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封建社會為宗法社會,家族倫理觀念是中國封建禮教的典型內容。即正父子兄弟之道,明長幼貴賤之序,嚴男女之別;一家之內,子必從父,婦必從夫,弟必從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不可破壞這種禮制。至今家庭中父母在,還是以父母為主,家庭婦女還是聽從丈夫的安排,兄長在,以長兄為尊,俗語“長兄如父”。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舊有兄弟不同凳,夫妻不同桌之說,尤其是男女不同席這方面。農村大多家庭招待客人,婦人還是不沾桌子邊,只當主婦人,婦女的地位及自卑感仍存在。農村大多數婦女回答門外人問話或辦事:如別人問“家裡有人嗎”,還是回答:“他爸不在家!”“我不當家,等他來再說吧!”或“當家的不在家”還有婦人回答:“沒有人。”可見自卑感和封建禮教的影響尤深。

平江家族成員一般指家族本族的宗親:祖父母、父母、己身、妻、子、孫,是構成家庭的主要成員,也是構成家族主要成員。家族成員其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其中因情況不同而入家居室的包括過房子、螟蛉子、童養媳、養女、招夫、招婿、妾等。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過房子

過房子平江俗言過房崽,有人怕過房,筍怕過牆之說。一般過房子有三種情況:

一是沒有兒子的夫婦,為了這一房香火不絕,從其他房中要一子過來作為養子,多迎立侄子為子。

二是無子寡婦守節時,為了使這一房香火不絕,就迎立一個過房子繼承家業,一般立侄子為過房子的為同宗同姓。

三是夫妻二人結婚多年未生育,怕自己以後無子,就迎立一個過房子來“招小弟”,如果以後生子女,過房子仍為長子,生養子為次子,家產平分。

過房子一般是親兄弟或叔伯之間的事,必須如親生子女一般,不招外姓人作過房子,且有過房契約為證。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童養媳

童養媳就是收養他人年幼的女兒為養女,長大後給自己兒子作妻子為目的童養媳有出生後抱來的,有其家長送來的較大的女子,一般不超過15歲。童養媳是貧苦人家的女兒,有的要糧錢,有的不要,有的是感情好送來的,有的基於人口上、人力上的理由,才把女兒送給他人家中的。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養女

養女就是把他人的女孩當作自己女兒撫養,並非作為兒子的媳婦。養女有三種,一是作為自己女兒為目的養的長大後可以嫁人:一種是以圖利為目的收養的;一種是以此女兒招婿傳宗接代為目的收養的。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招婿

招婿平江言為招郎,即倒插門。沒有兒子的父母,為女兒迎娶夫婿,目的是繼承家業和傳宗接代。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招夫

招夫寡婦不易嫁,俗話說:坐家招夫。丈夫去逝後仍留在前夫家招一個丈夫進門,來撫養前夫子女或繼承家業,或再生子女繼承前夫家業香火。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妾俗言有:“一晝一夜為一日,一男一女為一室”,這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原則。過去富有家庭和官宦人家主人,除娶正室妻子外,又娶幾個老婆或叫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和沒有正式結婚手續的,一般稱為“妾”。

納妾有多種原因,一是大妻子不生子,丈夫又納的妾;二是大妻子沒生子,大妻子為了有後人繼承家業和香火,給丈夫納的妾;三是富貴人家從女婢中挑選寵愛者為妾;四是髮妻的“陪嫁女”,捨不得讓其出嫁,而勸丈夫納為侍妾等。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私生子

私生子有三種情況:一是無妻妾身份的女子同居或婦女所生的子女;二是與未婚女子同居而後不納為妻妾所生的子女;三是娼妓所生不知何人為父的子女。

平江的那些舊俗,你知道哪些?

婢生子

婢生子主人和女婢私通所生子女,叫婢生子。如受主人寵愛可升格為妾,她所生的子女也可升格為庶子。女婢就是家奴,在家庭中沒有人格的存在,女俾是主人用錢買來的,當主人女兒出嫁時,她可以做女兒的“陪嫁丫環”,女俾也可以由主人隨便出賣或送人。

這些都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新中國成立後,除招婿、招夫外,其餘幾種情況均以消失。

看完後,是不是不明覺厲,漲知識了!那就轉朋友圈,讓更多人瞭解平江舊俗吧!

更多資訊請在微信公眾號搜索《平江味道服務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