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護士而言,怎樣排班最合理?

对护士而言,怎样排班最合理?

提到護士姐妹們又愛又恨之最,無疑是那每週期待的排班表,正所謂“班表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愁”,而班表也因科室工作性質、護士長工作風格不同各異,今天就讓我們看看各種排班的利與弊吧!

如何根據科室特點,對護理人員進行合理有效的排班呢?以下排班方法和原則供大家參考。

对护士而言,怎样排班最合理?

一、周排班法

排班以周為週期的方法為周排班法。一般由病房護士長根據病房護理工作情況進行安排。周排班的特點是對護理人員的值班安排週期短,有一定靈活性,護士長可根據具體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動態調整,做到合理使用護理人力:一些不受護士歡迎的班次,如夜班、節假日等可有護理人員輪流承擔。

二、週期性排班法

又稱循環排班法。一般以四周為一個排班週期,一次循環。其特點是排班模式相對固定,每位護士對自己未來較長時間的班次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提前做好個人安排,為滿足護理工作的同時兼顧護士個人需要提供了方便。由於週期性排班可以為護士節約大量排班時間,因此還具有排班省時省力的特點。這種排班方法適用於病房護理人員結構合理穩定,病人數量和危重程度變化不大的護理單元。國外許多醫院採用週期性排班,以滿足不同護理人員的需要。

三、自我排班法

是一種班次固定,由護理人員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具體工作班次的方法。這種排班方法適用於護理人員整體成熟度較高的護理單元,國外一些醫院採用這樣這種排班方法。自我排班能較好滿足護理人員的個人需求,但也給管理者帶來一些問題。

(1)每日3班制排班法

使用廣泛,即將1日的24h分為3個基本班次,按照早班、小夜班、大夜班等進行安排,每班工作8h,一般由7~8名護士進行輪班。

①單人3班制:每班只安排1個護士,早、晚配備幫班,適當排白班,責任護士與早班、小夜班及大夜班護士之間進行病人、病情及物品交接,主要適用於病人數量和危重程度變化不大、夜班工作量較少的病區。

②雙人3班制:每班安排2位護士,適當安排白班,責任護士與早班、夜班之間進行病人、病情及物品交接,主要適用於危重病人多、護理工作量大、專科性強(如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腦外科等)的病區。

(2)每日2班制排班法

將1日的24h分為2個基本班次,按白班、夜班排班,每班安排1個或多個護士,工作12h,同時上下班,由6~8名護士進行輪換,必要時增加白班人數,白班與夜班之間進行病人、病情及物品交接。主要適用於重症監護病房、急診室等。

上班時數的種類

醫院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單一的使用8h工作制。為了能夠在工作負荷最重的時段集中人力的運用,並配合工作人員因家庭或學校的責任而使每週工作日數少於5天者,管理者應綜合使用8h、12h、24h的班制。但平均每週工作不超過44h的工時制度。

1、 8h班制傳統的8h班制目最為常見,但其缺點有(1)工作人員無法獲得連續性休假;(2)頻繁的換班使工作人員在路途上浪費更多的時間。適用於正常的護士,休雙休日。

2、12h班制12h班制可以提供患者較大的護理時段,促進每班的溝通與交班,節省往返時間,但其缺點是工作人員在近下班時會相當疲勞。兩班倒,適用於急診、手術室。還有春節倒班。

3、24h班制適合於一些需專人管理而又並不繁忙的崗位。在無工作時,可在醫院休息。樣既能保證重要崗位的專人管理,而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又可作為支援性人力庫使用。急診科室應用。

護士長排班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

(1)護士長要每星期五前將下週班次排定,以便護士提前知道自己的班次,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2)護士長排班時,要考慮每天在崗人員的人數、業務能力、工作責任心、身體素質等方面因素,排班時還要掌握 1周哪天最忙,1天哪段時間最忙,避免平均使用人力,忙閒不均。這樣才能使護理工作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進行。雖然提前將班次排好,每天還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對班次做適當調整。對重患者的護理,對技術性強和亟須做的工作,要有經驗的護士做,避免發生差錯事故。但是,在工作允許的情況下,也應該給新同志鍛鍊提高的機會,並注意以老帶新。

另外,在排班時,還要考慮護士的要求。當護士對排班有什麼要求時,提前一週寫在上面,護士長根據科室情況,儘量滿足護士的合理要求。如果某一要求不能給予滿足時,護士長應提前與提前要求的護士商量,問護士是否自己克服一下困難,如果無其他選擇餘地時,護士長要想辦法與其他護士商量一定給予滿足。節假日也要照顧護士的要求,因為護士們的合理要求基本得到滿足時,護士們也為護士長排班著想,儘量不提出過多或不合理的要求。

護士長每天利用排班簿,考察在崗人員出勤情況。每月總結一次,記錄在當月排班簿的空白處。把每個人(包括護士長本人)存工天數及日期,補休天數及日期加以記載,一目瞭然,增加了護士長考勤管理的透明度。

佈置工作護士長可將月計劃、周重點,日安排提前寫到排班簿的備註欄上,護士看班次的同時就可以掌握工作要點,從而有目的有計劃地工作。 護士長佈置工作後,應在全面照顧的原則下,將帶普遍性的問題即改進措施寫在排班簿上,以引起在家注意,如炎熱的夏季要提醒加強無菌觀念,操作勿忘戴口罩、帽子;工作繁忙時提醒三查七對;注意服務態度,重患多時強調加強基礎護理,以防止併發症等,警鐘長鳴,以保證護理工作的質量。

排班方法改進

1、根據病室及科室人員職稱、能力的特點:將護士分為第一責任小組、第二責任小組,兩組護士相對固定,分別由組長與責任護士3~4人組成,每組負責一區。

2、根據患者總數和危重患者數:調控在早7:30~8:00、中午11:30~13:30和下午17:00~19:00之間上班人數。每天安排主管護士配班,早配班因時間較短暫沒有安排補休,在中午和晚上進行配班的人員,則安排下午提前2 h下班和下午晚2 h上班,原則是本週以加班或未全休人員優先,科室欠休者其次,既保證護理質量,又避免人力資源浪費,護士也得到充分休息,減少科室護理欠班,以滿足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主要集中在上午進行的需要。日班中午休息,同時把好護理質量和安全關。

3、建立全科護理人員通訊錄,保證配班通知能及時準確下達到具體人員: 為了糾正對護理工作預測的偏差,在落實人力資源分配時,利用交接班及班內現場監督、檢查、指導,對排班與實際工作不符造成的偏差採取糾正措施。包括兩組之間人力再分配,如突發事件人員的增加(安排機動班)、工作量不足時調休等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分工與協作,防止人浮於事,以確保工作任務的完成。

4、設立護士留言板:適當安排護士休息,有休假要求的護士在護士留言板上註明時間,在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的基礎上儘量滿足護士要求,使護士能勞逸結合,迅速恢復體力,上班後能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