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鄉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

俞樾,晚清國學大家,有著深厚的傳統素養,從他臨終寫的九首七言預言詩就可以看出來,那就抄錄下來,敬請諸君欣賞並參悟玄妙吧!
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俞樾《夢中囈語》

(一)歷代成敗與興衰,禍有根苗福有基;不過循環一甲子,釀成大地遍瘡痍。

(二)無端橫議起平民,從此人間事事新;三五綱常收拾起,一齊都做自由人。

(三)才說平權便自由,誰知世界起戈矛;弱者之肉強者食,膏血成河滿地流。

(四)英雄竟逞各圖強,各自分封各自防;道路不通商賈絕,紛紛海客整歸裝。

(五)大邦齊楚小邾滕,百里提封處處增;郡縣窮時封建起,始皇廢了又重興。

(六)幾家玉帛幾家戎,又見春秋戰國風;嘆息當時無管仲,茫茫劫運幾時終?

(七)蝸觸蠻爭年復年,天心仁愛亦垂憐;六龍一出乾坤定,八百諸侯拜殿前。

(八)人間從此又華胥,偃武修文樂有餘;壁水圜橋觀廢禮,山岩屋壁訪遺書。

(九)天地原來張弛弓,略將數語語兒童;悠悠二百餘年事,都付衰翁一夢中。

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俞樾工隸書,善大字,字形端莊穩健,常以篆隸之法融入真書,別具一格。光緒三十二年,巡撫陳龍見寒山寺《楓橋夜泊》碑被毀,心生感慨,命人請俞樾重新書寫了此碑。

下面欣賞一下他的書作吧!
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他還有幾幅文字畫,作品未必完美​​​​​​,但對於拓展我們文字造型的視野,擴大書法藝術的應用範圍,或許不無助益。從俞樾的巧思,我們看出,中國書法藝術內涵無窮,大有發展餘地,中國書法生命生生不息,萬古常新。
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瞭解更多書法知識,敬請關注肆工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