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片子是槍戰片的至尊楷模?《喋血雙雄》—我心中的至尊槍戰片

說來也有意思,我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正是我剛開始頻繁接觸香港電影的時候,此前都是看看電視裡放的香港電視劇而已。那時我念初一,舅舅家買了臺錄相機,他把

帶子都看膩了,老爸就向他借了過來讓咱們家看了幾天,看的第一盤錄像帶就是《喋血雙雄》,第一次看的感覺就是:火爆、火爆、還是火爆,12歲的我只能看到這些東西,就這麼第一次接受了槍戰片概念的洗禮。那時我還不知誰是周潤發、誰是李修賢、誰是葉倩文,更不知片子好不好要先看誰是導演,但看了這部片子、記住了他們的名字,留下了太多經典的印象。此後看了無數中外警匪片,竟發覺都不如最初看的這部,包括吳宇森及周潤發自己所有其他作品。年年重溫這部影片我都會感動如昔、感觸頻多,儘管這只是一部商業娛樂片,我卻認為他超過了太多藝術片的境界與成就,使我共鳴至今。

哪部片子是槍戰片的至尊楷模?《喋血雙雄》—我心中的至尊槍戰片

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喜好不能強求,不過我在網上查資料時竟發覺這部片子在國際上的口碑要比香港本地好,這還是讓我在感情上很不舒服,有種中國人拍出如此經典居然不被自己人賞識的鬱憤感覺。雖然這部影片他不像《英雄本色》那樣男兒義烈、不像《縱橫四海》那麼瀟灑優雅、不像《喋血街頭》那麼殘酷野性、不像《辣手神探》那樣雷霆霹靂,但我卻認為從角色本身來看、他已經遠遠超越了以往槍戰片所能承載的外延內涵,其中充滿人情味與哲學思考的英雄塑造、鏗鏘有力痛斥世風的臺詞設計、瀟灑利落剪切精妙的故事節奏、表現人與人思想性格的矛盾衝突、及人與社會步伐不協時的茫然執著所帶來的種種反思,總讓我格外激動。這部片子的江湖氣息、人格魅力是絕大多第一流的武俠片都不具備的,是一部真正的現代版武俠史詩,這部影片使我成年之後驚訝地發現,單以電影的類型而論,我對槍戰片的喜歡程度竟然要超過一直自以為最喜歡的武俠片,或者這其中有槍戰片能更方便直抒現代意識、使我有共鳴基礎的緣故,而大多武俠片雖然有我喜歡的動作形式美、古典意境、及人性探討的精神內涵,但卻難有直指時下社會的那份滄桑情懷與人性的扭曲吶喊。當然、這也有編導及其他所有幕後人員的功力在裡頭髮生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為止所有武俠片的江湖氣息、江湖內涵都輸給了這部影片,那是一種真正追求公正、追求自由、以本能與命運抗爭、然終被環境的惡潮所吞沒、既無奈又無悔的俠者品格與偉大氣質。儘管這已是部1989年的老片,但目前看來、在它之後的警匪影片只能在槍戰視覺效果的技術層面超過它,而在人文內涵上想要與之比肩則很困難。

哪部片子是槍戰片的至尊楷模?《喋血雙雄》—我心中的至尊槍戰片

不過我說起我最愛的這部影片,急於表達自己的心緒而把話說得忒也沉重了一些,事實上這部影片的表現形式卻是極為浪漫唯美的,瀟灑的造型、美麗的風景、動人的音樂、火爆的槍戰,馮剛為給小莊討錢不惜犧牲性命的江湖義氣,小莊為救小女孩將己置於險地灑然無畏的俠者情懷,當然還有那白鴿在槍林彈雨中飛舞的意境,這是吳宇森表現激烈殘酷時慣用手法的招牌菜第一次完美展現。(也許現在會有很多人愛諷刺他這點,但不管如何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第一次是成功的,我們要取笑也只取笑後來無意義的模仿與重複。)每當我重溫這部影片還沒看到它的畫面時,就能因聽到那沁人心脾的插曲而先在腦海浮現影片的片斷,致使自己情緒激動、眼眶溼潤。可以講,盧冠廷為本片的所作的配樂,跟劇情的起伏、人物心理的變化、環境氣氛的協調實在是太般配了,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開頭葉倩文伴隨周潤發出場時唱的那首主題歌——“在每一天我在彷徨,每日每夜我在流浪,多麼想找個願意相隨的人、叫我心不再飄泊。希望等到你的來臨,輕輕地說接受了我,讓我知道我看著的人、承諾的一切永不改變。多少期望多少夢,都因孤寂的感覺,就算希望多飄渺……”,這悽楚傷婉的旋律,伴隨著殺手小莊(周潤發)披著風衣、提著箱子、戴上禮帽、走出教堂、步入酒吧、掛著圍巾、無語凝視、沉默拔槍的一舉手一投足的慢動作中響起體現出十足的韻味,更暗示主人公的心境與即將發生男女主角結緣的情節變化、並揭示了整部影片的基調。另外小莊獨自一人吹口琴時的悲涼,更加將主人公不融於俗、不容於世的寞落感得到了深化體現。

其實孤獨寂寞,我們大多人原已看得太多,自己也有親身體會,但本片主人公、準確講是兩位主人公的孤寂感,與我們平時看多了沒感覺的孤獨寂寞一詞是完全天壤之別的兩極概念,因為兩位主人公的這種孤寂感不是流行歌詞中的無病呻吟、不是酒喝多了的兩眼無神無所事事,而是一如武俠小說中慷慨悲歌的俠士欲伸張正氣而不可得、一種曲高和寡無人應的心理重創所帶來的沉痛失望。正如導演所云,本片表達了他心中失落的正義。

