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賣 一起詐騙案牽出幕後「黑手」

【摘要】

多個團伙相互交叉,將200多萬條個人信息非法出售。記者從亳州市公安局瞭解到,近日該局通過一起詐騙案入手,查獲涉及全國十多個省份的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共抓獲涉案嫌疑人12人,涉案金額達100餘萬元。

今年5月,邢先生將個人信息提供給一家信貸公司的“信貸員”審核時,“信貸員”表示信用資質不夠,必須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到指定的賬戶內,來證明自己確有還款能力。按照對方的要求,邢先生先後往兩個銀行賬戶上匯出了22000元保證金,當“信貸員”再次要求匯保證金提高信用額度時,邢先生才意識到被騙了。接警後,民警圍繞銀行賬戶開展工作。6月28日,民警在某寫字樓內將嫌疑人董某及團伙成員姚某、蘇某、張某抓獲,同時繳獲作案筆記本電腦、手機兩部、U盤若干。令民警不解的是,董某等人的筆記本電腦硬盤裡存有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帶著疑問,民警偵查發現,董某等人除有倒賣公民信息外,還與他人有進行交換、購買大量公民信息的不法事實,其上線就是廣東惠州以劉某為首、四川成都以胡某等人為首的專門從事公民個人信息收集、中介、販賣的犯罪團伙。

經查,被查獲的各團夥既獨立形成上下線,又相互交叉,經常有信息方面的交流,形成聯繫密切的犯罪集團。廣東惠州的劉某交代,之所以熟知這條隱秘“路子”,是因為以前在信貸公司上班,知道個人信息能賣錢。而胡某團伙則在成都成立了一家網絡科技公司,公司從事的業務範圍就是網上、線下打電話推銷貸款、代刷信用卡等業務。其信息來源分別從網絡平臺、各類中介非法蒐集、收購而來,特別是有貸款需求的公民個人信息。記者 徐越薔

免責聲明: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