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閱讀效率?如何準確記住書中內容?

orsunny


我今年三月份開始學習寫書評和講書稿,從三月份到現在我閱讀了不下30本書,當然比起大咖,一年讀三百本書,我這算是九牛一毛了。但是對我個人而言,卻是一個突破。因為這個閱讀量超過我過去兩年的閱讀量了。


寫過書評和講書稿的人都知道,要完整地交付書中的內容,必須提高閱讀效率以及準確地記住書中的內容。那麼說到我閱讀技巧的啟蒙書,就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奧野宣之。那麼到底怎麼提高閱讀效率並準確記憶書中的內容呢?

據我總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將讀書的過程結構化。即拿到一本書的時候,從目錄、封面、前言、後記去了解書的內容和整體結構,更重要的是決定這本書是否值得你花時間閱讀。

2、做記號。第一遍將書本通讀一遍,再把覺得有價值的內容折角。第二遍閱讀折角的這些內容,如果覺得一些內容仍然值得讀,再劃線。

3、“蔥鮪火鍋式”筆記法。運用摘抄加感想的方法記筆記。摘抄那些讀了幾遍依然讓你心動的句子或段落,再在這些句子或段落下面寫上感想。運用這種方法做筆記,一來可以記住書中的內容,二來這些筆記將會是你創作的源泉。

4、要記憶書中的內容,重讀是免不了的。我寫稿的時候寫不下去就會去翻之前的筆記,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想法。有時候還會有意外的驚喜,甚至會對之前寫的句子驚歎。

5、在一些平臺上面寫書評,當你能把一本書的內容完整的輸出,那麼你對書中內容的把握就比較全面了。輸出能夠促進思想內化,書中的知識會逐漸轉變成自己的能力。

千萬不要認為記筆記這樣的方法影響閱讀速度,比起將一本書漫無目的的讀幾遍,記筆記的閱讀方法會讓人愛上閱讀。就好坐纜車上山雖然舒服,但是徒步登山我們能收穫更美的景色,登上山頂的那種滿足感與坐纜車上山是無法比擬的。

所以運用上面所提到的這些技巧閱讀的時候,我們是主動的去吸收知識,而不是被迫的讀完一本書,帶著目的閱讀對提高閱讀效率和記憶書中內容是非常有幫助的。


雲中書爾


大部分人都認為:閱讀效果=看了多少書+記了多少東西。如果你看書,只單單強調了記住多少知識,簡單的存放這些知識,那即使看的再多,記得再多也沒用,個人眼中,這樣做的效率為0。

好的讀書方式,理應是這樣的:閱讀→獲取→思考→內化→應用行動。下面簡單的推薦3個方法,只有這樣做,你的效率才會提上去。

1.快速閱讀,掌握一本書的框架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你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讀完所有的書,而且閱讀也不僅是存放知識,而是你要在需要的時候,快速的找到它們並且利用它們。

你一定有過這種體驗:當你在做某方面的事情時,腦子裡蹦出一些瑣碎的相關的知識、詞彙,你自己也不清楚它們來自於哪兒。這其實是你之前看過的、學過的知識在你腦海裡埋下了種子,你主動去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過它,但當你在做相關事情的時候,它會適時的出現。針對這個原理,所以你需要有快速閱讀的能力,此時你並不需要完全的去弄懂它,只需要多埋下幾顆種子即可。

有了種子還不行,關鍵是下面這步:你要快速的找到哪裡可以瞭解種子,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利用起來。這要求你平時看書要掌握一本書的框架,你可以不弄明白書裡說的知識點,但要明白它說的是什麼,把它和種子關聯起來,等到用到的時候再去了解即可。

2.思考內化

知識的存放,其作用遠遠不及你思考過後的內化,做筆記是在練字而不是在學習。當你看完一本書的時候,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這書講了什麼?它有幾個要點?這幾個要點之間的關係?如何應用?