這種正義不是用法律的形式去伸張,而是非常反諷的通過犯法的手段去維護,法律在本片中成了可恥可笑專被惡人把玩利用的擋箭牌,具有對現實辛辣的嘲諷意味。而這種惡、這種灰黯的世道,則是通過警察內部的人事傾軋與黑幫集團的自相殘殺正反兩條道路、兩條線索去穿插交織,一方面是殺手小莊所處的江湖黑道不講道義,一方面是李警官所在的官方制度機構毫無人情味。然本片所弘揚讚美的善、那種隱藏在晦暗世道里也掩不住的光華同樣通過這兩個領域去辯證反襯。身在黑道的殺手小莊比大多所謂代表正義的警察更有人情味,更講原則正氣,而在正道的李警官卻比江湖黑幫更懂惺惺相惜、更懂什麼叫做義氣。兩位主人公都是各自領域中出汙泥而不染的傑出俠者,而他們所在的組織與機構、江湖與社會則是灰濛濛、黑漆漆的一灘渾水!

哪部片子是槍戰片的至尊楷模?《喋血雙雄》—我心中的至尊槍戰片

女主角珍妮(葉倩文)的戲份並不多,因為吳宇森的電影一向注重男兒間的情誼與氣概,在本片,珍妮有如二者的橋樑與聯繫紐帶,有了她,二人的世界才開始互相溝通變得完整立體,她是兩位主人公激發隱藏溫情屬性、渴望理解的催化劑,讓本是同根生的二者走到一起——使原該是警匪對立的死敵,卻在對方身上發現了自己於另一種環境道路下的投影,彼此竟是最能互相理解的朋友與知己,因為他們都有共同的理想:正氣!道義!原則!這是他們共同遵守與共同追求的東西,儘管這個世界已經不再講這些東西,他們的“純真”思想已經與這可悲的世道脫節、落伍,但他們卻義無反顧地堅持。警察抓匪徒本是理所當然的正義行徑,而殺手小莊專殺惡徒則一樣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正義,雖然方法是錯誤的,但是當你面對法律根本不可能制裁惡人時的荒謬現狀,警察也只有拿起槍來與殺手一同大開殺戒,一起闖出衝破這個無理的世道法則,兩個原本警匪敵對者最後竟然殊途同歸、表達了同樣對公道的訴求與不公的憤怒。這也正是結尾讓我熱血澎湃的一幕大氣象、一種放下屠刀大徹大悟後終還要再拾屠刀的偉大境界。縱然明知結局無奈,二人也不能再忍受這世間的無賴!因為這個世界白道的法律與黑道的規矩全都成了笑談空文,兩個灰色地帶的主人公也只有聯手抗戰,盡己所能阻止黑暗的蔓莚與侵襲。那安詳寧和的教堂在結尾與開頭前後呼應,與血腥殘酷形成鮮明對比,而在內裡深處卻還有對主人公小莊命運的昭示與痛惜,因為故事從教堂開始、也從教堂結束,主人公走上殺手不歸路是因為早在心靈上對宗教所代表的善良進行皈依,這種皈依不是形式上的成為教徒,而是去用槍來懲奸罰惡,再在每次殺人後回到這裡尋求心靈的安慰救贖,但也因此他走入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天堂”路、註定終點就在起點。結尾他終於悲劇性地死亡,但更可悲的是那座教堂的被毀,那聖母像的倒塌,因為那是預示善良的下場,因為個別惡人一時的死亡,根本不能彌補整個世界對善良正氣、義氣原則的匱乏。可是這個道理沒有幾人能懂,所以李警官在違法地一槍斃了黑道老大汪深海之後,只能坐在地上傷心透頂地哭泣,那不僅僅是因為失去了小莊這位朋友,也為好人無好報、法律無能的事實而感到有心無力。

最近這部片子被英國著名電影雜誌《帝國》評為近15年來世界15部最具影響力電影排名第七名,美國《時代週刊》將它列入20世紀亞洲十大影片之一,我想它是當之無愧的。這既是一部商業暴力美學的電影,也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哲學式的電影,商業娛樂與深邃藝術的完美結合,它謳歌了我們所處時代一種久違的精神、更控訴了這個世界怎麼可以對這種精神缺失也無所謂!

本片的一些精彩臺詞:

李修賢:我相信正義,可是沒人相信我。

李修賢:你的朋友到底會不會來。

周潤發:會來的,一定會來。

李:如果他再出賣你,怎麼辦?

周:我仍然當他是我朋友,他到底幫過我。

李:真正夠朋友的沒幾個。

周:有的,只是太少。

李:我真懷疑你們這行還講不講道義。

周:這個世界已經變了,現在沒有人講了。

李:我是警察,我不會在人背後開槍。

周:那豈不是跟我這行一樣?

李:完全不一樣!我是執法的,你是犯法的,我今天抓不到你,怎麼跟死去的朋友交待?!

周:其實我們兩個人一樣,都是用槍混飯的,只是用槍的方法不同。

朱江:做狗也要有個做狗的樣子。

朱:我不想被人像狗一樣打死,我本想死得光彩一些,可是我連想自殺的最後一顆子彈都沒有。

周:把槍放下?我十幾年的朋友,我就這麼一槍把他打死了。你叫我把槍放下?你現在出去告訴他們你是警察,看看他們會不會把槍放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