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能力增質效 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之四

“今天,我們就社區超發高齡補貼問題對你們進行談話,希望你們能正視社區工作中暴露出來的作風不實問題,認真整改落實。”日前,在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第一種形態”教育室,超發高齡補貼的社區工作人員正在接受誡勉談話,同時學習黨紀法規和高齡津貼發放的有關規章制度。一名社區幹部在接受談話後表示,將增強責任意識,細緻工作,加強社區相關津貼發放排查,避免錯、漏和冒領等現象再次發生。

今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強化政治監督根本定位,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探索創新、求得實效,特別是在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上下功夫,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貫穿始終,提高監督能力,做實做細監督職責。

黨員幹部走上違紀違法道路,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積小錯為大錯的過程。從“好乾部”“好的公職人員”到“階下囚”之間存在很大的中間地帶,審查調查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只是極少一部分,教育挽救幹部是更加重要的工作。因此,必須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做到寬嚴相濟、精準科學,實現“懲治極少數”與“管住大多數”的有機結合。

“四種形態”中的第一種形態是監督基礎工作,抓住抓好了這個環節,就能使黨員幹部不犯或少犯錯誤。“咬耳扯袖”本質上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較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談話提醒必須觸動思想、觸及靈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使幹部思想上受觸動和感動,認清問題的實質和危害,真正接受黨組織的批評教育幫助。

今年前三季度,廈門市共開展談話函詢2105件,同比增加5.88%。通過誡勉談話、批評教育談話等方式,有效增強基層幹部的紀法意識,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不少幹部反映,談話函詢有力度、有溫度,有效果、有作用。

“監督是一些地方紀委監委工作中的短板,監督職責有待細化,監督制度有待規範,監督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反映,有些地方還未能貫通運用“四種形態”,日常監督未形成機制,抓早抓小、咬耳扯袖不及時,對重要事項、關鍵環節、重點人群疏於監管,對巡視、審計移交的問題整改工作不重視,等等。

堅持不懈探索強化監督職能,提升監督能力,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貫穿始終,綜合運用平時觀察、談心談話、檢查抽查、列席民主生活會、受理信訪舉報、督促巡視巡察整改、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等形式,把日常監督實實在在地做起來、做到位,敢於監督、善於監督、規範監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貫通運用“四種形態”,使監督更加聚焦、更加精準、更加有力。

各地紀委監委突出“政治機關”屬性,按照“定位向監督聚焦、責任向監督壓實、力量向監督傾斜”的要求,著眼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不斷探索實踐,增強工作質效。今年1至9月,浙江省杭州市共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6938人次,同比上升26.8%。其中第一種形態5343人次、佔77%,第二種形態980人次、佔14.1%,第三種形態271人次、佔3.9%,第四種形態344人次、佔5%。“紅臉出汗”真正成為常態,讓多數人不犯或少犯錯誤;綜合運用第二、三種形態,防止一般違紀違法行為發展成嚴重違紀違法,防止嚴重違紀違法發展成犯罪行為;果斷穩妥用好第四種形態,使前三種形態更具威懾力。

“要發揮運用好‘四種形態’數據的‘晴雨表’、‘警報器’作用,善於在數據中捕捉群眾痛點和監督堵點。”杭州拱墅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代主任熊雄說。該區前階段在對全區“四種形態”數據分析中,發現因執法敗訴導致問責的類型在第一、二種形態中佔比倍增,迅速將廉潔執法納入該區日常監督重點項目,開展專項治理和監督。

山東省煙臺市紀委監委統籌推進開展嵌入式監督、完善廉政檔案、強化巡察整改監督、加強民主生活會監督、聘請特約監督員等監督舉措,把監督工作做到實處。截至目前,該市已為全市1900多名市管幹部建立廉政檔案,實現一人一檔、動態管理。

走好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既是我們強化監督的法寶,也是我們工作的目標。群眾的監督無處不在,黨員幹部是不是存在問題,群眾看得最清楚,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進一步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依靠群眾做實做細監督。煙臺招遠市紀委監委組織專人對民生領域信訪舉報處置情況進行電話回訪監督;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工委利用微信公眾號開展“監督改進在身邊”行動,充分發動群眾監督力量,實現“隨手拍”“一鍵通”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專設一部分對“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作出部署。落實好這一部署,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盯住權力運行各個環節,把紀律和監督挺在前面,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有效機制,不斷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讓監督的威力充分釋放出來。(記者 聶新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