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誠致信何處得,菩提樹下去參禪

至誠致信何處得,菩提樹下去參禪

古時候有一位會與鳥說話的少年。他叫......

貢也常跟著老師在學校讀了幾年書,畢業時,老師語重心長地對貢也常說:“這些年,我只教會了你讀書寫字,沒教你生存的本領,以後你打算怎麼生活呢?”

貢也常說:“我只會讀書,其他什麼也不懂,我這一輩子就跟著老師您吧。”

老師說:“哪怎麼行呢?如果你想自己靠雙手生活,我來教你種地。如果你不想幹體力活,我就教你一項絕技,保你不會捱餓。你選擇那一項呢?”

貢也常說:“老師,我想學絕技。”

老師教他學“鳥語”。貢也常學會了與鳥說話,就告別了老師,回到家裡。

至誠致信何處得,菩提樹下去參禪

貢也常家的房子後面有一座山。一天,他聽見一隻鳥站在樹上叫喚,他仔細一聽,鳥說:“貢也常,貢也常,山後頭有隻兔,你吃肉來,我吃皮。”

於是,貢也常就到山後面一看,果然有一隻剛剛斷氣的野兔兒躺在那裡,腿上還帶著一隻鐵絲環。他就把兔肉留下,把剝下來的兔皮放到山後面。

等吧兔子肉吃完後,又有一隻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叫喚,那隻鳥說:“貢也常,貢也常,山後頭有隻羊,你吃頭來我吃腸。”

於是,他又來到山後面,一隻羊躺在地上,羊的身上還帶著箭傷,也是剛剛死去。他就把羊揹回去,自己留下肉,把羊的腸子又放回山後面。

鳥又叫他:“貢也常,貢也常,山後頭有袋谷,你吃米來,我吃糠。”貢也常就把穀子碾成米,把米留下來,把穀糠放回山後面。

貢也常的生活無憂無慮,他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沒了米,鳥就叫他到後山背穀子,鳥吃穀糠,他吃米;沒了面,鳥就叫他到後

至誠致信何處得,菩提樹下去參禪

山背麥子,鳥吃麩子,他吃麵。

他和鳥的經常說話。他想要什麼,就告訴鳥,鳥就告訴他什麼時間到山後面去取東西。

有一天,鳥又叫他說:“貢也常,貢也常,山後頭有一條牛,你吃肉來,我吃頭。”

貢也常就來到山後,看見一頭很大很肥的牛躺在那裡。貢也常心想,這隻鳥也太貪心了,往日只是要求留下皮子,肉全歸我所有,今天還要我把牛頭留下。這個牛頭也能剝下好幾斤肉呢,剝下來的牛皮,我還要賣呢。他想那些鳥有的是辦法。

於是,貢也常把牛肉吃了,把牛皮賣了,一點也沒給鳥留下。

貢也常吃完了牛肉,他就對鳥說,他還想吃肉,鳥生氣了,好幾天也不叫了。貢也常就數落鳥。

有一天清晨,鳥又嘰嘰喳喳叫起來:“貢也常,貢也常,山後頭有頭驢,驢肉、驢皮全歸你。”

貢也常高高興興地就去了山後面,他看見遠處躺著一個黑乎乎的東西,不像一頭驢,走進仔細一看,是個死人,他嚇得撒腿就跑。

至誠致信何處得,菩提樹下去參禪

後來,衙役順著腳印就追查到他的家裡,把他拘押到縣衙裡。

貢也常死活不承認他殺人了。縣太爺問他,哪為什麼現場有你的腳印。貢也常就把自己得罪了鳥以及自己會鳥語的事情告訴了縣太爺,縣太爺不相信。

正巧,縣衙房樑上有一個燕窩,燕窩裡有幾個小燕子。縣太爺機靈一動,何不當場試試,看看他說的是真是假。老燕子飛走了,縣太爺就叫衙役把小燕子掏出來,放到另一個地方。老燕子飛回來了,看見窩裡沒了它的孩子,唧唧喳喳叫個不停。

至誠致信何處得,菩提樹下去參禪

縣太爺就讓衙役把貢也常押解到房簷下,問他:“燕子說什麼?”

貢也常回答:“大燕子回來看見沒了孩子,一邊哭,一邊哀嚎,孩子們哪,娘回來了,你們去哪裡了啊?”

於是,縣太爺就相信了貢也常,的確能聽懂鳥語。

最終縣太爺判決:貢也常做人缺乏誠信,讓他到官府的寺院去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