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非洲豬瘟傳播方式已查明,專家5招教你輕鬆應對!

非洲豬瘟來勢洶洶,豬場怎樣防控?


1非洲豬瘟概況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可感染所有年齡的豬,引起出血熱。ASF有多種表現形式,從特急性、急性、亞急性到慢性和無明顯症狀。最常見的是急性發病形式,致死率可高達100%。野豬和軟蜱都是該病毒的宿主和傳播者,該病不會感染人類。由於該病目前沒有疫苗或治療方法,豬群一旦感染髮病,只能通過撲殺處理,給豬場造成巨大損失。非洲豬瘟防可控不可治,所

,我們需要根據其傳播感染特點,切實採取效措施其拒之於門外,防範於未燃
知己知彼,非洲豬瘟傳播方式已查明,專家5招教你輕鬆應對!

急性非洲豬瘟的臨床症狀(圖片來源:FAO獸醫指導手冊


2 非洲豬瘟病毒

ASFV是非洲豬瘟的唯一病原,兼具彩虹病毒和痘病毒的某些特性,是存在於細胞質內的雙鏈DNA病毒,是非洲豬瘟病毒科的唯一成員。儘管通常認為該病毒只有一種血清型,但最近的研究報道,基於血凝抑制試驗(HAI)可以將32個ASFV毒株分成8個血清型。根據已知的ASFV毒株進行遺傳特性分析,已經證實有23個地理相關的基因型。可以說非洲豬瘟的流行病學相當複雜。
知己知彼,非洲豬瘟傳播方式已查明,專家5招教你輕鬆應對!

非洲豬瘟病毒(圖片來源:FAO獸醫指導手冊)


3 非洲豬瘟入侵中國

本病自1921年在非洲肯尼亞被發現以來,一直存在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後來,於1957年起先後流傳至西歐和拉美國家,1978年傳入南美、北美國家,2000以來在歐洲、非洲多個國家陸續發生,近年主要在歐洲發生。中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於2018年8月3日發佈,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疫情發生後,農業農村部根據《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之後8月14日從黑龍江調入河南鄭州某屠宰廠的生豬暴發非洲豬瘟;8月19日,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確診,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一養殖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8月23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發佈,浙江溫州樂清市發生一起非洲豬瘟疫情。我國是養豬大國,養豬數量在這幾十年中快速增長,成

為世界養豬大國。但該行業發展分化,一方面是傳統的、小規模、自給自足的養殖方式還分散存在,另一方面是集約化、規模化、工業化的養殖方式不斷增加。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養殖方式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的重視程度完全不同,前者由於生物安全重視程度低、技術落後、對動物衛生法規認識不足,可非洲豬瘟和其他疫病的入侵、傳播起主要作用。後者雖然重視生物安全防控,但對國內尚未發現國外常發的疫病重視程度不夠,針對性的檢測措施缺失,對非洲豬瘟傳播媒介——蜱的滅殺不到位,也是造成該病入侵我國的原因之一。
知己知彼,非洲豬瘟傳播方式已查明,專家5招教你輕鬆應對!

4 非洲豬瘟的傳播方式

非洲豬瘟病毒可在不同的循環中持續傳播。在FAO獸醫手冊當中,詳細介紹了非洲豬瘟的多種傳播循環:叢林傳播循環、蜱——豬循環、家豬循環、野豬循環。歸納起來,非洲豬瘟的傳播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蜱——豬之間的循環傳播,另一種是豬——豬之間的循環傳播。

4.1 蜱——豬循環傳播

非洲豬瘟可以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非洲豬瘟的生物媒介是一種體外吸血寄生蟲——蜱。蜱為世界性分佈的寄生蟲,其中軟蜱科中鈍緣蜱屬可以攜帶和貯存非洲豬瘟病毒。鈍緣蜱多寄居於動物生活的場所,如畜禽舍的縫隙、巢窩和洞穴等處,在家畜夜間休息時即移行到畜禽體表叮咬吸

。在蜱的參與下,非洲豬瘟病毒可在飼養環境和野生環境間持續循環傳播,使得很多地區和國家不能根除非洲豬瘟。鈍緣蜱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若蟲(3~8個齡期)和成蟲4個階段,除卵期和一些種類的幼蜱外,其餘各期均需吸血才能成功發育到下一階段。鈍緣蜱具有長達5年以上的耐飢餓期和強大的環境適應力,能適應乾燥和高溫環境。它們還具有特殊的吸血特性,雌蜱可以多次吸血多次產卵,並且吸血時間可短至數分鐘,其他階段蜱的飽血時間一般為數分鐘到一個半小時,平均約半個小時。鈍緣蜱的這些生物學性很大程度上助長了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和長期貯存。此外,非洲豬瘟病毒通過在鈍緣蜱體內的複製,增加了其基因的多樣性,導致非洲豬瘟的流行病學發生變化。因此,殺滅蜱蟲也是降低非洲豬瘟病毒傳播能力及根治非洲豬瘟的重要方面。另外,在疫區,其他吸血昆蟲,如蚊子和廄蠅等,也可機械傳播非洲豬瘟病毒
廄蠅吸食感染豬的血液24小時後即可傳播非洲豬瘟病毒且可攜帶高血液滴度的非洲豬瘟病毒達48小時以上;血蝨也可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在豬場中,做好生物媒介的防控,切斷蜱——豬傳播循環,是防控和根除非洲豬瘟的必要措施。

