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學著作《元力論》3.0試讀版

一、前言

霍金說:“科學的終極目的在於提供一個簡單的理論去描述整個宇宙。”;“如果我們確實發現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它應該在一般的原理上及時讓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少數科學家)所理解。那時,我們所有人,包括哲學家、科學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參加為何我們和宇宙存在的問題的討論。如果我們對此找到了答案,則將是人類理智的最終極的勝利———因為那時我們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真正的大統一理論,應當是物理、化學、自然、社會、天文、歷史等等學科的理論大統一。也就是大到宏觀,小到微觀,中到人類社會的理論大統一。而且大道至簡,這個理論還必須是極為簡單的!

時間、空間和運動是經典力學的基礎,然而其概念到目前還是一片模糊!

時間是什麼?空間是什麼?物質是什麼?質量是什麼?能量是什麼?力又是什麼?引力的產生的機理是什麼?意識究竟是什麼?這些問題當前沒有人能明確回答出來,而這些又都是認清宇宙本相,找到大統一理論所必須要搞明白的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元素。

現代物理學把力歸結為四種:

引力:萬有引力。與質量成正比,距離成反比。屬於長程力,在四種力中最弱。

電磁力:電荷(磁級)正負相同為排斥力,相反為吸引力。與電量成正比,與距離成反比。屬於長程力,在四種力中第2強。它作用於帶電荷的粒子(例如電子和夸克)之間,但不和不帶電荷的粒子(例如引力子)相互作用。

電磁力比引力強得多。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同種電荷之間的力是互相排斥的,異種電荷則互相吸引。

弱相作用力:造成β衰變一類的衰變的力。由希格斯粒子(W+、W-、Z0)傳遞,較弱,屬於短程力,作用在夸克級的粒子,是四種力中第3強的。

強相作用力:是夸克之間的吸引力,它將質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縛在一起,並將原子中的質子和中子束縛在一起。在有效距離內,距離越大,力越大。屬於短程力,在四種力中最強。

科學上雖然總結出了宇宙中的四大力,但卻沒有明確力之來源,更沒有給出宇宙有序的合理原因。這一切都源於對於宇宙的終極存在是怎樣的,現代物理學至今還是模糊不清一片茫茫然!

地球上的人們,通常是從外到內去研究事物,先觀察表象,再進行試驗,從中探索規律,最後才研究內因。這種研究方法往往停留在總結規律上了,研究出各種公理定律之後就以為大功告成。這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當總結之規律無盡以解釋各類紛繁複雜的外象時,就面臨茫茫然了。其實,若知道了天機之道,由內而外地去研究事物,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

老子在《道德經》中雲:“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描述的就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粒子的狀態和運動。其中“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說明它是波動的,不確定的,不斷運動變化的;“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它同時又是實際存在的、是客觀實有的;“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精”就是精微。“窈兮冥兮”雖然看不到,但是“其中有精”,這個存在太精微太小,不能夠被觀察,但是它是真實存在的,是具備能量和質量的,其中包含了宇宙中一切信息。“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從古至今,這些信息一直都被保存下來,供人們瞭解宇宙的一切信息。我們如何能知道這一切呢?這就需要靠 “道”。我們要從道中瞭解宇宙。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中,有著一個恆星———太陽、8個行星、66個衛星、約5萬個小行星、數以百萬計的隕星,外加難以數計的塵埃顆粒、氣體分子和電離原子。太陽系的物質有99.86%集中在旋轉體系的中心即太陽中,餘下的0.14%的物質就散佈在太陽系遼闊無比的空域中,地球及其衛星月球合起來所佔的份額,還不足剩餘物質總量的1%。星系的旋轉中心總是聚集著這一體系中最大的質能。太陽系如此,銀河系及其他星系也是如此。