認知心理學把對知識的理解分成兩種,:一是簡單加工,單純的複述;二是精細加工,對知識點進行思考,建立聯繫,再次表述。後者的記憶效率,遠遠優於前者。

3.多回憶

心理學家Rowland在2014年的論文中表示:大部分時候,記憶效率跟「提取時所花費的努力」呈正相關。說明白點:閱讀時越流暢、越「舒服」,你就越可能記不住

所以,在讀書的時候,多停下來思考,比如多回憶上一章的內容,多回憶一下書中的關鍵詞,多關聯一下你已有的知識...強迫大腦去思考、理解、回想,建立的記憶會更牢固。

這3個方法,看上去簡單,實則艱難,祝各位早日習得。


阿呆札記


閱讀的第一步是讀,然後才是理解,記憶。

讀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但其實很多人的閱讀習慣不好,導致基礎就不穩固,也就很難記住書本中的內容了。並非所有內容都需要精讀,一般來說,開始閱讀的時候,建議先對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瀏覽,瞭解整篇文章的脈絡結構,這樣就能劃分好精讀和泛讀的區域了。大部分情況下,開頭的引入背景,論證觀點時的數據、事例等,都是可以略讀的內容。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文段的開頭句,結尾句和轉折句。這些地方,出現作者想要說明得觀點的可能性比較高。

當我們完成了第一步閱讀之後,就進入第二步記憶。如果什麼都不做,很可能第二天你就只記得一些大體內容了,說不定一週以後你就完全忘記了閱讀的內容。斯科特·揚在他的書《如何高效學習》中介紹了他的方法——積極閱讀法。開始閱讀是需要準備一筆本子,寫下主標題和亞標題,當你閱讀完一段文章後,儘量回憶這段文章的主要觀點並寫下來,這是一種檢驗你閱讀成效好方法。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閱讀是為了獲得知識而不是消遣,我們需要記得書中的內容來幫助我們通過考試,提升知識庫存。因為是剛剛讀完,所以我們可以寫出文段的主要觀點,但要想長期記住這些,就需要我們做更進一步的思考:我要怎麼記住這些觀點?我要怎樣運用這些觀點?思考前一個問題時,我們會展開聯想,思考後一個問題時我們會展開想象。腦海中的畫面多離奇都沒有關係,只要它能幫助你更好的記憶和理解這些觀點,如同福爾摩斯的記憶宮殿一般。

現在我們有了很多好用的思維導圖軟件,完全可以藉助這些軟件對閱讀內容有更好的理解。仔細閱讀前先將標題全部添加進去,可以對文章的行文脈絡有大致清晰的瞭解。精讀是用積極閱讀法,將各個篇章的主要觀點編輯進思維導圖大標題後面。當我們完成整本書或文章的閱讀時,我們的思維導圖應該是擁有很多分支的大樹根。一個好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回憶起文章或者書籍的內容,這樣即使有了暫時的遺忘或遺漏,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幫助你回憶,免去重新閱讀的煩惱。



羽瑟涵


記不住書中的內容,這不是你的錯。

在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介紹了100多年前德國實驗學家艾賓浩斯發現了一種記憶現象,稱之為艾賓浩斯現象,從而提岀“人類大腦的構造原本就善於忘記。”



從圖中可以看岀人的記憶在剛開始記住的20分鐘之後就會慢慢開始遺忘。

因此,想要改變這一現象,《實用性閱讀指南》中提岀只有把讀到的知識付諸行動,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就是永久的記憶了。

其實真正導致人與人之間知識水平差異的,不是讀了多少書,而是讀書之後的行動力,即使你只讀了一本書,但能把讀到的知識按照書中的內容付諸行動,也是很了不起的。

富蘭克林說:告訴我,我會遺忘,教導我,也許會記得,親身參與,才可學成,閱讀也一樣,通過閱讀可以獲得知識,如果不親身實踐,付諸行動,也就無法帶來任何改變,更談不上效果。

比如說你看了溝通類的書,就從主動與人打招呼開始,看了閱讀方法類的書,就按書中的方法實踐閱讀,即使看了一本小說,也可以把書中的內容講給別人聽,在講的過程中,既加深了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又鍛鍊了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

知識,只有付諸行動才可發揮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