4.2 豬——豬循環傳播

非洲豬瘟病毒從豬傳染到豬的循環傳播,是造成豬場豬隻之間相互感染的主要原因。健康的豬通過口或鼻接觸感染動物的排洩分泌物,攝入被感染豬的組織、被汙染的飼料、泔水或者其他受汙染的物品而造成直接傳播,也可能通過接觸受汙染的設施、器械、工具等造成間接傳播。在非洲豬瘟的豬

——豬循環當中,豬場生產過程的人的行為因素幾乎是這種循環能夠持續不斷的決定性因素。例如:豬隻、豬群的流動,設備、儀器的搬運流通、飼餵受汙染的飼料等等均是人為因素。而在豬場生產過程中建立嚴格規範的消毒措施則是切斷非洲豬瘟豬——豬循環的關鍵。

5 防控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已經“高調宣佈”進入中國,而且來勢洶洶,養殖場該怎做好防

工作呢?怎樣才能有效切斷非洲豬瘟的蜱——豬循環和豬——豬循環呢?除了嚴格做好常規生物安全防範措施外,針對非洲豬瘟較為特殊的感染傳播特點,建議還要著重做好如下兩項工作第一是,加強消毒!第二是,徹底滅蜱!

防控非洲豬瘟三劍客:正典雙殺、三碘凌、詩滿淨

商品名

通用名

成分含量

正典雙殺

戊二醛癸甲溴銨溶液

每100 mL含戊二醛5 g、癸甲溴銨5 g

三碘凌

枸櫞酸碘溶液

每1000 mL含碘20 g、枸櫞酸100 g、碘化鉀15 g

詩滿淨

辛硫磷澆潑液

辛硫磷40%


5.1
防止病原攜帶入侵豬場

(1)車輛和可噴淋消毒的物料進場之前,首先應在場外固定地點進行全面清洗和噴淋消毒,用正典雙殺1:500倍稀釋進行全面噴淋消毒,後再經過場門口消毒池時需緩速通過;

(2)消毒池長度以要進入的最大車輛輪胎周長的1.5倍以上為佳,消毒水深度至少能淹沒到輪轂,消毒池中的消毒水用正典雙殺1:500倍稀釋(每5~7天全面更換,如經過車輛較多則提高更換頻率);

(3)進場人員需更換衣物和鞋子,同樣必須噴霧消毒,換好雨鞋後走過消毒池進入場內;

(4)進場人員換下來的衣物和鞋子用正典雙殺1:500倍稀浸泡消毒(至少10分鐘)後再清洗。

5.2 消除場內外環境儲存病原隱患

(1)場內外環境(場區圍牆、牆角、門口外通道等)增加豬場內外環境清掃次數(每天一次),及時清除雜草雜物(每月一次),再用正典雙殺1:500倍稀釋進行全面地噴霧消毒(每月一次);

(2)場內豬舍養殖區(空舍、帶豬豬舍、舍內外牆壁、牆角、汙池、汙溝等)用對人和動物安全、對環境友好的三碘凌1:500倍稀釋噴霧消毒(每週1次);

(3)員工生活區(宿舍、食堂、廁所、休閒區等)用三碘凌1:500倍稀釋噴霧消毒(每月一次)。

5.3 滅殺場內和豬體上的蜱蟲

(1)場內外和豬舍內外環境、縫隙,巢窩和洞穴等處用詩滿淨1:1000倍稀釋噴灑除蜱(每月一次);

(2)豬體表用詩滿淨1:1000倍稀釋噴塗澆灑,沿脊背從耳根澆灑到尾根(每月一次)。

5.4場內員工、器械消毒

(1)定期對場內用具、器械等進行全面清洗、消毒,用正典雙殺1:

500倍稀釋浸泡或噴灑消毒(每週一次);

(2)場內員工在進出豬舍時須經腳踏池消毒,腳踏池消毒水用正典雙殺1:500倍稀釋(每5~7天更換一次);

(3)員工更換的工作服、工作鞋須經過嚴格消毒清洗後再重新使用,可用正典雙殺1:500倍稀釋浸泡10分鐘以上後再清洗。

5.5 裝豬臺消毒。

(1)裝豬臺使用之前,應提前0.5小時用正典雙殺1

:500倍稀釋進行全面噴霧消毒;

(2)裝豬臺使用之後,首先用正典雙殺1:500倍稀釋噴灑浸泡15分鐘以上後再清水沖洗乾淨,之後再用正典雙殺1:500倍稀釋噴霧消毒。

編者:王新秋,翁亞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