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刺激而美妙的遊戲

这是一场刺激而美妙的游戏

这是一场刺激而美妙的游戏

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心掏出來讓你看,那將是怎樣一幅令人震撼的圖景?《寐語》的作者張鮮明……

近期,一部叫作《寐語》的書,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出版伊始,便立即引發文學評論界和讀書界的廣泛關注。8月9日,《文學報》以整版篇幅對此書進行重點推介。有評論家指出,《寐語》必將以其原創性、超現實、奇幻性和本土化特色,在當代中國文學中佔據重要位置。

張鮮明,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省詩歌學會會長,鄧州市人,南陽作家群骨幹作家之一。作為“幻像攝影”的首創者、“夢幻敘事”的實踐者、“魔幻詩歌”的探索者,他的創作一直以原創性和先鋒性著稱。昨日,就《寐語》的創作等問題,張鮮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这是一场刺激而美妙的游戏

《寐語》

記錄一個個夢境

展示隱秘內心圖景

據張鮮明回憶,他是一個愛做夢的人,並能很清晰地記住許多夢的細節,他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的一些夢。在某種程度上,他就像伯格曼那樣,是一個生活在夢中的人,只是偶爾探訪現實。

說起《寐語》的成因,他說,從1997年7月開始,他連續好長時間總是做一些奇怪的夢,甚至經常在夢中作詩。出於好奇,他順手把這些夢境和詩句記下來。從那以後,他的床頭總是放著紙和筆,還有筆記本電腦,以便隨時記錄夢境。

後來,他把夢境當作素材,寫了許多超現實主義詩歌。在整理這些夢境的過程中,他發現這些夢太神奇、太詭異了,它是靈魂的活體標本,是人性最直接的呈現。不僅如此,他還發現,這些夢境竟然以一種連他自己都不可掌控的、令人驚訝的表現力和異乎尋常的想象力,展示著當代人豐富、深邃、隱秘的內心圖景,這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或可能有的世界。於是,他把這些夢境整理出來,命名為《寐語》。

大家紛紛撰文評價

這是開先河的作品

《寐語》在《大家》雜誌2016年第4期頭題位置刊發之後,立即引起文學界關注。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佩甫在評價《寐語》時指出:“作品的獨創性和先鋒性讓人欣喜不已!”“從文本意義上說,這正是一部開先河的作品。”著名文學批評家耿佔春在為《大家》雜誌所寫的主持人語中這樣評價《寐語》:它甚至把敘事帶到了文體的邊緣,在某種程度上它有《野草》的文風,有著指向詩歌和思想的層面;在另外一種層面上又有著魔幻與荒誕的風格,富有充滿歧義的寓言品格。它的敘事以夢幻的循環聯繫取代了線性的敘述,它以無窮無盡的令人迷惑的細節吸引著閱讀,又以近乎瘋狂的、無所不包的無意識瞬間回應著經驗世界的諸種狀態。這是一部夢的編年史,但不時讓人感受到現實世界的情感驚悚。著名散文家周同賓撰文指出:“張鮮明的系列散文《寐語》,寫的是夢,是超現實,卻是一個人的靈魂自傳,就像是一個人把自己的心掏出來讓你看,它比現實更真實。這部散文集,有著極大的原創性,深刻,詩性,有趣,好讀。那些碎片化的故事、場景和細節,有著超常的想象力和驚悚感,有《野草》的品質和《聊齋》的魅力,讓人莞爾,讓人深思,讓人驚出一身一身冷汗。”

《寐語》是靈魂的黑盒子

是超現實主義傳記

就像張鮮明自己所說的那樣,《寐語》是靈魂的黑盒子,裡頭裝著他的134個夢。說起夢,他說,夢境使我相信,在現實世界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世界。

人除了經歷著現實人生,還可能同時在經歷著另外一種人生——超現實的人生。在超現實中,人也像在現實生活中那樣,悽悽惶惶,往來奔忙,蠅營狗苟,升沉榮辱,一切都是那樣的真實和生動。與現實世界不同的是,在超現實世界裡,你可以經歷重生,可以修正、追悔、逃脫。因此,做夢是真實人生的操練,是修行,是靈魂的救贖。

在張鮮明看來,如果把一生的夢境穿起來,就是一部超現實主義傳記。他說,從人性的層面上說,這樣的傳記比傳統意義上的傳記更真實、更豐富、更精彩、更深刻,也更有趣。張鮮明說,以夢的視角看世界、觀人生、察人性,就像在大幕背後看戲,既能通過穿越的手段體察宇宙的宏闊、世界的奇妙、人生的多彩、人性的神聖,也能以變形和超越的方式勘破世界的荒誕、人生的滑稽和人性的齷齪;當然,更能輕而易舉地實現對這一切的超越,讓你與萬物混同,與天地同在,與諸神相伴。可見,這是一場危險、刺激而又美妙的遊戲。

这是一场刺激而美妙的游戏这是一场刺激而美妙的游戏

閱讀張鮮明

張鮮明,1962年生,河南省鄧州市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系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詩歌學會會長、河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現供職於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在《詩刊》《十月》《大家》《星星》《中國攝影》等各類期刊發表大量文學作品和攝影作品,出版詩集《夢中莊園》《詩說中原》,報告文學集《排場人生》,攝影集《空之像》。曾獲第二屆中國濟南當代國際攝影雙年展最佳攝影獎、第23屆中國攝影藝術大展優秀作品獎、天津市第十八屆全國孫犁散文獎一等獎、中原詩歌突出貢獻獎。

他是“幻像攝影”的首創者、“夢幻敘事”和實踐者、“魔幻詩歌”的探索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