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在和誰搶「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的名份?

李斌在和誰搶“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的名份?

李斌

在特斯拉醞釀退市之時,蔚來正向著股市跑步前進。在新能源車企上市的賽道上,蔚來不斷加速衝刺,目的就是在北汽新能源等企業之前搶下“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的名份,這是擺在李斌面前“必然”也是“必須”的選擇。

有人曾評價:李斌是個商人,他的腦海裡全是生意。

近日,流傳了數個月之久的蔚來汽車前往美國上市一事終於塵埃落定。據相關媒體報道,蔚來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NIO”,計劃通過IPO募集最多不超過18億美元。

在股權結構方面,招股書顯示公司創始人李斌持股17.2%,騰訊持股15.2%,高瓴資本持股7.5%,蔚來北美CEO Padmasree Warrior持股1.4%,車和家創始人李想持股1.7%。

或許是巧合,就在李斌開始IPO路演的當天8月14日,受土耳其里拉暴跌影響,全球股市遭遇重大震盪。道瓊斯指數、恆生指數、國內滬深指數開盤後持續走低,跌至歷史低位。眾多經濟學家分析,美國股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下行或將是大概率事件。

李斌在和誰搶“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的名份?

8月14日 美股當日不斷走低

但這一切似乎並沒有阻礙蔚來向股市的腳步。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是,蔚來IPO的募集資金已經由20億元變為18億美元。寧可選擇融資額低於預期,也要抓緊時間快速上市,成為蔚來堅定不移的選擇。

在外界看來,在股市一片下行的預期下,蔚來“逆勢向市”本來就難以理解,現在加速上市的進程則讓人更加迷惑,蔚來要幹什麼?

相關資料顯示,幾乎與蔚來在美公開股權招募書同一時間8月8日,北汽新能源上市進程也進入了最後階段,進入證監會最後核准階段,這標誌著北汽新能源完成借殼上市也只差臨門一腳。

“蔚來提速上市進程,就是為了搶在北汽新能源等企業之前爭一個‘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的名份,”有相關行業觀察人士向汽車預言家表示,與蔚來一樣,很多的新能源造車企業都在上市的百米賽道之中,都想成為“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

李斌在和誰搶“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的名份?

蔚來被譽為中國“特斯拉”

與2017年資本對造車的狂熱不同,2018年的中國資本對於造車顯得謹慎了許多,搶下“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將會成為蔚來的一張重要籌碼,對於提升行業聲望至關重要。

事實上,對一向敏感的資本而言,投資新能源造車的關注點已經是造車結果而不是造車過程。對於經歷了2015年前後共享出行、汽車後市場的資本而言,吃夠了虧的各路風投對造車已經足夠審慎,能夠流向造車的資金將會越來越少,有相關人士表示。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境內有投資項目的前十大投資機構都投資過新能源汽車項目,雖然這些項目尚未盈利,但趨緩的投資已經釋放出明顯信號——資本對於造車已經疲勞,造車需要的資金未來將更加困難。

“資本不是憑空而來,也要考慮收益平衡,”上述人士認為,目前新能源造車投資普遍謹慎,資金會愈來越向頭部集中,會去青睞那些看起來“靠譜的項目”。如果不能形成輿論聲量,持續給予投資者信心,做到行業頭部,提高行業聲望,那麼未來將會失去一級資本市場關注的可能。

“可能有點殘酷,但資本市場只關心誰是第一,”上述人士在採訪中反覆強調,按照現在的投資邏輯,如果做不到第一,做不到頭部,等待企業的只有失敗,尤其是白手起家大量依靠外部資本殺入市場的造車新勢力企業。

李斌在和誰搶“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的名份?

蔚來正在意圖構建完美生態鏈

2014年成立至今,蔚來一直被業界相當一部分人視為造車新勢力的標杆、中國版的“特斯拉”。相關資料顯示,蔚來汽車正在試圖構建完美電動汽車生態鏈:高效能源供給生態,到2020年,蔚來計劃在全國建設超過1100座換電站,同時投放超過1200輛移動充電車;完整智能汽車服務生態,除了智能連接、新能源管理以及具備了想象力的無人駕駛之外,還包括車主大數據、智能停車等智能服務。

有行業內專家此前曾公開質疑:“要想實現蔚來眼中的生態鏈,需要雄厚資金的支持,蔚來準備好錢了麼?”

蔚來必須穩坐中國造車新勢力的頭把交椅,不斷提高自己的估值才能增加資本粘性,為以後持續的融資奠定基礎,才能實現上述偉大的計劃,而IPO就是最好提升估值的方法,在接受採訪時,有專家提出了不同的思路。

根據資本市場通行原則,上市企業的估值流程和非上市企業有著明顯不同,相對來說上市企業估值絕對值要優於非上市企業。蔚來踏入資本市場,將會在現有程度上進一步提升蔚來的估值。

利用上市企業身份提高估值,已經是很多企業提升企業整體估值的重要手段,有相關行業人士認為,上市公司意味著經營的透明,根據透明經營指標作出的企業估值將更具競爭力。在未來,企業對股市資金的吸引力將越來越透明,一個估值較高的企業能夠正確卡位市場。

儘管外界對於蔚來搶下“中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目的有著諸多的猜測,但不能迴避的是,美國股市現階段存在著重大風險。

“中國企業去美國割韭菜的時代已經結束,美國股市對於中國企業已經產生了芥蒂,”有相關經濟人士透露,在中國經濟的背書下,有相當一部分中國中小企業被包裝成知名企業赴美上市,造成了非常壞的影響。

據可查詢到資料,2017年一年,有16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是過去10年來在美國上市中國公司數量最多的一年。但迄今為止,這16支股票中只有7只呈現上漲態勢,剩餘9只都在不斷下跌。如果將時間軸放大到更長的時間,則可發現至少70%以上的赴美上市中國企業股票價格低於預期,30%左右的企業已經跌破發行價。

“從歷史大概率上來講,搶下‘新能源造車第一股’,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但對於李斌來說,並無其它更好選擇,”有人如此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