,對真知的執著追求,對發現、發明、革新、開拓、進取的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是一個人創新的靈魂與動力。

2創新能力

主要包括創造思維能力,創造想象能力,創造性的計劃、組織與實施某種活動的能力,這是創新的本質力量之所在。

3創新人格

主要包括創新責任感、使命感、事業心、執著的愛、頑強的意志、毅力,能經受挫折、失敗的良好心態,以及堅韌頑強的性格,這是堅持創新、作出成果的根本保障。

少年當自強,她是創新達人孫雅涵!

教育誤區

誤區之一

創新教育就是“小發明,小創造”。

談到創新教育,一些中小學領導和教師自然地與學生的“小發明,小創造”相聯繫,認為:學生的“小發明,小創造” 多的學校,創新教育就有成就。否則, 沒有成績。因此,就有學校 提出 “ 小發明,小創造”的指標,教師、學生想方設法為此努力。我們的一些媒體和行政官員也將“小發明、小創造”多的學校作為創新教育的典範廣為宣傳。所有這些促使了一些中小學校教育工作者對創新教育產生了誤解: 創新教育就是‘小發明、小創造’ 。

誤區之二

創新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有稱創造性思維),而創新思維就是發散思維。

創新是一種綜合素質,有關專家認為它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構成:一是創新人格,二是創新思維, 三是創新技能。 以上三要素最關鍵、最主要的是創新人格,其次是創新思維,最後才是創新技能。由此可見,創新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而不僅僅是創新思維。

其實在如今社會,創新教育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共同要求。對於基礎教育來說,應著眼於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育,為人的創新素質的持續發展打下初步的基礎。人格魅力總是第一位,就像孫雅涵說的“立人立天下”,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人才,缺的一直是有人格魅力的人才!而我們一直在努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培養出更多具有獨立人格魅力的社會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