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洽会完了又办智博会,重庆这一年为什么如此火

西洽会完了又办智博会,重庆这一年为什么如此火

文丨西部君

随着首届智博会的举行,重庆这两天又成了全国焦点。

智博会的全称是“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颇为巧合的是,这两天的深圳,也有一场“智博会”——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不过重庆是智能产业,因为定位和举办规格都要更高,所以影响力远甚后者。

智能产业至少有两大基础,一是技术,一是产业配套。不管哪一项,重庆对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者杭州这种互联网产业发达的地区,并不具备多少优势。

考虑到重庆制造在西部的龙头位置,智博会落户于此,也可以理解为,国家层面要在西部补前沿产业的短板,就得扶持一个智能产业中心,会展是最好不过的形式,它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同时提升曝光度和知名度,引导西部产业转型。

所以今年3月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提出举办智博会的建议后,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高效率的审批以及筹办,侧面反映出布局智能产业的紧迫。

1.大佬站台,重庆与互联网巨头联姻

在分析智博会的影响前,先来看看它的规模到底如何。

根据报道,本次智博会预计20000多名海内外嘉宾参会,5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总展览面积逾18万平方米。目前已签约重大项目501个,合计投资约6120亿元。

相当于什么概念?我们可以与重庆的“西洽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对比。

在今年上半年更名之前,“西洽会”还叫“渝洽会”,创办于1996年。2017年第20届“渝洽会”,集中签约项目744个,投资总额3719.7亿元。

此次智博会签约的项目更少,投资额却是“渝洽会”的1.5倍,单笔投资额度更大,意味着大企业投资居多,影响力要更强。

事实上的确如此,比如此次智博会聚齐了众多头部互联网企业的负责人。

西洽会完了又办智博会,重庆这一年为什么如此火

地方之间的产业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对行业领军者的争夺。最典型的是杭州,大企业号召效应之下,吸引了很多科技公司前来布局,形成了强大的互联网产业链。

拉不来头部的科技公司,只靠零散的小企业,很难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与腾讯联姻,通过智博会与众多科技公司增强联系,对重庆打造区域智能产业中心可谓意义甚大。

2.智博会为什么在重庆办

办多大规模的博览会,对一座城市的主题产业,就有多高的要求。重庆智博会能在两个月内通过审批,传统的制造业强,智能产业基础不差是重要因素。

在《全国第7,重庆的上限在哪里》中,西部君曾详细分析了重庆的制造业优势。论先进制造业竞争力,重庆在全国可以排到第七,在西部排第一。

西洽会完了又办智博会,重庆这一年为什么如此火

重庆的制造业优势,最有代表性的是汽车。2017年,汽车产量为300万,仅次于广东,排在全国第二的位置。2016年,重庆汽车产量一度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笔电和手机制造同样是支柱产业。目前,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流行的说法是,全球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重庆造。

传统制造不同于智能制造,智能产业的特点是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但这不是说它可以与传统制造业割开。

像无人驾驶这种前沿的智能产业,在汽车制造不发达的地方,就很难发展起来。一方面是没有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是产业配套缺失。

当然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重庆的短板也相当明显,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前面提到的手机制造,事实上重庆虽然数量上遥遥领先很多城市,但产品多是低端的功能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智能手机产量,与排第一的广东相距甚远。

此次智博会,重庆也是在利用制造业优势借力,进行产业升级。至于具体的发展方向,《重庆市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基本上已经全面地列出来了:

重庆将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软件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内容12个重点产业。

3.重庆经济需要“智”闯

既然智博会是在重庆,而不是在四大一线城市,也不是在杭州等东部二线城市举行,那么其战略意义就要放在整个西部考量。

西部对外开放,是这两年官方提及的高频词汇,成都打造西部开放的门户枢纽,重庆将“渝洽会”改名为“西洽会”,也是意在扩大国际影响力。

为什么要强化西部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很现实的原因在于,经济升级的压力下,西部地区很难像过去那样,靠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红利以及生态代价来维持经济增长,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

向西开放,等于拓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来源。国家政策扶持,将智博会放在西部,产业升级的引导意义相当明显了。

西洽会完了又办智博会,重庆这一年为什么如此火

以重庆为例。西部君在《重庆的艰难时刻》曾有过论述,作为传统的制造业高地,过去一直是GDP增幅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却比较低迷,工业增幅骤降。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重庆在产业不升级的前提下,维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很难,暂时性的困难局面,是早晚会面对的结果。要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就得布局新兴智能产业,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哪怕智能产业的发展不明朗,在整个二产中的占比也比较低,智能制造也必须做。因为从产业特征看,智能制造高附加值、低污染,是未来的绝对风口,没有理由不提前入局,先把基础打牢。

智能制造,产业升级,这是经济暂时低迷的重庆,必须要闯的关。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科学城目前正在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论证。此外,重庆除了智博会之外,在上半年还举办了国家级的展会“西洽会”。

一年之内动作频频,可见重庆为经济提档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