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首創首發攝影專業手語,架起攝影人與聽障人士溝通的橋樑!

光圈、前景、逆光、順光,如果要將這些攝影術語教給聽障人士,手語該如何表達?6月30日,國內首部《攝影專業手語》視頻教程在珠海首發,這是我國繼計算機,體育,理科和美術四本手語之後的第五部專業類手語,由珠海快門無聲攝影成長中心與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共同研發,旨在通過攝影專業手語教材,幫助聽障人士學習攝影,讓每一個聽障人士享受攝影、聽見世界、平等對話,拓展了無聲世界的疆域,讓全國乃至全球聽障人士均可免費獲得教材。

在首發式上,著名攝影大師、影像藝術家、世界十大攝影名人陳長芬在視頻裡用手語表達:“我是陳長芬,我為攝影藝術做手語”,以實際行動支持該項目。珠海市副市長閻武,珠海市、香洲區各職能部門及攝影家、作家等各界人士參加了首發式。

珠海首創首發攝影專業手語,架起攝影人與聽障人士溝通的橋樑!

攝影專業手語“C位出道”

“左手直立,手背向外,右手食指指一下左手背,”這就是“背景”;“一手伸食指,指向正前方,再打‘景’的指勢”則表示“前景”。6月30日,攝影專業手語首發式暨用攝影對話無聲世界圓桌論壇在日月貝珠海市新華書店書笙館舉行。在現場,攝影專業手語研發團隊老師和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的3名學生帶領大家一起學手語。現場不少人輕鬆學會了數個攝影專業手語。這是繼快門無聲聽障學生之後的第一批社會學生,意味著這套攝影手語專業教程不僅適合聽障人士,同樣適合所有社會人士。

珠海市副市長閻武,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李偉坤,珠海市知識女性聯合會創會會長李寧寧等共同為《攝影專業手語光碟》上線揭幕。閻武代表珠海將教程光碟贈與中山市特殊教育學校,李偉坤將教程光碟贈與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快門無聲”項目發起人朱習將教程光碟贈與香洲區琪琪聾兒語言康復中心。珠海市殘聯副理事長孫吉亞稱,“快門無聲”團隊繼聽障人士攝影教學之後,目光投向攝影專業手語領域,拓展了無聲世界的疆域,讓全國乃至全球聽障人士均可免費獲得教材,此舉讓人敬佩且感動。

珠海首創首發攝影專業手語,架起攝影人與聽障人士溝通的橋樑!

架起攝影人與聽障人士溝通橋樑

李偉坤在現場接受採訪直言:“這套教程能夠架起攝影志願者與聽障人士溝通的橋樑。”他表示,在此前參加的多次志願活動中,發現溝通是一個比較大的障礙,攝影師學會這套語言後,將可以與聽障人士在攝影專業上進行更深入地對話。跟著視頻里老師的手勢,人們可以簡單地學會攝影專業手語,有助於更多的攝影家志願者更好地參與到公益中來。

教材背後凝聚著“快門無聲”團隊的付出和心血。“快門無聲”項目發起人朱習稱,攝影師們在授課過程當中,發現《中國手語大全》裡面的攝影專業術語非常少,但攝影本身具有專業性,這成為教學中需要突破的難題。只有具備這樣的專業能力,才能把攝影專業更好地傳達給他們。

珠海首創首發攝影專業手語,架起攝影人與聽障人士溝通的橋樑!

朱習說,基於這樣的需求,“快門無聲”團隊朝著這樣的方向探索,組織專業的研發團隊,收集攝影專業術語,製作成攝影專業手語教材,並在攝影班的教學過程中實踐、完善,最終出臺了這套教程。參與研發的老師都具有專業背景,都是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專業特教老師,例如鄭燕玲為西南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學士,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碩士;何平為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專業碩士;尤連梅為華中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等。

珠海首創首發攝影專業手語,架起攝影人與聽障人士溝通的橋樑!

據瞭解,這套視頻教材裡,涉及攝影專業術語300多個。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手語老師何平稱:“我十分認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哲學,感謝快門無聲項目為聽障青少年創造了更多去觀察生活、體味生活的機會,也給了他們更多表達自我的渠道。能夠參與項目,我感到十分幸運,希望在朱老師的帶領和團隊協作下,越來越多的聽障青少年將有機會拿起相機,發現和創造一個更大的世界!”

朱習介紹,這套教材免費向社會開放,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網絡資源,獲得這套教材。在首發式上,還有廣州、深圳、珠海多家合作推廣單位和快門無聲攝影團隊簽約,公益向社會推廣這套教材,希望讓更多的人受益,並參與到關心聽障人士的行列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