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內心裡,這次其實並不想在這篇“平江味道”宣傳片拍攝的散記中,按規定的標題格式在阜山窯前面加上虹橋鎮,因為以自己現在所認知的阜山窯文化,我感覺並不能將它限定在一個狹義的地域範圍進行表述,造成一種只是某鄉鎮地方特產代表的印象。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雖然它所採用的原礦泥釉確實是屬於沉睡天嶽幕阜山漫長億年,完全可媲美紹興紫砂的一種特有釉泥。柴窯燒製的工藝也源於古天嶽文化中的瓦棺古窯。甚至包括在完成選礦、燒礦、碎石、篩洗、舂石、淘洗、過篩、製漿等七十二道繁雜的工序過程中,所淌下的每一滴匠師的汗水,均都源於地道的平江人。但它所孕育燒製出來的瓷器,展現的卻是一種當代,能夠代表中國千年文化的藝術成就。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認識阜山窯,是源於我做“平江味道”的初心。從第一次見到它,驚歎於它的精美,再到逐漸瞭解它今生來世的幕後故事後,又自豪於它的成就。同時,也更多的感受與理解了,亮東老師團隊執著修行與堅忍付出背後的那些困惑與不易。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昔時皇家御用瓷,如今民間亦可聞。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阜山窯是嚴格遵循中國五大名窯——官窯的要求進行建造與燒製的。中國享有"世界瓷國"之美稱。在琳琅眩目的中國瓷器中,"北宋官窯青瓷"出類拔萃,精美絕倫,古氣盎然,樸人眉宇,被視為瑰寶。官瓷是官辦瓷窯制器,專供皇家使用,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時代的宮廷御瓷,權臣貴胄也只能望瓷興嘆,可見而不可及。因而高貴、難得便成為人們對北宋官瓷的第一印象。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宋代官窯瓷器主要為素面,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豔彩塗繪,最多使用凹凸直稜和絃紋為飾。其胎色鐵黑、釉色粉青,“紫口鐵足”增添古樸典雅之美,“紫口鐵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鐵量高達3.5%-5%,致使製品的口緣釉薄處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處呈黑褐或深灰色。官窯的器形除常見的盤、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漢古銅器中的各式瓶、爐樣式也很多。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用泥土來塑造自己的靈魂,用古陶燒製來表達藝術和生命的迴歸”。阜山窯,潛心專注所做的,是一份關於古陶古藝術與文化傳承的事業。阜山窯所燒製出來的青瓷,繼承了古樸典雅,高貴脫俗。而它所燒製出來的紫金,則是非瓷非陶,王者天相,自成一體。無論是紫金所呈現的王者之魄,還是青瓷所綻露的靈性之美,這一件件精美器皿的背後,無不都凝聚了一份份非凡的匠心與執著的精神。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它的價值,也許還真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但它的困惑,卻還真是因為金錢而造成的。這種尷尬與困惑,或許同樣,也是許多傳統文化與藝術作品於現實生活中,一種真實的寫照吧。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一團看起來尋常不過的釉泥,在匠師們通過七十二道複雜工序後,如同被施展了魔法一般,被燒製成了一件精美的器皿。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它,到底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價值證明呢?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最近,在不少場合,發現隨身帶著阜山窯燒製的杯子喝茶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而且其中,不少還是年輕的白領麗人,這種情形,倒還真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也讓我產生了想去問個究竟的興趣。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她們,是通過什麼途徑得到阜山窯杯的?

她們,對阜山窯到底瞭解多少?

與我當初的刻意探尋不同,她們其中的大多並沒有去過阜山窯,都是源於身邊對阜山窯有所瞭解的朋友的介紹,才知道了平江有這麼一座聽起來很牛逼的窯,能燒製出逼格很高的瓷器。而且也正是因為這些朋友的贈送或代購,才擁有了這樣一隻,覺得可以當作自己對生活品質追求與嚮往的杯子。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中國瓷器文化的博大精深與非凡成就或許會讓大多數人覺得高山仰止,難以靠近,但內心還是會有一種對中國千年璀璨文化的認同與自豪。

許多人也許並不會真有興趣去了解清楚阜山窯整個繁雜的工序流程與背後故事,甚至也說不出紫金含鐵量豐富,高達20%,做茶器可以軟化改善水質,提升口感的功效。

對他們來說,覺得阜山窯很牛逼就夠了。

對阜山窯來說,多年執著與修行過來所取得的這些成就,通過一種看起來並不專業的途徑傳播,並被得到認知認同,雖然並不是內心所期望的,但也算是有了一絲欣慰,或許,這也夠了。

平江味道文化覓源——虹橋鎮阜山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