原子這個極小的體系,和太陽系這個極大的體系之間居然的確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有一個核心,這個核心佔據著微不足道的體積(相對整個體系來說),卻集中了99%以上的質量。原子小宇宙和太陽系這個小宇宙是很類似的。科學家經過測算,太陽系半徑/太陽半徑=原子半徑/原子核半徑。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如同星球圍繞著太陽轉動。如此的巧合,原子本身也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模式。如果原子體系放大10的30次方倍,它的各種力學和結構常數就非常接近於我們觀測到的銀河系。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英籍新西蘭科學家盧瑟福在利用α粒子轟擊原子的實驗中,意外地發現,原子中絕大部分空間是所謂空蕩蕩的,只在其中一個直徑約為10 的-13次方釐米的區域中聚集了很大的質量,佔整個原子質量的99.99%,為原子核。電子在原子核外空蕩的空間裡繞核旋轉,就象地球繞太陽運行一般。由此,他建立了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如圖:

天人學著作《元力論》3.0試讀版

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圖

這一原子結構模型就揭示了原子內部極度的實與極度的虛,原子中的核子是“實”,其餘部分則是“虛”。實際上,那被稱為“虛”的廣大區域裡,並不真的是一無所有,而是有著目前最精密儀器也觀察不到的極其微小的存在。

那麼,這個宇宙的終極最小的存在———被西方科學家稱之為“上帝粒子”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它涉及到我們這個宇宙極大的天機秘密。

天人學著作《元力論》3.0試讀版

上帝粒子

當前,人類科學的發展進程顯然是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即將再次爆發革命。時代將催生出一種能夠解釋、認知宇宙終極存在及其運行原理的全新的科學理論系統。

由於當代科學的廣博紛雜,科學家們分為了若干不同層次的群體。在物理學科內部,一部分群體埋頭於基礎的物理實驗測試,一部分群體則從事歸納理論抽象。極少部分有天賦之人,會發現諸多物理現象之中存在有極為緊密的內在關聯和規律。但是無論如何測試精準,嚴密論證,他們會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當研究對象的智慧設計程度之複雜性遠遠超越研究者的智慧和認知能力時,他們只能在目瞪口呆之餘,放棄繼續研究,或者由於無法理解而宣稱不可思議。雖然測試儀器的物理參數都是依據當今最尖端最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而設定的,但是對於觀測那些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的普通物質的存在,如果還是試圖採用不斷提高精度的顯微鏡、重量測試、熱敏、光敏、電磁能,以及化學測量設備來完成的話,這必將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在當前主流科學的理解基礎上,科學家們基本上是寸步難行,譬如對暗物質的認知。

二、暗物質與元力體

2015年12月17日凌晨,中國首顆天文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飛赴遙遠的太空,去尋找暗物質存在的證據。這是人類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的進程中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有天涯網友就此發問:請問周天兄,暗物質是什麼,天人學如何看待和解釋暗物質呢?

本人答覆如下:

暗物質哪裡還需要發射衛星去遙遠的太空去尋找?我們的身體裡就遍佈巨量的暗物質,簡直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其實不必瞎費功夫”、“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暗物質就遍佈你身各處。”

所謂暗物質,是相對於明物質而言的,明物質是指能被觀測到的物質,為什麼明物質能被觀測到?是因為基本構成粒子振頻的某些波段能被人眼接收,或被儀器感應到。

人眼能看到的可見光,是電磁波的一定波段,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到的電磁波的波長在400~760nm之間,可見光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但還有一些人能夠感知到波長大約在380~780nm之間的電磁波。赤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光相的波長越來越短,而震動頻率越來越高,能量越來越強。紫色光的震頻是最高的,能量是最強的。綠色正中,震頻適中。正常視力的人眼對波長約為555nm的電磁波最為敏感,這種電磁波處於光學頻譜的綠光區域,故而人的視覺對綠色的感覺是最舒適的。

天人學著作《元力論》3.0試讀版

可見光的頻率在 3.9×1014~8.6×1014Hz 之間

人眼可以看見的光的範圍受大氣層影響。大氣層對於大部分的電磁輻射來講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見光波段和其他少數如無線電通訊波段等例外。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見的光波範圍跟人類不一樣,例如包括蜜蜂在內的一些昆蟲能看見紫外線波段。

當前很多精密的物理和化學儀器,能檢測到人眼可見光之外更多的波段,如波長短於0.01埃的γ射線。再往下,那就超出了當前科技最精密儀器感應的部分,那就進入所謂的暗物質領域了,那是一個基本結構與普遍的“明物質”迥異的世界。

那麼,暗物質都是什麼樣的物質呢?其構成狀態是怎樣的?

