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堯都區古老峪口村裡的故事(連載之四)

抗戰初期幫派組織證件

進步堂,是抗戰期間閻錫山組織成立的幫派形式民間組織,屬“洪幫”性質。閻錫山為山主,化名為“齊繼川”,其手下官員大多加入此幫,各自發展徒子徒孫。此證件用紅、藍二色印製,正面印有中華民國國旗、中國國民黨黨旗以及組織會徽、口號、宗旨等,背面印有“總理遺囑”、山主、副山主等。在山主下印有紅色“齊繼川”3字。21.5×13cm

山西臨汾:堯都區古老峪口村裡的故事(連載之四)

錯將證件當作山林證

網上有兩種進步堂說法,布質,均為紅藍兩色印刷。主頁上印製“民眾山,進步堂”在交叉的國民黨黨旗和中華民國旗。上方與下方。證件的兩邊分別是“孝悌忠信,純仁常在,禮義廉恥,道德為懷”。山口號:進步團結,外口號:復興民族,中間是“山川水,幸福香”對聯:民眾團結救國難,進步堂前集英賢,山川水流遍天下,幸福香長樂無疆一。中間一紅色的“威”“威”字下方是姓名。

當作“鏢局”鏢票的背面寫著總理遺囑:天下為公,山主:齊繼川,副山主:王夢飛。下有“恩承保引”字樣,恩字下方齊繼川,承字下方王夢飛,保字下為羅滁生,引字下對應劉之玉。

另一種則是完整的總理遺囑,山主:齊繼川,副山主:王夢飛、謝口口。下有“恩承保引”字樣,恩字下方齊繼川,承字下方王夢飛,保字下為田作楫,引字下對應蔡培蘭,下方有稷禮字第0593號。以此判斷,當時抗戰期間閻錫山組織成立的幫派形式民間組織是以縣為單位發展成員。看到這些內容,筆者認為,當作“鏢局”鏢票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因為閻錫山的化名叫“齊繼川”,閻錫山是民眾山的山主。但也不排除借“洪幫”勢力,打閻錫山旗號,參與武裝走私販運等活動。

《總理遺囑》全文:“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 功,凡我同志,務必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 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1925年,孫中山病情加重,不時進入昏迷狀態,政治委員會開始為其準備後事。首先是起草孫中山的遺言,當時討論熱烈,因為孫中山已經不能親自書寫,只能口授由他人 執筆。當時討論這個遺言叫什麼為好,有人說叫“遺詔”,有人反對,清朝帝制是在孫中山領導下推翻的,“遺詔”有帝王思想,有違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有人主張 用“遺訓”,但多數人也認為不妥。正在爭論時,國民黨元老吳稚暉一語破的,他說:“我們是信仰三民主義,‘遺詔’‘遺訓’都不妥,是皇帝語氣,我認為以 ‘遺囑’為好。”他的這個提議獲得一致認可,遂定名《總理遺囑》,並決定由吳稚暉起草。

峪口村辛洪保收集到的照片資料為第二種。他在“被遺忘的古村落文化”一文中誤把“進步堂”證件,當作民國年間峪口村的“林權證”。經筆者與他商討、仔細分析,這個布“證件”背後有故事。辛洪保手中的資料照片上隱約看到副山主:王夢飛、謝復X,保字下張傳X,引字下方袁吉X。正下方經過PS處理的“民國時期山林證”。證件正面持有人“丁”姓可辯。

證件主人丁伯慆

山西臨汾:堯都區古老峪口村裡的故事(連載之四)

證件的背面

經辛洪保老人深入瞭解,該證件的持有人是本村的丁伯慆,證件由他本人保管,人已經過世多年。老人當年曾經當過山西省閻錫山便衣隊長趙玉奎的警衛員。丁伯慆身體強壯,雙手持槍,槍法出眾。

趙玉奎將自己的女兒託付他,後來丁伯慆與她人結婚成家,並遵守承諾,一直生活在峪口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