......

......

天人學著作《元力論》3.0試讀版

三、光是什麼?

四、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謬誤及其批判

五、天人學版人擇原理

六、如何看待量子理論不確定性原理

七、宇宙元力、宇宙終極存在、宇宙的本質

八、結語

暗物質都是什麼樣的物質呢?其構成狀態是怎樣的?

人體裡還包含有暗物質?存在於人體什麼部位呢?

宇宙和人體的暗物質有什麼相通之處?這些暗物質起到什麼作用?

光的本質是什麼?

物體為何會顯示為不同的顏色?我們為何能看到這個五彩繽紛的多彩世界?

單份的“光子”會如何通過揚氏雙縫光學干涉實驗的窄縫?

光電效應的實質是什麼?

是“光量子”使原子帶電嗎?應當如何正確理解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講的是什麼?其核心內容的實質是什麼?

所謂的動鍾變慢,是由於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嗎?

所謂的量杆尺縮,是由於相對論的空間收縮效應嗎?

所謂的質量變重,是由於相對論的動質量理論嗎?

動鐘不僅能變慢,動鍾還能變快,相對論理論知道這個嗎?

如何正確看待波粒二象性?其真正的運動實質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麼的?

如何認識時間?如何認識空間?相對論給出過正確的答案嗎?

祖父母悖論、“雙生子佯謬”說明了什麼問題?

相對論否定了時間的同時性的絕對性,肯定了運動的相對性的絕對性,其理論錯誤根源在哪裡?

相對論用以肯定時間膨脹效應的μ介子高速環繞實驗,真的是由於所謂的時間變慢效應嗎?

相對論立論的兩大基礎之一---光速恆定不變是真的嗎?

天人學如何通過具體科學的物理實驗,來破解驗證相對論所謂光速恆定不變的謬論?

光行差現象是什麼?它實質說明了什麼問題?

光賴以存在的介質是什麼?是狹義相對論認為的虛空?還是廣義相對論認為的以太?

狹義相對論認和廣義相對論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哪裡?

相對論理論的荒謬性包括哪些?它對當代物理學發展的反面作用表現在哪裡?

相對論存在著諸多的錯誤和荒謬,然而為什麼百年來吹捧不斷、屹立不倒,成為了科學發展史上的神話?其背後的推手是什麼?

人擇原理說的是什麼?其內涵實質又是什麼?天人學如何看待人擇原理?

我們生存的宇宙和地球,是由“大自然”隨機偶然形成的嗎?

各類植物、動物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人類社會存在的目的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

量子理論不確定性原理指的是什麼?如何看待這個理論?

為什麼微觀的世界,會發生不確定、測不準現象?

現代最新的量子理論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和中華文明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什麼聯繫嗎?

宇宙的元動力是什麼?

宇宙的終極存在是什麼?

宇宙的本質屬性又是什麼?

引力產生的原理是怎樣的?

磁場、電磁力又是怎樣形成的?

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是如何產生形成的?

陰能量、陽能量是怎麼回事?靈力流又是什麼東西?

質量是什麼?能量又是什麼?質量和能量之間是什麼關係?

時間是什麼?空間又是什麼?物質、能量、空間、時間之間又是什麼關係?

冷熱現象本質上是怎麼回事?產生原因是什麼?

元素的衰變是怎麼回事?產生衰變的真正根源是什麼?什麼在衰變?

什麼是靈魂(意識)?

靈魂(意識)有“質量”嗎?

物質、意識和能量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

......

......

以上問題,都能在《元力論》3.0完整電子版找到答案。

《元力論》3.0完整電子版屬於天人學晉階資料,獲取辦法具體見天人學周天靈宇博客。

以道勸善,自度度人,福報積分!

了生死、知天地、悟人生、明實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